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植物造景技术在园林景观绿化中的应用探究

2018-01-18吴杰孟

现代园艺 2018年13期
关键词:余姚造景园林景观

吴杰孟

(余姚市绿洲园艺花木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浙江余姚 315400)

1 园林景观绿化的基本原则

1.1 生态原则

在园林景观的绿化中,需要将浙江余姚地区特色文化融入其中,在符合周边环境的基础之上,让园林环境与设计相结合。除此之外,在进行绿化过程中,需要对植物的光照、温度,以及土壤的具体要求进行充分考虑,以便能够做到满足植物的生态习性,增强植物的成活率。在植物种植时,需因地制宜,有效实现植物的生态习性与浙江余姚地区生态条件的统一,有效保证植物生长。

1.2 美学原则

观赏性是园林景观绿化的目的,对此,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美学原则,具体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①保证绿化的协调性,总体的艺术布局要有一定协调性,例如,在浙江余姚地区,规则式园林植物物种在种植的过程中,种植方式可以是对植,也可以是列植。如果是自然园林,则可以采用不对称的种植方式,这种方式被称之为自然式种植,能够将植物的自然形态充分表现出来。除此之外,植物的色彩、风格、整体造型需要有一定协调性,使人能够在视觉上感到统一,此种方式能够有效增强园林景观的视觉效果。②在园林种植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从总体入手,在平面上需要格外注意植物的整体轮廓,同时对于植物的疏密程度也需要特别留意,与此同时,还需要开辟透景线,对于树冠线要给予一定重视。(3)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保证植物的对称与平衡性原则,在进行景观绿化的过程当中,对于每个部分的协调性需要特别留意,使其在视觉上达到一种对称感。设计人员可以从植物叶片对称、辐射对称入手,进行相应的调整,以实现植物园林的整体平衡。

2 植物造景技术的基本手法

2.1 明确整体布局主次

在应用植物造景的过程中,需要尽可能应用自然方法,减少其中的人工痕迹。所以,在园林绿化的设计中,需要从整体入手,对布局进行相应的调整,针对其中的各项细节需要逐一进行雕琢[1]。除此之外,整体的美观性也需要给予一定重视,在进行框架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增加一些创新性效果,同时也可以增加一些趣味性的设计,或是可以将该地区的特色文化背景加入其中,或是围绕此地的名人故居进行设计,能够带给人不同的美感的同时,也能够从中体会古人的审美特点。

2.2 注意四季植物的形态变化

为有效将园林景观的人文气息表现出来,在景观绿化的过程中,可以将季节特点表现出来,将其与植物在季节的变化、色彩、形态进行结合,在对两者进行合理配置的前提之下,使园林景观能够因时而异,达到移步换景的效果。比如,当处在夏季时,因浙江余姚地区夏季较长,可以选择一些绿色植物,增强园林的清凉、舒爽。

3 园林景观绿化中对植物的选择

3.1 生态群落植物

生态植物群落并非是将植物简单的拼凑,而是将植物按照一定规律进行组合。生长在一起的植物之间,不仅具有竞争关系,而且还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比如,植物本身对光能的利用、对土壤的水分利用、对矿物质的利用。对此,在园林景观绿化的过程中,需要依据生态群落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植物。例如,将乔、灌、花、草等结合到一起,或者是将常绿针叶树与落叶树结合到一起,不仅能够起到相互弥补的作用,同时,还能够达到一定的生态效益,对于美化环境也有很好的作用[2]。

3.2 具有乡土气息的植物

乡土植物可以进行选择性应用,其主要作用是将当地的特色和文化表现出来。在最近几年,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的植物选择,在园林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对此,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寻找设计灵感,从当地的植物群落中挖掘特色,结合浙江余姚地区的特色植物构建景观,从而形成特别的乡土气息景观。

3.3 具有文化底蕴的植物

我国传统的园林艺术源远流长场,其内承载着我国传统精神与传统文化。在进行园林景观绿化中,可以选择具有文化底蕴的植物,比如梅、兰、竹、菊,通过这些植物的添加,不仅能够渲染园林的艺术气息,而且还能够发扬我国的古典文化[3]。同时,也可以将浙江余姚地区的区域文化结合其中,或是将该地区独有的景致浓缩到园林之中。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充分借鉴一些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文化,同时也要学习一些先进的植物造景技术,设计出具有一定特色和特点的景观,在设计的过程中,还需要将我国独有的文化结合其中,提升园林的艺术氛围,从而为人们提供具有一定艺术氛围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

猜你喜欢

余姚造景园林景观
手法、奇观与现代生活:胡雪岩故居的园林造景
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的融合探讨
景观构思在产业园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现在你踏实了吗
园林景观康体作用研究综述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
现代园林植物造景特点、策略与发展趋势
园林景观中多肉植物造景形式设计
李倩园林景观设计作品
灾害报道中的地方媒体作为——以《余姚日报》抗洪救灾报道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