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基本特征

2018-01-18贾绘泽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特色时代思想

贾绘泽

(山西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系统全面地回答了新时代中国经济怎么看和怎么干的重大问题,创新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总结和分析这些特征,对深度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科学内涵、主要内容、理论贡献、科学体系、历史地位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既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实际,又主动地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既坚持以中国经济发展问题为中心,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实际,又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和世界情怀,积极主动地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第一,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实际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基本依据。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是理论的基础。一方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坚持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最大国情和中国仍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为基本依据,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和基础;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也就是“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1]同时,节能环保力度不断加大,生态建设进一步加强,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升等,这些均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实践基础。可以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就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反映了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同时,改革开放以来和改革开放之前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也都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形成提供了重要启迪,包括哪些思想符合新时代中国实际需要坚持,哪些思想需要根据新的时代条件进行创新和发展等。总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一切从中国经济发展实际出发,立足解决中国现实问题,并不断汲取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从而推进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创新。

第二,全球经济治理和广泛的利益共同体构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条件。习近平总书记不仅从中国实际出发,而且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和全球眼光,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坚持从世界实际出发,关注全球经济治理和广泛的利益共同体构建。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全球经济发展现实和形势变化,倡导树立平等、开放、合作、共享的全球经济治理观,也就是全球经济治理应以平等为基础,以开放为导向,以合作为动力,以共享为目标,并提出包括金融、贸易、投资、生态等领域在内的重点治理方案,同时倡导全球治理体制改革,优化全球治理体系,尤其是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共同构建包容联动的全球发展治理格局,增进全人类福祉。另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全球化趋势,强调当今时代各国利益之间相互交融、彼此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倡导“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2]针对西方国家鼓吹的中国威胁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的发展不会牺牲别国利益,只会增进共同利益。”[3]针对有人反对经济全球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全球化确实带来了新问题,但我们不能就此把经济全球化一棍子打死,而是要适应和引导好经济全球化,消解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让它更好惠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4](P478)

第三,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实际是根本,全球经济治理和广泛的利益共同体构建是条件,两者在经济思想中实现了有机统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实际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形成的依据和基础,处于主导地位,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中国逻辑和中国优势的基本依据。全球经济治理和广泛的利益共同体构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形成的外部条件,处于非主导地位,但它不仅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具有了广阔的国际视野和重大的世界意义,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引领全球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实际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广泛的利益共同体构建辩证统一、互相联系、相互作用、互相转化,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中实现了有机统一,共同推进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形成、创新和发展。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既蕴涵强烈的问题意识,又具有坚定的自信,使经济改革稳步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5](P497)同时他在面对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和问题时又不是人云亦云,而是具有坚定的自信和战略定力,该改的坚决改掉,不该改的什么时候也不能改,坚定地、稳步地推进经济改革。

第一,问题导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在逻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就是以问题为导向,针对问题,开准药方,勇于创新,从而使其具有了强大的说服力和指导作用。针对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依然存在诸多束缚市场主体活力、阻碍市场和价值规律充分发挥作用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思想,他明确指出:“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其实就是贯彻了问题导向。”[7](P117)针对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等思想,并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以及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科学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就是由问题倒逼产生的。

