APP下载

高校知识教育与信仰教育关系研究

2018-01-18马国水

考试周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知识信仰教育

摘要:没有信仰,生命就会迷失方向,良好的信仰教育指導人生发展。没有知识教育,信仰就会缺失基础,就形成不了科学的信仰,良好的知识与信仰的教育,相辅相成,促进人生的正确、健康发展,不仅实现个人梦想,也将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力量。

关键词:信仰;知识;学生;教育

一、 知识与信仰教育的意义

教育塑造学生的人格,没有信仰,人生就会迷失方向,信仰点亮人生,促进人生的辉煌,实现个人的梦想。人类世界是纷繁复杂的,人生也是纷繁复杂的,世界的矛盾具有普遍性,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在个人的人生成长中,要想不迷茫,需要有个人坚定的立场,有自己独立的观点,离不开信仰,离不开知识,信仰是方向,知识之基础,知识教育与信仰教育都不可缺少。教育的目的就在于育人,育人是教育的根本,培养学生做人的大智慧,这一点做好,才算最好的师资,因为人是一切知识、技术、智慧的源泉。

信仰就是力量,有信仰的人才会有惊人的毅力,战胜种种困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目前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坚持四个全面,高校育人也要坚持全面育人,无论是培育“四有”新人,还是我们要践行习总书记所谈的“四个自信”即“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高校的知识教育与信仰教育都非常重要,二者都不可偏废。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作为革命领袖与伟大思想家的马克思、毛泽东等在青少年时代就确立了自己的远大的人生理想。正是因为有着崇尚理想信仰的力量,马克思才成为全世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领袖,毛泽东同志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苏联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说过:一个人的理想越远大,他对人类的贡献也就越大。

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对于社会来讲,现实的问题的解决,生命中的困惑,都需要知识与信仰。培养顶天立地的人必须要有信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必须要有知识,信仰与知识教育都不可偏废。季羡林曾经讲过:只有博大才可以精深。中国全面走向世界,需要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中国提出亚投行,还有将来的北京冬奥会,中国已经站在世界的中央,中国高校学生的培养,不仅是中国自己的事情,青年学子是中华民族未来的希望,也是未来世界领袖的培养,关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青年学子必须具备丰厚的知识与崇高的信仰。

二、 知识教育与信仰教育并重

信仰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支柱,是一种鼓舞斗志、激励奋发和增强社会凝聚力的精神源泉。从古至今,信仰一直深深地植根于人类的历史文明中,从未间断。“五四”运动爆发后,马克思主义随着新文化运动的浪潮传遍中国大地,并为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中国人民带来了新的希望。自此,怀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中国人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无产阶级革命。在这一特殊时期是马克思主义信仰鼓舞受压迫的中国人民战胜各种苦难,终于站起来了。

高校人才的培养具有双重的价值取向:道德与本领并存。知识教育是价值取向的基础,认识不到这点,就会使教育失去牢固的根基。信仰教育是其价值取向的最高目标,认识不到这点,就会使教育迷失方向、丢了灵魂。知识教育的有限性依赖信仰教育的无限性才能得以长存。

知识与信仰的动态统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量。实现高等教育从知识教育向信仰教育的转变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增强高等教育教学实效性并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主导地位的需要。要实现该转变就必须从现实的社会生活出发,处理好主导信仰与多样信仰的关系,确信仰教育目标。

知识教育与信仰教育相辅相成,与当前的高校教育相连系,信仰教育要与知识教育有机结合,强调学习全面知识,如文理并通,中外古今知识并育。育人就像塑造工艺品,而不是作画,培养学生更不能是井底之蛙,要培养学生立体化的思维。

这就要全面学,耳聪目明,是为聪明。人的一切感官,如鼻子、嘴巴、皮肤的神经末梢等都是学习的器官,而不只是只有读书的为学习的狭隘思维。善于学习的人,以天地万物为师;善于思考的人,以自己为师。

科学的信仰点亮人生,而且帮助学生克服各种心理问题,知识与信仰可以培养人的心胸,避免出现极端的问题等。信仰解决人生问题,培养健康的人生。信仰教育与跟人的成长、成才相联系,信仰教育与个人的事业发展相联系,通过挖掘人类知识与信仰的案例,可以提供学生认识世界的规律。把握高校知识教育与信仰教育规律,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培养顶天立地的人。既要仰望星空,这需要哲学、天文知识;又要脚踏实地,这需要懂得数学与自然科学的知识。没有信仰,生命就会迷失方向,良好的信仰教育指导人生。没有知识教育,信仰就会缺失基础,就形成不了科学的信仰,良好的知识与信仰教育,相辅相成,促进人的正确、健康发展,不仅实现个人梦想,也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力量。

贯彻高校的信仰教育与知识教育并重,要坚定信仰,要努力学习知识,培育合格人才,指导学生的人生成长,对于培育优良的人生品格具有重要意义。知识就是力量,学习改变命运。知识的学习,要靠信仰来促进,没有信仰的知识学习,就没有力量。

三、 解决教学中的现实问题

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不少学生上课普遍缺乏动力与上进心,缺乏自觉性,上课睡觉,玩手机,打游戏,甚至在一些知名大学的著名教授上课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将信仰教育贯穿于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学习马克思,列宁,毛泽东等伟大思想家的远大理想以及革命烈士邱少云,黄继光,董存瑞等等光辉的形象,这些榜样都具有崇高的信仰力量。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信息量的变大,个人生活的丰富,教师的知识的打造要系统,接地气,有感染力,高校知识教育有了更高要求,信仰教育也有了更高要求,需要充分利用现在的教学手段,充分展现教书育人的根本要求,促进信仰教育与知识教育。

人生价值的实现,中国古人信仰的大同世界,从修身的信仰开始,要有家国的情怀。目前人类的共产主义的信仰是科学的信仰,共产主义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世界的全面发展,是当代学子必须坚定的崇高信仰与理想追求,并为此不断努力学习知识,不断提升自我。

作者简介:

马国水,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知识信仰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论信仰
铁的信仰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习题变一变 思维现一现
爱与知识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