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象思维在中医临床用药组方中的运用*

2018-01-18马建栋朱壮彦郭智江

中医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组方物象意象

马建栋,朱壮彦,郭智江

(山西大同大学医学院中医系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山西 大同037009)

象思维是指在观察事物获得直接经验的基础上,运用客观具体的形象及其象征性符号进行表述,依靠比喻、联想、推类等方法进行思维,反映事物普遍联系及其规律性的一种思维方法。也有学者称为“取象思维”“意象思维”“象征思维”“象数思维”“形象思维”等,总离不开一个“象”字,即以“立象”为思维手段,达到“尽意”的思维目的。由于象思维的直观、快捷、灵活、创新等特点,被历代中医学者所重视和运用。现有医家认为只有准确把握主证之象,选择与之匹配的主方之象,才能使方证相应,组方贴切有效[1]。根据所取之“象”的层次不同,象思维的途径主要体现在取物象和意象两方面。

1 取物象思维与临床用药组方

1.1 基本概念及基本用法

物象是指自然界客观存在的事物现象。取物象思维即借用自然界日常见闻的物象以明理,这种思维方法在中医临床的组方用药中非常普遍,如中医学常用的“以皮治皮”“以脏治脏”等方法均是取象思维方法的运用,并经过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象思维也是人类认识中药功效的重要方法之一。中医学认为:部分植物的药茎中间是空的,因此,此类药有通达的作用,“诸花独升”,取药花为上升之意,“诸子独降”,取子为下沉之意[2]。据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四十二》记载:“蛇蜕‘入药有四义:一能辟恶,取其变化性灵也,故治邪僻、鬼魅、蛊疟诸疾;二能去风,取其属性窜也,故能治惊痫、癫驳、喉舌诸疾;三能杀虫,故治恶疮、痔漏、疥廨诸疾,用其毒也;四有蜕义,故治翳膜、胎产、皮肤诸疾,会意从类也。’”王翘楚教授[3]发现花生叶“昼开夜合”与人“入夜则寐,入昼则寤”同步一致,提出可能有共同物质基础存在某种促睡眠物质。从临床、药化、药理、毒理和制剂工艺等进行了系统研究,治疗失眠的总有效率为83.33%,该成果荣获2001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1.2 在中医临床中的具体运用

取物象思维方法在中医学认识中药功效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中医学临床组方用药起着指导作用。

案例一:滑伯仁治一妇人产难,七日而不乳,且食甚少。伯仁视之,乃以凉粥一盂,捣碎枫叶煎汤,调饮之,旋乳。或问其理,滑曰:“此妇食甚少,未有无谷气而能生者。夫枫叶先生先落,后生后落,故以作汤饮也。”[4]此案例中,元代医学大家滑伯仁由妇人之生子产乳的生理现象联想到“枫叶先生先落,后生后落”之自然现象,而对患者采用了不同于其他医者的治疗方法,最终获得良效。

案例二 :居左头痛如劈,筋脉掣起,痛连目珠,舌红绛,脉弦数。此肝阳化火,上扰清空,当壮水柔肝,以息风火。勿过用风药,风能助火,风药多,则火势有更烈之弊。小生地四钱、生白芍二钱、粉丹皮二钱、生石决(先煎)八钱、薄荷叶(后下)八分、甘菊花三钱、羚羊角片(另煎汁冲服)四分、夏枯花一钱五分、黑山栀二钱、黑芝麻三钱、嫩钩钩(后入)三钱。在此例中,现代名医丁甘仁先生明确指出:“勿过用风药,风能助火,风药多,则火势有更烈之弊。”[5]丁老在此临床用药时运用了取物象思维的方法。又如现代名医蒲辅周治一风热感冒患者,方用桑叶、菊花、竹叶、薄荷、竹茹、枇杷叶等大量质地清轻之品。因肺处高位,根据“上焦如羽,非轻不举”之理而用之,也为取物象思维方法的运用。

