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垦种粮一体化探索对推动中国种业发展的思考
2018-01-18王磊
王 磊
(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北京 102208)
农垦是国有农业经济的骨干和代表,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方面发挥了特殊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农垦种业是我国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以垦丰、大华、皖垦、中垦种业公司为代表的农垦种业企业紧抓农垦改革和种业发展双重机遇,依靠创新驱动和协同合作,加快推进优质资源整合、产业优化升级和行业优势构建。湖北、江苏、上海等垦区优先借助粮食储备的行业优势,探索实施种粮一体化布局,为中国种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借鉴。
1 农垦种粮一体化发展概况
1.1 种粮一体化的内涵 种粮一体化是指以种子企业为主体,结合企业发展实际,通过建立符合各方的利益联结机制,逐渐形成种企与作物种植、作物生产社会化服务、粮食仓加销等农业生产各环节各主体间的联合联动,从而实现对用户群体的统一供种服务,统一种植技术服务,统一田间管理服务,统一粮食回购、仓储、加工、销售等服务,最终实现种子产业育、繁、推与粮食产业仓、加、销、期货的一体化协同发展格局。
1.2 种粮一体化的成效和作用 (1)种粮一体化是在农业领域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党的第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来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迈入新常态,资源和国际贸易环境发生了新变化,国际粮食供需进入新格局,在此背景下,实施种粮一体化能够实现“两大成效”。一是推进实现种业和粮食产业有机结合、协调发展,延长种业和粮食产业单个产业的产业链条,降低发展成本,共享产业效益。二是通过集中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实现绿色发展。
(2)种粮一体化是新时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的重要模式。“粮安天下,种铸基石”,种子是重要的粮食生产资料,没有优良的品种作保障,粮食安全无从谈起。种粮一体化的统一供种和统一回购形式能够有效推动种粮实现协同促进、融通发展,从而有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安全。
(3)种粮一体化是提升我国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有力举措。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整体来看,我国农业发展仍然面临着巨大的变化或挑战。主要表现在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封顶效应开始显现,一些主要农产品的国内价格开始明显高于国外农产品到岸完税价格;成本“地板”抬升的挤压越来越明显,农产品成本越来越高。种粮一体化能够利用粮食储备优势,通过签订用种回购粮食的协议等方式,推动实现市场供种统一、种植技术统一、田间管理统一,在锁定市场用户群体的同时,确保回收的粮食各项指标保持一致,降低由于不同品类种子生产出的粮食造成的后期加工等环节的有关成本,带动提升粮食产业经济,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4)种粮一体化是保障我国农民权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卖粮难”、“谷贱伤农”一直是农业领域增加农民收入的困境和难题,而种粮一体化实现了统一供种、统一田间管理、统一粮食回购,能够有效降低农民种地风险,节约种粮成本,增加种粮收入。
1.3 种粮一体化面临的挑战 (1)政策设计需完善。现阶段来看,现有政策尚不能有力推进实施种粮一体化,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一是储粮政策。获取粮食储备资格是推进种子销售和粮食回购的根本保障。目前,国家粮食储备主要由国家粮食局和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管理,但在储粮指标的设计时并没有考虑与种业的协同关系。农垦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国家队,现阶段掌握了一定的储备指标,形成了行业优势,探索出了种粮一体化布局。但对我国种业整体来看,缺乏从国家层面对种粮一体化实施布局、推进模式等有关内容的指导设计,政策跟进完善。二是产业优惠政策。目前国家对育繁推大型种业企业免征企业所得税,但种业与粮食产业形成的产业链上并不享受优惠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种粮一体化的发展成本。(2)资源要素需整合。种粮一体化实施涉及种子需求、粮食产量、储运条件等多个要素和育种、制种、售种、收粮、储粮、销粮等多个环节,然而整体来看,现阶段各要素间碎片化严重,合作少、效率低,缺乏系统的布局设计。(3)人才队伍需加强。种粮一体化实施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生效益、保安全的人才队伍作支撑,现阶段,真正能符合要求的人才仍然较少,需要进一步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4)体系建设需健全。种粮一体化需要良好的环境条件作保障。因此,要加快推进设备设施等硬件体系建设和管理体系、信息服务等软件设施建设。
2 推进我国种粮一体化的思路与重点
