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正气散合胃苓汤化裁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排空率及血清5-HT、GAS、NO水平的影响
2018-01-18靳建华赵连兴吴海霞谭亚威
李 冉,靳建华,赵连兴,吴海霞,谭亚威
1.河北省邯郸市第一医院(邯郸056002),2.河北省保定市竞秀区医院(保定071000),3.河北省邯郸市食品药品检验中心(邯郸056002),4.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邯郸056002)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由胃和十二指肠功能紊乱所引起,患者以上腹胀痛、餐后饱胀、纳差等为主要症状。现代医学治疗FD尚无特效药物,多以促胃肠动力、清除HP感染、抑酸、助消化、抗抑郁等对症治疗为主,但须长期服用,停药后仍易于反复发作,且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1]。近年来,中医药治疗FD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有效成分能通过调节肠神经递质及激素的含量、升高胃电慢波的幅度、抗HP等机制发挥治疗作用[2]。本次研究笔者结合临床实践,依据FD患者“脾胃气虚”的病机特点,采用藿香正气散合胃苓汤化裁而成的经验方对136例脾胃气虚挟寒湿盛证FD患者进行辨治,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经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36例,将入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8例,治疗组患者男35例,女33例;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44.2±4.7)岁;病程6个月~7年,平均病程(23.2±4.5)月;对照组患者中男34例,女34例;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45.0±4.2)岁;病程6个月-6年,平均病程(22.4±4.7)月。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经西医诊断符合罗马标准Ⅲ中FD诊断标准[3];②符合《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 2010)》描述的脾胃气虚挟寒湿盛证诊断标准[4];③患者知情同意参与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①中医证型不符者;②合并严重心、肝、肾疾病者;③合并恶变肿瘤、萎缩性胃炎、胃黏膜有重度异型增生、糜烂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消化道感染、胃食管反流病者;④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⑤2周前有促胃肠动力药物治疗史者;⑥不配合治疗、伴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国药准字H19990317,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5mg/片),一次1片,3次/d,饭前服用。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患者加用由藿香正气散合胃苓汤化裁而成的经验方辨治,方药组成如下:藿香12g,紫苏、白芷、桔梗各6g,大腹皮、姜半夏9g,茯苓30g,桂枝10g,元胡、肉豆蔻各20g,红参、炒白术、当归、厚朴、猪苓、薏苡仁各15g,干姜、乌梅、陈皮、甘草各8g。随症加减,乏力甚者加入黄芪20g;胃痞闷不舒者加入鸡内金、枳壳各15g;胃痛甚者加入川楝子10g;泛酸甚者加入海浮石15g;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内服,2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连续用药4周。
3 观察指标 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积分评分,监测血清细胞因子水平。
中医证候评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中症状量化评分表评价。评分项目主要包括:脘腹痞满、纳差而饱、口黏腻、大便泄泻,每个项目按照症状无(0分)、轻度(1分)、中度(2分)、重度(3分)计分,评分降低,则症状好转。
血清细胞因子: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胃泌素(GAS)、5-羟色胺(5-HT),一氧化氮(NO)含量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试剂盒由碧云天生物技术研究所提供,所有操作均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进行。
4 疗效标准 参照《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0)》[4]根据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变化评定治疗效果。中医证候积分变化≥90%为临床治愈;中医证候积分变化70%~90%范围内为显效;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在30%~70%范围内为好转;无效:证候积分变化<30%为无效。
结 果
