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扶贫背景下的农业产业扶贫机制模式问题与对策
——以河北省绿岭核桃产业发展为例

2018-01-18董伟欣

河北农业科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薄皮核桃农户

董伟欣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80)

产业扶贫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产业发展为杠杆的扶贫开发过程,是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增加贫困农户收入的有效途径,是扶贫开发的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我国70%的扶贫资金用于产业扶贫[1,2],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而调研发现扶贫力度主要集中在连片的特困地区[3]。临城县位于河北省的西南部,属于国家级贫困县,一些山区村落(如郝庄乡、古鲁营西村等)人口密度小,就业渠道狭窄,居民以农业为主,企业较少,人均年收入<2 000元,多数人员外出打工,造成空心村严重,道路、饮水、卫生等公共设施建设滞后。河北绿岭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岭公司”) 成立于1999年,经过持续发展,如今荒山秃岭变成了核桃绿岭,累计投入资金超过了9 000万元,种植薄皮核桃1 000 hm2,生态养鸡5万只左右,发展优质薄皮核桃苗圃40 hm2,建成我国北方最大的薄皮核桃生产基地。公司先后荣获“国家扶贫龙头企业”“国家级核桃示范基地”“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和“河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等荣誉92项,2018年在首届中国核桃节产品评选中荣获金奖。该公司是我国唯一一家集优质薄皮核桃品种研发、繁育、种植、加工、销售和生态旅游为一体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现代化企业,也是临城县产业扶贫中一个成功的典例[4]。在长期的脱贫攻坚战中绿岭公司也逐步探索出一条科技支撑、示范带动、深加工推动和市场拉动“四位一体”的产业扶贫模式,简称“绿岭模式”。然而,该公司在核桃种植、加工和销售等环节以及整个产业链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技术人才缺乏,人员总体素质较低;资金短缺,基础设施落后;生产规模小,产业链不完善;栽培管理技术落后,病虫害发生严重等问题。基于此,对绿岭公司进行实地调研,在全面分析产业扶贫的机制和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切合实际的发展对策,促进贫困户依托绿岭平台实现从业、就业和创业,实现稳定脱贫。

1 “五统一、一回收”的运行机制模式

绿岭公司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通过统一提供优质苗木、统一核桃树管理技术、统一核桃树种养模式、统一生产物料供给、统一核桃品牌“五统一”机制,高于市场价回收核桃的“一回收”机制,实现种植户种核桃不难,卖核桃不愁,从而实现好收益。

2 “四位一体”的产业化扶贫模式

2.1 科技支撑

绿岭公司注重加强与科研院所的联系,在河北农业大学李保国教授的指导下,引进核桃品种30多个,2005年选育出薄皮核桃新品种——绿岭核桃。该公司通过科学繁育苗木,向农民提供优质苗木,实现产业良种化。截止到目前,该公司每年繁育优质薄皮核桃苗木600万株以上。作为河北农业大学的产学研基地,承担了国家级科技攻关项目10项、省部级项目15项,制定了《绿色食品·薄皮核桃》[5]和《绿色食品·核桃生产技术规程》[6]2个地方标准,并集成开发出了以“省力化栽植、省力化病虫害防治、省力化树形管理、省力化土肥水管理、省力化加工”为主的核桃省力化栽培管理技术体系,成为国家星火产业重点推广技术,为太行山区乃至全国核桃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现在,绿岭公司拥有“河北省核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河北省核桃技术研究院”2个省级研发机构。

2.2 示范带动

河北绿岭果业有限公司在发展优质薄皮核桃过程中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先后引进推广了节水灌溉、黑光灯防虫、省力化管理等10余项农业技术,采取“立体生态种养模式”,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摸索出了一条新路子。万亩薄皮核桃基地已建设成为优质高标准样板,具有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把临城县乃至河北省地区的核桃种植户请到绿岭示范基地现场观摩、学习核桃树管理技术;技术指导员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的将技术传授给核桃种植户。如今,到基地参观学习的各地种植户络绎不绝。

