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变湖北渔业发展方式的 思考

2018-01-18

渔业致富指南 2018年10期
关键词:水产品渔业水产

孙 勇

转变渔业发展方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和全国一样,我省渔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转变渔业发展方式正当其时,各方面的有利条件已经成熟。一是渔业发展环境较好。国内方面,经过三十年的发展,水产品产量快速大幅增长,水产品长期短缺的格局开始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由“吃鱼难”变成“卖鱼难”。水产品生产由政策导向为主转向由市场导向为主,渔民也开始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国际方面,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水产品对外贸易日益活跃,为渔业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机遇,从而也带动了渔业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二是体制机制条件成熟。从1984年的“两个放开”到1992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完善的市场体系为渔业发展确立了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也为渔业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基础。三是科学发展观念深入人心。

笔者结合平时调研的情况,就我省转变渔业发展方式,促进现代渔业建设,提出以下三方面的思考,与水产同仁共勉。

一、创新观念,创新制度

制度安排、观念创新对渔业经济发展有决定性作用。渔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是生产要素的合理组合和高效使用,渔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也是渔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题中之义,市场是迄今为止最佳资源配置机制,因此可以认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是渔业发展方式转变最重要的制度创新。

第一,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新时期的渔业经济工作。渔业主管部门制定的渔业发展规划,配合《渔业法》出台的促进渔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法规都必须符合科学发展观思想。在转变渔业发展方式上,要坚持以人为本,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要摒弃一味追求产量、产值的旧思维,弘扬生态优先、质量优先的新理念,要正确处理渔业经济发展与渔业资源保护的关系,做到资源保护第一,水产品质量安全第一。要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

第二,进一步完善渔业体制机制。渔业是大农业中最先走向市场的行业。制度的红利使渔业高速发展了三十多年,要保持渔业经济健康、持续增长,必须进一步完善渔业体制机制。首先,必须建立完善的渔业产权制度。因为渔业资源是渔业发展的基础,其产权的界定有利于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对渔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一是要全面实施养殖、捕捞、苗种生产许可制。建立养殖、捕捞、苗种生产的登记、公示、变更、期限等相关制度,从程序上完善渔业物权制度,确保渔业资源受损时赔偿机制和法制保障,给渔业产权所有人一个定心丸。二是积极探索和建立渔业产权转让制度,进一步完善《渔业法》中关于渔业产权转让的规定,让渔业资源可以依法流转。其次,完善水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目前我国对水产品产量与价格的市场化调节机制很不健全,生产与经营要承担巨大的风险。因此完善水产品价格机制是确保水产品生产和流通稳定的长效机制。一是建立结构合理水产品市场体系,以水产品初级市场为基础,以水产品批发市场为中心,加大批发市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使其在水产品价格形成和水产品市场运行中起到关键作用。二是完善水产品市场信息发布机制,特别是水产品价格预警机制。三是积极探索和建立水产品期货市场,分散水产品市场风险。

二、调整结构, 优化布局

近十年来,我省渔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取得了较大进步,结构调整成为推动我省渔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之一。调整渔业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也是转变渔业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产业内部、一二三产业之间都需要不断调整、优化、升级,以期达到最佳渔业发展方式。

首先,努力夯实渔业一产业。对于长江、汉江,实行全面禁捕,由现在实施的4-6月季节性禁捕,调整为全年禁捕,以利长江、汉江渔业资源和生态的全面修复,十年后视渔业资源恢复情况决定是否恢复捕捞并限定年捕捞量;对于湖泊、水库,全面禁止投饵养殖,根据渔业资源量实行人工放流,定量回捕,草型湖泊最好每隔三年休伏一年;对于精养鱼池,则根据区域特点和市场需求,调整品种结构,提高名特优产品养殖比例,扩大水产良种覆盖率,倡导健康养殖、绿色养殖和节能减排循环养殖,打造现代渔业园区,通过先进技术和装备的应用来提高精养鱼池单产,大力发展设施渔业,实施品牌战略。

其次,大力发展渔业二产业。 在水产品加工方面,以水产品的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为重点,努力提高水产品的附加值。运用现代工业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开发各种附加值高的水产品、保健品、药品、化妆品、生物材料和化工产品,从而大大提高水产品的利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在提高渔业产业化水平方面,要按照国际标准对水产加工产业进行改造升级,重点培育一批经营规模大、管理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水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鼓励水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努力打造自主品牌。扶持他们做大做强,对内形成“苗种生产-商品鱼养殖-饲料加工-水产品加工”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对外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能够走出去。