2 意象思维与临床用药组方

2.1 基本概念及基本用法

意象指人们对某一类物象及其运动变化规律的抽象性表达,是按照主体的目的,经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加工所形成的,大致可分为观念意象(如阴阳、五行)和符号意象(如太极图、卦象、河图、洛书等)。取意象思维即借用重新构建起来的形象以明理,借用阴阳、五行、卦象之意象在历代医家的用药组方中较为常见。《怡堂散记》记载枳术丸的临床运用,曰:“枳实一两麸炒黄色,白术二两土炒黄色,荷叶烧饭为丸。”[6]在解释用荷叶烧饭为丸之理时指出:“荷叶之物,中央空,象震卦之体。震者,动也。”如在解释桂附八味丸用意时指出:“纳桂附于六味之中,是为灯烛之光,真补阳之药也,真阳,命火也。命火在坎宫,故以八味补之。”[6]此两例则是借助了卦象来指导临床用药组方。另外,临床上的常用方剂,如交泰丸、定坤丹、坎离丸、清震汤等均在临床的组方用药中运用了取卦象的思维方法。

2.2 在中医临床中的具体运用

在大量医案的临床组方用药中,取意象思维方法也是中医工作者的常用手段。

案例一:罗谦甫治蒙古百户,因食酒肉,饮潼乳,得霍乱吐泻症,从朝至午,精神昏愦,己困,急来告罗。视之,脉皆浮数,按之无力,所伤之物已出矣,即以新汲水半碗,调桂苓白术散,徐徐服之,稍得安静,又于墙阴掘地约二尺许,贮以新水,在内搅动,待一时澄定,用清者一杯,再调服之,渐渐气调,吐泻遂止,至夜安卧。翌日,微烦渴,遂煎钱氏白术散,时时服,良愈。或曰:用地浆者何也?坤属地,地属阴土,平日静顺,感至阴之气,又于墙阴,贮以新汲水,取重阴之气也,阴中之阴,能泻阳中之阳。霍乱因暑热内伤所得,故用地浆之意也。在此案例中,罗谦甫认为:“坤属地,地属阴,感至阴之气,以取重阴之气也,阴中之阴,能泻阳中之阳。”[7]便是借用阴阳对立制约之意象以指导临床用药。

案例二:有一妇女,年近四旬,平素肝气不疏,继因暴怒,肋下陡然作疼。两肋下陷掀疼甚剧,呻吟不止,其右胁疼尤甚,倩人以手按之则其疼稍愈,心中时觉发热,恶心欲作呕吐。脉左右两部皆弦硬。证治:肝气胆火相助横恣,欲上升而不能透膈,郁于胁下而作疼。平其肝气泻胆火。处方:川楝子八钱捣碎、生杭芍四钱、生明没药四钱、生麦芽三钱、三棱三钱、莪术三钱、茵陈二钱、龙胆草二钱、连翘三钱。磨取生铁浓水,煎药取汤一大盅,温服。方用铁锈水煎药,借金之余气,以镇肝胆之木[4]。在此是取五行中金克木之“意象”来指导临床用药。

3 小 结

取象思维作为中医学重要思维方法之一,不但在中医理论的构建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在中医临床中同样起着不可缺或的作用。上述着重论述了象思维在中医临床用药常见用法,目的在于进一步深化对取象思维的认识,并以此来为中医临床组方用药提供准确思路。

[1]王建云,王新月,王永炎.唯象思维与中医临证方法[J].中医杂志,2013,54(2):91-93.

[2]孙岸弢,王永炎,谢雁鸣.中医“意象”思维理念刍议[J].中医杂志,2011,52(2):89-91.

[3]王翘楚,庞传宇,施明.花生枝叶治疗失眠症[J].中医文献杂志,1994,12(4):封3.

[4]江瓘,魏之琇.名医类案(正续编)[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236-239.

[5]沈仲理.丁甘仁临证医集[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0:95.

[6]沈洪瑞,梁秀清.中国历代名医医话大全(上册)[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63-266.

[7]《名老中医经验全编》编委会.名老中医经验全编(下册)[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4:576-577.

猜你喜欢

组方物象意象
蒙医药清瘟杀黏类方剂组方的知识发现研究
抚远意象等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物象几何——新艺美固整木展厅
如何与物象相处
记叙文构思之“物象法”
武术文化中“物象与兴象”的博弈
基于数据挖掘对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组方规律的分析
意象、形神
补精益视片组方分析及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