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中的应用

2018-01-18范敏娟

吉林医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导图肺部肺癌

范敏娟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胸外科,福建 福州 350005)

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肺癌的手术创伤大,术后疼痛明显,术后恢复慢[1],因此,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极高,最常见的是肺部感染、胸腔积液及肺不张等[2],不仅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亦可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围手术期的呼吸道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应用思维导图指导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和护理,探索其意义和作用,为提高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16年1月~2016年8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住院拟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常规组40例,平均年龄(52.5±7.4)岁;男48例,女3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术前肺功能等级、吸烟、病期及是否合并基础疾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常规组患者入院后按照常规呼吸道管理进行指导和术后呼吸道管理,包括术前戒烟、抗感染,术后雾化祛痰、鼓励咳嗽咳痰等。优质组患者按照思维导图引导下进行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和护理,具体按照如下方案执行。

1.2.1建立护理指导小组和研制思维导图:由护士长担任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小组组长,带领全科所有主管护师,根据肺癌手术的围手术期特点和呼吸道管理的要点,结合临床工作中遇到的呼吸道管理的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并查阅相关文献和对比省内大型医院的呼吸道管理经验,绘制一套完整、简明、科学的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思维导图,具体见图1。在护理实施过程中不断的进行呼吸道管理技巧与思维导图内容的完善,将最终定稿的思维导图制作成图片,固定放置在床旁护理车头,护理组成员随时查阅和复习。

图1 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思维导图

1.2.2训练思维导图内容:全科护师随机分组进行护理,优质组的护理组成员进行集中学习和训练思维导图的内容和精髓,根据思维导图内容进行全面培训。学习呼吸道管理的相关知识,强化术前呼吸道训练、术中肺部管理和术后观察指导及呼吸道的并发症观察和处理。注重思维导图中强调的关键点确实落实到患者身上并强化患者的配合,如术前的戒烟、术前拍背、训练咳嗽咳痰和呼吸功能锻炼器的规范应用,术后鼓励早期下床活动、术后雾化祛痰等。

1.2.3护理组成员训练效果考核和总结:由护理组组长进行逐个考核,考核内容:①思维导图的内容掌握程度;②在模拟患者身上进行各项关键技术的掌握程度;③在情景考核中进行准确观察和发现并发症,寻找和分析原因,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④观察患者沟通交流技巧及患者对思维导图中的要求的落实和配合程度。并在实际护理中,实时的进行评价和观察,定期开展护理经验总结和并发症原因分析和处理意见总结,提高护理组成立护理能力和技巧。

1.2.4评价和观察指标:总结肺部常见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胸腔积液、肺不张、肺梗死、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衰竭和心血管常见并发症包括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的发生率。采用自制满意度量表评估患者出院时对围手术期护理满意度,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分,85分以下为不满意,85~95分为较满意,95分以上为满意。

2 结果

2.1围手术期护理的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优质组术后肺部感染(5例,11.63%)、肺不张(4例,6.70%)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胸腔积液、肺梗死、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衰竭等、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术后肺部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例)

组别例数肺部感染胸腔积液肺不张肺梗死ARDS心律失常心衰心梗优质组4354300420常规组4012101001630P值0 038①0 0540 024①0 2970 4260 586

注:与常规组比较,①P<0.05

2.2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价的比较结果:优质组患者对围手术期护理的满意35例,较满意5例,合计满意度(93.02%)明显高于常规组(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评价比较[例(%)]

组别例数满意较满意不满意P值优质组4335(81 40)5(11 63)3(6 98)0 033①常规组4022(55 00)10(25 00)8(20 00)

注:与常规组比较,①P<0.05

3 讨论

肺癌仍然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且大部分肺癌患者具有年龄大、术前有吸烟、肺功能较差等特点,加上手术创伤大,对肺功能影响大,术后容易并发心肺方面的并发症,严重时可能危及患者生命,是影响围手术治疗效果的最主要因素。因此,探寻规范和有效的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模式和方法,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规范,预防心肺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具有重要的意义[3]。目前国内外有许多团队应用思维导图进行临床护理指导和患者指导[4]、患者教育等方案[5],取得较好的效果。笔者通过应用思维导图指导护理组进行肺癌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和患者教育和指导,探寻该模式的效果和意义。

思维导图是一种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它通过把图文信息结合为一体的形式,同时将大量枯燥的、零散的、无规律的信息变成彩色的、高度组织性的图文,具有一目了然和发生思维的索引特点,帮助使用者通过熟悉记忆、阅读和思维的规律,进行信息储存和记忆。优质组在制定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的思维导图过程中,融入了大量临床护理经验和临床易于实施且有效的呼吸道管理措施,并在探索中不断完善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方案,汇聚成简明的图文知识;护理组成员在思维导图的训练和考核过程中,更加容易且完整的掌握思维导图的内容,掌握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的技巧,且有效地应用和落实到每个患者身上,并在日常护理过程中时刻温习和巩固思维导图的内容和知识,更全面地进行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更有效地锻炼患者肺部功能和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观察组患者术后肺部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体现了思维导图指导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应用价值。同时能够为患者提供优质和有效的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应用思维导图进行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能够为患者提高更有效和积极呼吸功能训练,为手术做好肺功能储备,且具有更有效的术后呼吸道观察和管理及术后并发症处理,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同时提高了护理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1] 乔 坤,曾绮桥,林少霖,等.胸腔镜联合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流程在肺癌手术中应用的临床研究[J].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2013,6(1):27.

[2] 蔡海娜.术前呼吸功能锻炼对老年全肺切除术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26.

[3] 王栩轶,张 艳,吴献华,等.360例肺部手术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预防[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1(24):5179.

[4] Walker D,Adebajo A,Heslop P,et al.Patient education in rheumatoid arthritis: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RC booklet and the mind map[J].Rheumatology,2007,46(10):1593.

[5] 毛晓红,魏秀红,单团结,等. 思维导图训练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老人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2,21:196.

猜你喜欢

导图肺部肺癌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
第6章 一次函数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作用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基于肺癌CT的决策树模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