再次,强力推进渔业第三产业。渔业第三产业是未来渔业发展潜力产业。当前要突出抓好休闲渔业、旅游观光渔业和各类服务业等。第三产业中的休闲渔业可以延长渔业的产业链,提高渔业生产附加值。休闲渔业在我省刚刚起步,各地要根据区域特色、因地制宜做好休闲渔业发展规划,有序推进。在经营上要打破单一生产、单一垂钓的模式,突出特色,做到游、钓、赛、吃、住、养等多种经营。要打造休闲渔业品牌,营造休闲渔业文化。政府部门要注重政策引导,在资金、技术上予以扶持。

三、科技创新,装备升级

渔业技术包括养殖技术、捕捞技术、加工技术、储运技术、装备技术等等。我省渔业科技力量较之其他省市虽然有优势(既有中科院水生所、长江水产研究所等国家级水产科研单位,也有华农大水产学院、武大生科院等国家重点大学),但依然存在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水产技术推广体系薄弱等问题,制约着我省渔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1.完善渔业科技研发体系

就渔业技术而言,有渔民因经验积累而形成的实用技术,也有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研发的技术。从科研的角度,现代渔业技术的研发还是以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为主要力量,但是渔业科研与渔业生产还是“两张皮”,加之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分属不同条块,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指导,难以形成合力攻克渔业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难题。因此,加快渔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首先必须建立有效率的渔业科技研发组织。我省完全可以依托强大渔业科研资源,建立完善的渔业科技研发体系。其次,要引导建立渔业企业科技研发中心。我们知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最清楚市场需要什么样的技术。渔业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必须增强渔业企业自身科技研发能力,自主创新能力,逐步使渔业企业成为渔业科技创新的主体。

2.注重渔业装备升级

现代渔业与现代装备紧密相连。现代渔业的标志是以渔业科技为核心驱动力的园区渔业、设施渔业。转变渔业发展方式必须用现代园区渔业、设施渔业取代传统渔业,必须用工业的理念发展渔业。设施渔业的最大特点是所有生产要素的投入可控、环境可控、生产过程可控。渔业装备也是渔业现代化进程中的新名词,是渔业生产过程中重要要素。一方面要对传统设备改造升级,比如把普通增氧机、投饵机智能化。另一方面加大渔业装备的研发力度,让高科技含量的渔业机械设备装备渔业生产的全过程。

3.强化渔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

渔业科技推广体系是把渔业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载体。渔业技术推广就是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和咨询服务等,把渔业技术普及应用于渔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目前我省渔业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能力较弱,科技成果产业化程度较低,专家估计渔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只有30%~40%,这反映了渔业科技推广功能弱化。国内外的经验表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在建设现代农业中的作用是巨大的。

国家高度重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新《推广法》第十条规定:“农业技术推广,实行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与农业科研单位、有关学校、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群众性科技组织、农民技术人员等相结合的推广体系。”明确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在推广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同先进省市相比,我省在落实《推广法》,强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方面还有差距。因此,我们必须做到:①尽快出台《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办法》,以便各地在贯彻落实《推广法》时操作。②对于县乡两级国家水产技术推广机构,应根据水域资源、水产特色情况尽快开展定机构、定岗位、定人员的“三定”工作。③保证各级国家水产技术推广机构的人员经费和工作经费纳入各地财政预算。④省级水产技术推广部门要根据我省水产发展规划,制定全省水产技术推广中长期规划和年度推广计划并组织实施。⑤不断创新水产技术推广体制机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水产技术推广方式方法。⑥充分发挥政府、科研单位、国家推广机构、渔业企业、渔民在水产技术推广中的自身功能,探索它们之间互利互惠的联动机制,以期加速渔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我省渔业健康、安全、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水产品渔业水产
湖南省2021年渔业经济形势
2022第十六届上海国际渔业博览会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冰岛2020年水产品捕捞量102.1万吨
多数水产品价格小幅下跌
加油!水产人!
一图看懂贵州生态渔业发展
大咖点评:2020年水产动保谁主沉浮?
欢迎订阅2020年度《河北渔业》
水产品批发市场价格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