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确认识猪副伤寒病

2018-01-18王财勇重庆市忠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洋渡镇站404339

中国畜禽种业 2018年1期
关键词:副伤寒毒力沙门氏菌

王财勇(重庆市忠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洋渡镇站 404339)

猪副伤寒病是猪感染致病性沙门氏菌引起,沙门氏菌为自然界常在菌,分布广泛,血清型众多,猪常感染霍乱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等,临床危害较大。

1 病原简介

沙门氏菌是需氧或兼性厌氧菌,在10~42℃范围内均能生长,最适培养温度为37℃,最佳酸度值为6.8~7.8,革兰氏染色呈阴性,单在或成对排列,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为中等大小、圆形、边缘整齐、表面光滑的菌落,与大肠杆菌相似但比后者小,在SS琼脂上为无色半透明的菌落或黑色菌落,在伊红美蓝琼脂上为中心呈黑色外周呈透明状的中等大小菌落,在HE琼脂上则表现蓝绿色或黑色菌落,普通肉汤中培养24h即可出现浑浊,有些菌株能形成菌膜。

2 致病力

猪副伤寒病临床较为常见,病原的致病性主要和其产生的毒力因子有关,已经探明毒力较强的因子有毒力质粒、内毒素和肠毒素。毒力质粒可增强细菌对肠黏膜细胞的黏附与侵袭作用,肠道正常蠕动情况下不易将菌体排出,还能抵抗其他微生物分泌的对抗因子,使其在肠道中顺利生存,质粒还可提高细菌在网状内皮系统中的增殖能力,不易受到免疫系统的攻击。内毒素是沙门氏菌细胞壁的一种毒力成分,能引发败血症,导致病猪发热并出现全身症状。肠毒素是外毒素的一种,在菌体细胞内合成并分泌至体外直接刺激肠黏膜,引发肠道分泌功能增强,出现下泄,肠黏膜坏死脱落,还有助于增强细菌的侵袭力。

3 生化特征

引发猪副伤寒病的沙门氏菌种类间生化特征差异不大,对葡萄糖、麦芽糖、甘露醇、山梨醇等都有发酵作用,对乳糖、蔗糖、侧金盏花醇不发酵,不产生吲哚,V-P反应呈阴性,可产生硫化氢气体,溶解于水后硫离子电离,当培养基中存在亚铁离子时,二者很容易发生结合生成黑色的硫化亚铁沉淀,这是鉴别本菌的非常重要的一个特征。

4 发病原因

病原临床亚型多,难以通过疫苗控制,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本病发生多和细节管理不到位有关,如正常情况下粪便应该一日一清理,而有的猪场3d甚至一周清理一次,如果粪便中有病原存在,大大增加其他猪感染几率。有些猪死亡后尸体在离猪场较近的地方浅埋,尸体腐化后沙门氏菌释放,通过雨水又回流进猪场,污染水源,引发疫情;有些猪场技术员水平差,清粪和消毒顺序搞不清,病原通过清粪人员的鞋底从一个圈带到另一个圈,人为传播本病。因此,对于养殖场来讲,管理细节决定养殖成败。

5 防治

如果病猪下痢症状严重,表明病灶主要集中在肠道,还未感染全身,此时可通过口服抗生素的形式对病原菌进行抑杀,并配合具有吸附作用的添加剂和对肠道有调理作用的中药,很快就能康复。通常口服的抗生素有硫酸庆大霉素、新霉素、安普霉素、利高霉素、大观霉素、黏菌素等,这些药物口服后能在肠道局部保持较长时间的治疗浓度,使病原得到抑制。蒙脱石、活性炭、腐殖酸钠等具有吸附作用,能降低毒素损害,配合对肠道有调理作用的中药,可使肠道功能快速恢复。

若全身症状比较严重表明,沙门氏菌已对肠黏膜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通过肠道进入血液循环,或通过非肠道途径直接侵染血液。全身型的沙门氏菌感染治疗时最好以注射给药方式进行,注射给药的药物生物利用度高,血药浓度达峰时间短,消除半衰期相对较长,治疗效果快且显著。但注射给药对猪产生一定应激,治疗时如果全身症状非常严重,且高热稽留,这种情况下必须配合解热镇痛药使用,常用的有氟尼辛葡甲胺注射液、对乙酰氨基酚注射液、地塞米松注射液、安乃近注射液等,待症状好转后,再通过口服电解多维、补液盐等调理3d以上,以使体力快速恢复。

猜你喜欢

副伤寒毒力沙门氏菌
4种鸡源致病性沙门氏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广东、广西、福建省和上海市零售鸡肉源沙门氏菌的血清型和基因型
鱼粉中沙门氏菌杀灭方法的研究
食品中沙门氏菌检验虚拟仿真实验研究
猪副伤寒病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研究
猪副伤寒病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
羊副伤寒病的防治
申嗪霉素和咪唑菌酮复配对几种病害的室内毒力测定研究
阿维菌素与螺螨酯对沾化冬枣截形叶螨的毒力筛选及田间防效研究
血流感染肺炎克雷伯菌pLVPK毒力质粒的分布及与耐药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