第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问题导向的集中体现。如上所述,问题导向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在逻辑,体现在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线,是以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重大矛盾和问题为导向的集中体现。一方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做出的重大判断”[8](P88),它不仅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总体思路和工作重点的重大调整,也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各种困难和矛盾的重大举措;另一方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就是以面临的现实问题为导向,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通过结构性改革,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实现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的供需动态平衡,从而能够使发展、改革、开放有机统一为整体,更充分地体现出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不是西方供给学派的翻版,更不是新自由主义,而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和发展,其根本目的不仅在于解决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更重要的还在于使我国的供给能力能够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第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中还蕴涵着坚定自信。正因为有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和问题存在,所以自信和定力显得尤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调研时指出:“适应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趋势性特征,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自信,坚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推动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9]如何才能保持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从历史、现实、未来的走势中判断我国经济所处的方位、发生的变化,这样才能保持坚定自信和战略定力,朝着正确方向稳步前行。”[8](P13)他还强调在各种矛盾和问题面前,“坚持实事求是、冷静客观是真正的自信,对最坏的情景一旦心中有数,就能迎难而上、化危为机,天塌不下来。”[8](P113)经济发展和改革中是否具有自信还关系到我们能否有效应对国内外各种干扰,能否摆脱各种陷阱,因为我们“面临的矛盾、风险、博弈也前所未有,稍不留神就可能掉入别人精心设置的陷阱。”[4](P213)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既重视先进发展理念引领,又具有重大经济战略安排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既重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引领和先导作用,又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战略目标下形成“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以及乡村振兴四大经济战略安排,实现了理念引领和战略安排的有机统一。

第一,五大发展理念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科学理念。发展理念是纲领性、引领性、前瞻性的东西,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方向和着力点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实践告诉我们,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进程,发展环境不会一成不变,发展条件不会一成不变,发展理念自然也不会一成不变。”[10](P824—825)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总结国内外经济发展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和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五大发展理念主要分别解决的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问题、不平衡问题、人与自然的共生共存问题、内外联动问题以及公平正义问题。五大发展理念之间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又相互贯通、相互促进,从而构成一个统一整体,在实践中不能顾此失彼,更不能互相代替。哪一个发展理念贯彻不到位,经济发展进程都会受到严重影响和破坏。

第二,“一主多元”战略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大安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4](P10)他在部署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大发展战略的基础上,提出“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乡村振兴四大经济战略安排。“一带一路”建设统揽政治、外交、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仅能够使欧亚各国的经济联系更为紧密,相互合作更为深入,发展空间更为广阔,而且有利于扩大开放,造福沿途各国人民。京津冀协同发展不仅能够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和互利共赢,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带动北方腹地发展,而且能够优化社会生产力的空间结构,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长江经济带发展不仅能够促进长江经济带实现上中下游协同发展和东中西部互动合作,而且能够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创新驱动带和协调发展带。乡村振兴战略主要是把农业农村与农民切身利益和全面发展作为工作重中之重,促进农业现代化,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一主多元”战略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有了明确的方向和具体抓手,能够凝聚广大人民群众的共识和力量,有效推进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

第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实现了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的有机统一。四大经济战略安排体现了五大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比如,“一带一路”建设主要体现了开放理念的内在要求;京津冀协同发展主要体现了协调理念的内在要求;长江经济带发展主要体现了协调、绿色理念的内在要求;乡村振兴主要体现了共享理念的内在要求。同时,四大经济战略安排也是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载体和依托。五大发展理念符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观点,是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是推动四大经济战略安排有效实施的内在要求。只有用新的发展理念来引领和推动四大经济战略安排,才能破解各种发展难题,推动战略安排的顺利实施。同时,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蕴涵着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历史思维、系统思维和全球思维等,而这些思维也是推进四大经济战略安排的方法论要求。

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既坚持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基本价值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既遵循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客观规律,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客观要求,又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体现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追求,两者相互作用、互相引导,统一于新时代中国经济建设实践。

第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遵循经济发展基本规律。经济思想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反映和真实写照。经济思想的形成、创新和发展必须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否则,再好的思想也只能停留在善良的追求上和美好的空想上,而不具有客观真理性和现实性。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党的理论方针政策要符合现实情况、反映客观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在谈到五大发展理念时,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这五大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4](P197)。再比如,在谈到市场经济时,他强调:“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5](P49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不仅遵循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规律,而且也遵循世界经济发展规律,包括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供给与需求规律等。正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国具体国情和经济发展实际,“深入研究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揭示新特点新规律,提炼和总结我国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11](P37),才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第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价值。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价值具体体现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增进人民福祉,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要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部署经济工作、制定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发展都要牢牢坚持这个根本立场。”[12]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4](P103)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价值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无论是经济改革的顶层设计,还是群众身边的“小事”,无论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司法财税制度改革,还是农村土地、科技体制改革等无不诠释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昭示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相信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的鲜明立场。