2.3 加工推动

绿岭公司在扩大生产的同时,注重产业链的延伸,提高产品附加值。在临城县经济开发区绿岭大道北侧,建立核桃综合深加工项目,占地面积13.33hm2。年加工核桃原果3万t,产能26亿元/a。完善了临城县核桃生产、服务、加工、销售一条龙体系建设,进一步激发了农户的核桃种植热情,促进了临城县核桃产业化发展。

2.4 市场拉动

绿岭公司在市场竞争过程中,通过多种营销渠道,逐步形成了直营销售、渠道销售、网络销售“三驾马车”闯市场的格局。2008年以绿岭品种为主的临城薄皮核桃成为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产品,为临城核桃种植户的核桃销售增加了含金量。如今,绿岭核桃产业已经成为河北邢台特产。

3 绿岭核桃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1 缺乏技术人才

绿岭公司位于河北省临城县,地理位置不占据优势,成为吸引技术人才的主要障碍因素。目前,该公司的专业技术人才(大专及以上学历)<10人,不能为农户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

3.2 辐射种植户素质较低,种植规模较小,栽培技术落后

核桃种植散户地块面积<0.06 hm2,年龄在50岁以上,且学历以小学为主,整体素质偏低,且思想保守,在优惠政策条件下不愿意扩大种植面积;接受新技术和新方法的能力较差,导致病虫害发生较为严重,核桃产量低,果实品质较差,经济效益显著下降[7]。新型农业主体参与的程度较低,成为绿岭核桃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3.3 辐射地区的农户基础设施落后,资金不足

临城县地处太行山东麓,地势自西向东倾斜,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地形起伏,且人口密度小,经济发展缓慢[8]。有些村庄水电不畅通,交通也落后,且村落之间比较远,农户没有办法充分利用电商平台或集体收购的方式来出售农产品,导致成本大、利润低,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积极性。加之近2 a高温、冻害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造成核桃产量明显降低,绿岭核桃产业以高价回收帮扶对象的核桃不能满足产业的需求,严重制约了核桃产业的发展的进一步发展。

4 绿岭核桃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强化技术服务,保障技术水平

绿岭公司进一步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大技术人员的配置,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型人才队伍。组织专家团队,把新技术及时推广和示范,定期举办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进行技术指导,提高辐射区种植户的技术水平。

4.2 在广度和深度上,将产业链继续深入延伸

绿岭核桃多为直接销售,要注重核桃的精细加工过程和实现核桃产品的多元化(如核桃油、核桃乳和各种核桃小产品),提高核桃皮和各种核桃工艺品的利用程度,这样既能提高核桃资源的综合利用,又能提高核桃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此循环,可以进一步提高核桃种植与精细加工的良性循环,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核桃产业的迅速发展[9]。

4.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网络平台的建设,才能保证绿岭核桃产业在未来发展中保持可持续。对于辐射区的特困地区,要做到大路宽敞、通讯畅通、水电供上,为农户建立电商平台,让电商进入农户,让农户生产的核桃通过电商销售到全国各地,进一步扩宽农户的增收渠道,鼓励农户自主发展。

4.4 继续推广先进的技术,提高核桃品质

良好的栽培技术措施是保证核桃生长的基础条件。核桃从园地的选择和规划,到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和树体保护都要采取标准化的措施,每个环节都要进行机械化作业,特别是采收作业环节,更应该做到标准化、机械化和规范化,这样既可以保证果园的标准化管理,又可以提高核桃的品质[10]。病虫害防治方面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在防治过程中要以农业防治为主,再配合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综合技术措施来防治病虫害的发生,尽可能少地喷施农药,推广绿色生产。

猜你喜欢

薄皮核桃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可食用香水玫瑰成农户致富新选择
小核桃变身“致富果”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薄皮甜瓜育种的方法分析
薄皮甜瓜育种的方法分析
吃核桃别去薄皮
黄龙核桃
农户如何称取和配制小用量固体农药
多功能漏斗型核桃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