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机遇 实现崇礼蔬菜产业提质增效
2018-01-18王剑利闫万祥
王剑利 闫万祥
(张家口市崇礼区农牧局 河北 张家口 076350)
张家口市崇礼区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地处内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过度地带,全区总面积2 334 km2,海拔813~2 174 m,辖8乡2镇211个自然村,总人口12.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7万人。到2017年底,蔬菜种植面积8 800 hm2,其中设施蔬菜2 886.7 hm2,蔬菜种植面积约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一半,建成了全国最大的越夏彩椒生产基地。崇礼区属于半干旱中温带冷凉气候,农业生产一年一季。崇礼区是2022年冬奥会雪上项目主要承办地,在隆冬季节向冬奥会提供高品质新鲜蔬菜是崇礼面临的新课题,也是崇礼蔬菜产业提质增效大好机遇。
1 建设冬奥绿色蔬菜基地
目前,崇礼蔬菜仅能越夏生产,要实现奥会举办期间隆冬季节蔬菜生产供应,要结合资源特点和产业基础,引导生产要素聚集,在以下方面下功夫。
1.1 优化装备结构,发展高端设施。引进高端设施日光温室结构和广泛吸收寒冷地区日光温室设施结构建造经验,在无供暖条件下,充分利用当地阳光充足有利因素,采取最有效保温措施,减少白天存储的热能在晚上散失,最大限度地创造适宜各类蔬菜生长的环境条件,达到隆冬季节蔬菜正常生产供应目的。
1.2 适应冬奥会需要,丰富特色蔬菜品种。针对来自不同国界的体育官员、记者、运动员、教练员和体育爱好者不同的喜好和口味,生产各具特色的蔬菜品种,如彩椒、水果黄瓜、生菜、洋葱、樱桃萝卜和番茄等。在崇礼彩椒优势品种带动下,将小宗蔬菜做精做强,逐步形成品种区域优势,推动蔬菜品种结构由多样化向优势品种规模化转变,建设精品特色蔬菜园区。冬奥会后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客流,充分展示崇礼蔬菜品种品质,为游客提供高品质蔬菜产品。
1.3 调整品质结构,开发高端产品。瞄准大中城市中高端市场,推进品牌蔬菜、绿色有机认证蔬菜的专柜直销和线上线下配送,开发鲜切蔬菜,对接特定客户群体,引导电子商务平台优先进入中高端蔬菜市场。促进蔬菜园区积极发展休闲采摘农业及乡村旅游,拓展产业赢利模式和增值空间。促进蔬菜加工,推行产品分等定级、净菜上市。开发保健品、营养品等高附加值产品,提高蔬菜加工转化率。
2 用现代科技装备现代农业 促进产品质量提升
发展高端蔬菜设施,夯实高端蔬菜产品生产的装备基础。结合我区蔬菜周年生产工程,高标准设计、建设日光温室,配套装备作物栽植机械。推进传统蔬菜设施改造,加快高强度、防风、抗雪骨架替代,装备高性能卷帘机、保温被以及除雪设备,改进放风口、出入口,引入、推广物联网控制技术,进一步提高生产性能、抗灾性能和设施环境监测调控能力。引进国际最畅销的蔬菜品种,最大限度满足冬奥会和游客需要。做好品种轮作,用农业耕作手段抑制病害发生,解决病虫害严重、农药使用量大的问题。广泛推广应用生物有机肥技术,减少化肥使用量。用一流的品种和技术及聚集先进生产要素推进蔬菜标准化生产,进一步促进产品质量提升。
3 做大做强设施蔬菜主导品种崇礼彩椒产业
崇礼彩椒历经20年发展,种植面积2 170 hm2,占全区设施蔬菜面积75.2%。年总产19.53万t,总产值6.51亿元。崇礼彩椒种植已成为当地农民稳定增收支柱产业,形成了与山东寿光彩椒生产一年四季相互轮动的发展现状。崇礼有着全国最大的越夏彩椒生产基地的良好产业基础,“崇礼彩椒”在2011年第九届中国国际农交会上参展被评为“金奖”,2016年在京津冀首届蔬菜产销对接大会上被评为“十大地方特色蔬菜”。崇礼彩椒产品质量全国一流,销售网络畅通。在今后发展中,要把握消费升级趋势,以品质提升为核心竞争力。实施品牌引领战略,加快蔬菜产品上档升级,推动崇礼彩椒产业做大做强。
3.1 加强“三品一标”认证。大力开展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认证,注册蔬菜商标,开展区域公共品牌培育、地理商标注册、地理标志登记,创建名牌产品。
3.2 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以筹办“冬奥”为契机,支持生产经营主体采用国际标准,健全蔬菜商品安全、营养、感观等品质标准。强化蔬菜质量安全监管,全区蔬菜产品抽检合格率超过全国、全省蔬菜产品抽检合格平均水平。
3.3 健全蔬菜田间生产管理档案。以崇礼彩椒为重点,着手建立健全蔬菜质量追溯制度。以生产主体为重点,完善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出入库使用记录,健全蔬菜田间生产管理档案。
3.4 加大宣传力度。组织参与各类地方特色蔬菜推选活动,加大“崇礼彩椒”等名优特色产品推介,挖掘崇礼彩椒产品文化内涵。组织参加各类蔬菜营销促销活动,加大产品、产地、品牌宣传,进一步提高我区蔬菜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