第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实现了遵循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价值追求的统一。一方面,新时代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价值追求存在有机联系。遵循新时代经济发展客观规律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客体尺度,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价值追求的基础。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价值追求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尺度,是认识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目的和归宿。另一方面,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价值追求和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相互贯通、相互引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只有遵循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要求,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价值追求才能真正实现,同时,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价值追求的实现也必然要求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要求。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价值追求和遵循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有机统一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发挥引领和指导作用的重要保证。

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既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方向,又重视对其他国家的经验借鉴

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方向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逻辑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社会主义”这个定语什么时候都不能丢,同时又强调要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和工业发展先进理念,实现了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方向和借鉴其他国家先进经验的有机统一。

第一,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方向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很多特点和特征,但最本质的特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8](P318)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领导的关键是要加强党的领导。一是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制度化建设,不仅要形成定期研究经济形势的制度,而且要不断提高领导的经济工作能力和水平,提高科学决策、科学管理的水平,使各级干部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更加自觉、更加有效。二是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法治化水平和专业化能力。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要坚持法治思维,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调控和治理经济。领导干部要带头依法办事,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深化改革和推动发展。另一方面,增强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专业化能力,就是要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完善领导干部的知识结构,培养领导干部的科学钻研精神,尤其是要坚持理论培训和实践历练相结合,培养政治上过硬、懂经济、会管理的领导干部。同时,在经济建设中防止党的领导弱化、淡化、虚化、边缘化等问题。

第二,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制度基础,国有企业是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因此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方向,关键是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公有制主体地位不能动摇,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能动摇,这是保证我国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制度性保证,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保证。”[12]在谈到国有企业时,他明确指出:“国有企业不仅要,而且一定要办好。”[8](P69)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并不是否认非公有制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而是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强调把公有制经济巩固好、发展好,同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是对立的,而是有机统一的。我们国家这么大、人口这么多,又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把经济社会发展搞上去,就要各方面齐心协力来干,众人拾柴火焰高。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应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4](P260)“任何想把公有制经济否定掉或者想把非公有制经济否定掉的观点,都是不符合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都是不符合我国改革发展要求的,因此也都是错误的。”[4](P260)

第三,重视学习、吸收和借鉴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经验。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无论发展到什么水平,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优秀文明成果。因此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并不否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学习、吸收和借鉴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经验,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一贯坚持的重要原则和做法。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中国要永远做一个学习大国,不论发展到什么水平都虚心向世界各国人民学习,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互容、互鉴、互通”[13]。他还强调:“对外开放要着眼于人、着力于人,推动人们在眼界上、思想上、知识上、技术上走向开放,通过学习和应用世界先进知识和技术,进而不断把整个对外开放提高到新的水平。”[13]同时,在学习、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国家好的经验和做法的同时,要避免不顾中国实际盲目照抄照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待西方经济学、政治学等方面的理论著作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经验,要注意分析、研究并借鉴其中于我们有益的成分,但决不能离开中国具体实际而盲目照搬照套。”[14]正如毛泽东所说:“中国的特点要保存。应该是在中国的基础上面,吸收外国的东西。应该交配起来,有机结合。”[15](P8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除了以上五个特征之外,还有重视顶层设计和群众推动的结合、强调重点推进和系统改革的结合、实现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的结合、重视思想建构和思想批判的结合等其他特征,它们不仅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发展中的清晰的改革思路、宏大的理论架构能力、宏观的战略理论思维、深切的人文关怀和强烈的理论自觉,也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中的内部和外部、规律和价值、主体和客体等多种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有机统一的关系,从而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实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方向性和创新性、稳定性和发展性等的统一,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引领和保证。

猜你喜欢

特色时代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特色种植促增收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