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治疗组治愈39例,显效13例,好转11例,无效5例,有效率92.6%;对照组治愈30例,显效10例,好转13例,无效15例,有效率77.9%;以治疗组疗效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脘腹痞满、纳差而饱、口黏腻、大便泄泻等中医证候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上述评分下降比对照组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两组患者GAS、NO、5-HT、胃排空率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胃肠激素GAS浓度及胃排空率均显著升高(P<0.05),血清中NO、5-H T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上述评分下降比对照组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 两组患者GAS、NO、5-HT、胃排空率水平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讨 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于中医学“胃脘痛”、“痞满”、“积滞”等范畴,病位在胃腑,以中焦气机升降失常为主要病机特点,临床多见脾胃气虚挟寒湿盛之证。患者多因感受寒湿之邪,加之素体禀赋不足、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伤及脾胃,致脾胃虚弱,运化无权,气血化生无源,气机阻滞中焦所致,可见,寒湿困脾、气机升降失常为其关键病机。治之当以健脾益气、温化寒湿。笔者自拟方以藿香正气散合胃苓汤化裁而成,方中藿香性味辛温,功可理气和中,辟恶止呕,临床应用兼治表里;紫苏、白芷、桔梗长于散寒利膈,以发表邪;厚朴、大腹皮长于行水消满;半夏、陈皮重在散逆除痰,以疏里滞;红参、炒白术、茯苓、薏苡仁、甘草均可健脾益气、燥湿祛邪;当归重在养血活血;桂枝温中行气、散寒止痛;元胡主入气分,能行气中血滞,血中气滞,功可理气止痛;肉豆蔻温中涩肠而止泻,行气消食而消痞闷;猪苓长于利水,使寒湿之邪有出路;干姜温中散寒;乌梅涩肠止泻、消食和胃;甘草调和诸药。现代医学认为,藿香的有效成分不仅可以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修复受损的胃肠黏膜机械屏障,还有良好的抗菌作用,能协调和促进胃肠运动功能,促进消化吸收[6]。另外,藿香具有一定抗氧化能力,能有效清除自由基,减轻机体对胃粘膜的炎症损伤。另有研究认为,胃黏膜保护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活性以及Ca2+通道阻断作用等有关[7]。不仅如此,半夏、陈皮、当归、厚朴等均有促进胃肠运动的作用。白术、甘草等有效成分均能有效修复胃粘膜损伤。动物实验研究证实,藿香正气散能通过调控血清GAS、MOT含量而改善湿困脾胃证亚健康大鼠的胃肠功能,改善胃肠运动,提高胃肠吸收功能,减少胃残留率[8],与本次报道结果一致。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加用藿香正气散合胃苓汤化裁而成的经验方治疗的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更高(P<0.05),且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上述评分下降比对照组明显(P<0.05),这说明加用藿香正气散合胃苓汤化裁而成的经验方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其临床效果优于单纯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不仅如此,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胃肠激素GAS浓度呈低表达,血清中NO、5-HT水平呈高表达,这说明FD患者体内存在明显的胃动力障碍和脑肠轴功能紊乱。本次研究中,用药后胃肠激素GAS浓度显著升高(P<0.05),血清中NO、5-HT水平显著降低(P<0.05),这进一步证实,胃肠激素GAS浓度及血清中NO、5-HT参与FD的病情进展,参与胃肠运动的过程,与FD病情活动有关[9]。另外,亦可以证实,本研究用药起效的作用机制可能在于通过调控胃肠激素GAS浓度及血清NO、5-HT水平而促进胃肠动力、改善脑肠轴功能,提高胃排空率[10-11]。
综上所述,FD患者机体存在明显的胃动力障碍和脑肠轴功能紊乱,藿香正气散合胃苓汤化裁而成的经验方以“升清降浊”为要组方,功可健脾益气、温化寒湿,适用于脾胃气虚、寒湿阻络之证,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
[1] 范伏岗,浦俭斌,丁一村,等. 四磨汤联合西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气犯胃证30例临床观察[J].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2(1):38-41.
[2] 丁 彤,杜 斌. 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36(5):638-640.
[3] Drossman DA.The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and the Rome ⅢProcess[J].Gastroenterology,2006,130(5) : 1377-1390.
[4]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0)[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1(11):1545-1549.
[5]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34-139.
[6] 刘 瑶,焦豪妍,刘 伟. 藿香油对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肠黏膜屏障的影响[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6,22(21):142-146.
[7] 唐秀能,韦红棉. 藿香蓟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2:114-116.
[8] 刘 瑶,刘 伟.藿香正气散对湿困脾胃型亚健康大鼠胃肠功能的影响[J].江苏中医药,2011,43(6):89.
[9] 骆 俊,徐春燕,赵 凯.参苓白术散对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血清胃肠激素和胃电图的影响[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6,50(10) : 50.
[10] 刘喜燕,王绪霖. 香砂六君子汤配合吗丁啉对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血清5-HT、SS含量的影响[J]. 陕西中医,2016,37(7):856-857.
[11] 何 娟,陈衍斌,许 刚,等.头痛宁胶囊治疗头痛的实验研究[J].陕西中医,2017,38(7):975-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