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2018-01-18
发展联合社是合作社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然结果。我国合作社数量多,但是普遍规模小、实力弱,竞争力不强,市场话语权不足,制约了合作社组织功能的发挥。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合作社寻求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联合与合作的愿望更加迫切,合作社联合社应运而生且呈稳步增长态势。截至2017年底,全国成立了7200多家联合社,但这与合作社自身发展的愿望和市场需求还有一定差距,各地合作社应顺应时势,自愿、自下而上地开展联合与合作,逐步从村落的合作向区域的合作乃至全国性的合作发展,充分发挥合作与联合的优势,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管理学会理事长 毕美家
智慧农业和生物机器人技术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发展智慧农业和生物机器人技术的基础是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农业装备技术。中国的农机化为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保障粮食安全和食物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农机化水平、农机装备制造水平、产品可靠性和农机作业效率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为此,提出“3-2-3”的发展思路,即明确到2025年、2035年和2050年“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坚持全程全面机械化同步推进和农机1.0至农机4.0并行发展两项发展原则,落实薄弱环节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现代农机装备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农业装备智能化科技创新三项重点任务。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 罗锡文
农机企业是排放升级和监管的第一责任者。如果认为国四排放达标是柴油机企业的事,与农机主机企业关系不大,是不对的。新标准明确达标的主体是拖拉机、收获机等农机企业。一是农机企业必须确保生产排放达标的产品,并按要求向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提供排放自查报告,主管部门对其进行达标监督抽查。二是企业要确保产品在实际使用中排放达标,并按要求向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提供自查报告,主管部门做“在用符合性”抽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监管的对象是农机整机生产企业。
——中国农机工业协会副秘书长 宁学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