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拱棚生产优势 推进蔬菜产业发展
2018-01-18王晓东
王晓东
(临汾市农业委员会,山西 临汾 041000)
1 拱棚蔬菜生产特点和优势
1.1 拱棚蔬菜成功率高
以往的日光温室越冬一大茬栽培模式,由于临汾市冬季经常会遇到连阴雪天、日照少温度低的天气,往往是一场寒流就使日光温室蔬菜大面积减收。而拱棚蔬菜采取的是春秋二大茬为主的栽培模式,有效地避开了冬季最寒冷季节,生产风险大大降低,其风险较小、收入有保证的优势表现的十分突出。
1.2 拱棚蔬菜生产资料成本低,用工少
一般情况下,大中拱棚棚膜用量少、种苗价格便宜、农药、肥料用量少,投资5000元/667m2左右,远远小于日光温室的10000元以上投入。日光温室在冬季5个月时间里需要每天拉放保温被、盖覆膜,室内管理精细,用工多。而塑料大棚不需要这道工序,棚内管理较为简单,用工较少。发展拱棚蔬菜一个农民可种植3333~7466m2,日光温室一个农民只能种植1333m2左右。
1.3 拱棚蔬菜生产技术相对容易,风险小
日光温室主要生产季节是一年中气候最恶劣的阶段,管理困难,操作不当会出现花打顶、落果、死棵、病虫害严重等现象,对温、光、水调控要求严格。大棚生产环境调控简单,在生产季节容易保持较适宜的温度,有利于秧苗生长发育,管理技术较为简单,也容易掌握。所以产量高、品质好。
1.4 拱棚建设投资小、土地利用率高,农民易接受
拱棚建设667.2m2投资在万元左右,棚间距离很小,建造朝向要求不严,土地利用率高。日光温室建设667.2m2投次在6万元以上,栽培面积667.2m2需要占地近2001.6m2,而且建造要求南北方向,偏西不能超过15。,土地利用率不高。
1.5 拱棚蔬菜可塑性强,发展潜力大
如果在拱棚内顶部采取二层膜覆盖,下边再加上地膜、小拱棚、草苫,保温性能提高后可再提早20d左右,发展空间大,可随时根据茬口安排、市场变化,灵活种植。
1.6 拱棚生产综合效益较高
从临汾市的生产实践来看,拱棚蔬菜一年两茬,一般年产值在1万元,高的可以达到2万元以上,可以实现当年投入当年收回成本。与日光温室相比,在投资回报率、土地利用率、风险率及农民接受程度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与小拱棚相比,大拱棚克服了小拱棚人员操作困难,以及不利于机械操作等弊端。与露地蔬菜相比,拱棚蔬菜可以有效延长生产季节,可以主动适应市场,调整茬口,调节上市时间,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生产效益,利用设施降低了夏秋季节高温高湿病虫害危害的机率。从生产效益上看,667.2m2拱棚蔬菜一般相当于5004m2露地蔬菜。
2 目前生产上存在的问题
蔬菜种类、茬口安排不合理。在新菜区没有形成种植主导品种,种类多、乱、杂,有的一栋棚内种植2、3种蔬菜,形不规模效益。冷凉山区没有根据自己气候特点安排茬口,造成产量低,生产效益差。还有一部分农户的拱棚在夏季和秋季空闲期长,没有发挥应有的设施作用,种菜收入还比较低;品种不对路,种苗质量不高。没有根据拱棚需要适应高温能力强、连结座果好的特点选择品种,造成产量不高。育苗质量不高或不会订苗,定植不是壮苗,株体弱,影响提早上市;采用多层覆盖少,提早上市时间有限。春提早关键是争早,在温室后期和露地上市前采收,争取高效益。单层覆盖上市相对晚,产品高价格期很短,影响效益提高;技术服务滞后。随着大棚菜迅速发展,大部分菜农没有从事过设施生产,出现技术跟不上的情况,拱棚设施达不到应有的高效益,农民失去信心,出现歇棚现象。
3 建议和对策
3.1 合理安排茬口、品种,选择壮苗定植
拱棚蔬菜以春提早茬和秋延后茬为主,平川以茄果类瓜类长季节栽培为主,山区县要根据气候特点长短搭配,如春西瓜接秋西红柿或春西红柿接秋西葫芦。品种选择早熟、抗病、抗热、优质、高产、商品性好的,选择信誉好,质量可靠育苗场,把好种苗质量关,壮苗定植。
3.2 提早定植,争取高效
要想提高临汾市的拱棚蔬菜效益,其关键是要做到早春茬蔬菜的提前定植和提早上市。要及早扣棚升温,采用多层覆盖,加强管理。推广应用早熟、优质、商品性好的品种。
3.3 做好秋延后防雨降温工作
要利用塑料拱棚薄膜的防雨降湿作用,防止病害发生;要采取遮阳网覆盖,或者撒泥浆、降温剂土等遮阴降温措施。
3.4 加强服务
针对目前临汾市新菜农多的情况,各县(市区)要组建技术服务团队,开展各种形式的技术培训、指导,切实提高拱棚蔬菜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效益。加强销售服务,形成产、供、销一条龙体系,解除农民销售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