2.1 发展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粮食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指导意见》,紧扣《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以及粮食产业发展实际,坚持开放共享、协同创新、互利共赢。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发展目标,以繁育优良种子,提升粮源品质,增强种业和粮食产业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为主要任务,以加快参与全球粮食市场贸易,增强国际粮食贸易话语权和价格定价权为战略开拓,以整合产业资产资源,统一社会化服务标准,完善粮食储备体系,推进物流网络布局建设为发展手段,最终推动实现我国种子产业育、繁、推与粮食产业仓储、加工、销售、期货的协同化、一体化的发展格局。
2.2 基本原则 (1)坚持统筹兼顾、稳步实施。种粮一体化要理清种粮产业现状,认清行业形势,优化发展布局。坚持强基固本、控制风险,认真梳理种粮产业的薄弱环节和潜在风险点,全面推进种粮一体化各环节工作有序开展、稳步实施。(2)坚持市场导向、依规经营。种粮一体化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整合各产业资源,优化各产业布局,提升各产业资源配置效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探索各环节发展新机制,破解发展难题,加快推动种子产业育、繁、推与粮食产业仓、加、销、期货的协同化、一体化建设。(3)坚持创新驱动、协同合作。种粮一体化要激发创新活力,打开创新空间,不断提升从原料供应、生产加工、成品储运到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等各流程环节的科技水平和价值含量,全面提升种粮一体化的核心竞争力。根据种粮一体化发展需求,加强与行业内外一切力量开展协同合作,努力实现协同共赢。(4)坚持产权清晰、资本链接。种粮一体化要加快培育形成依托主体,并推动各主体加快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加强主体资产资源产权界定工作。以资本为纽带,根据发展需要,加快种子与粮食企业间的深度融合、兼并重组、协作共赢,努力打造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大型集团。
2.3 战略重点 (1)加强优良种子繁育。种子是种粮一体化战略布局的源头,优良品种是种粮一体化布局的核心点和稳定器。因此,要加快整合种业科技研发资源,加快培育一批优质、高产、多抗、绿色和适应机械化作业、设施化栽培的新品种。加强种子生产基地建设,完善制种设备设施,全力推进优良品种的生产。(2)统一社会化服务标准。统一完善的社会化服务能够通过有效降低农民种粮成本来增加农民收入,通过锁定用户群体来增加产业效益。因此,种粮一体化战略布局要根据实际,探索统一田间管理标准、技术服务标准、粮食收储标准等社会化服务标准体系建设,通过统一、同一标准开展社会化服务,全面提升行业影响力和产业竞争力。(3)完善粮食储备体系。完善的粮食储备体系是种粮一体化的根本保证和关键保障。因此,要尽快推动储量指标与种业的关联互动,加强粮食储备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加强粮食加工技术和设备设施的研发、引进,及主要粮食消费区粮食加工厂的建设,逐渐探索建设集粮食收购、仓储、加工、销售、物流、期货等于一体的全方位的粮食储备体系。(4)推进物流网络布局建设。种粮一体化后端粮食贸易需要完善的物流网络作载体。因此,要强化全国粮食物流中心布局建设,大幅度提高物流装备和技术水平,以国内主要粮食消费区物流体系建设为突破口,逐步探索建设覆盖全国、影响全球的大物流体系。
2.4 战略步骤 (1)布点试点,总结经验。加强顶层设计,根据发展实际,选取一批种业发展快,仓储实力强的省、市、自治区探索实施种粮一体化,不断总结发展经验,为全范围的推广实施提供第一手宝贵资料。(2)示范推广,完善体系。借助报纸、媒体等信息工具,通过培训、调研、考察等方式组织全国种业系统有关人员到成效较好的省、市、自治区学习交流,不断促进种粮一体化布局试点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强化发展指导,逐步探索形成全国种粮一体化战略布局体系。(3)资本运营,复制扩张。加强资本运营,通过兼并重组、交叉持股、共同投资等方式对取得较好试点的发展模式进行复制扩张,逐渐推动实现我国种子产业育、繁、推与粮食产业仓储、加工、销售、期货的协同化、一体化的发展格局。
3 对策建议
3.1 提高认识,贯彻好五大发展理念 农业部牵头,联合国家粮食局、中储粮等组织人员研究种粮一体化布局,推动出台“我国种粮一体化实施方案”,有效指导全国种粮一体化战略布局实施。加快提高各省市自治区种业和粮食产业主管领导以及各种业公司和粮食公司对种粮一体化重要性的认识,贯彻落实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通过新理念来理清新思路。各省、市、自治区要结合各自实际,综合考虑种子需求、粮食产量、储运条件等相关要素,统筹资源条件,延伸产业链,突破发展瓶颈,积极争取粮食收购、仓储、运输等相关政策支持,加强与中粮、中储粮之间的协同合作,加大投入力度,完善粮食收购、仓储、运输、人员等软硬件条件,在主要种子、粮食市场探索构建种粮一体化体系,逐渐培育形成种子产业育、繁、推与粮食仓、加、销一体化布局。
3.2 理清路径,把握好四大体系建设 要理清实施路径,加快推动种粮一体化布局,重点推进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服务体系等四大体系建设。一是以延长产业链和提升价值链为重点,建设种粮产业体系。要向上向下延长产业链,推动种业与粮食产业间的一体化协同合作;要提升各环节价值链,推动各企业兼并重组,交叉持股,加快构建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产业发展体系。二是以强基础为重点,建设种粮生产体系。以市场为导向,优化种子生产要素和粮食生产要素,注重绿色高效、产能提升和潜力挖掘,全面提高种子和粮食的机械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三是以推进适度规模经营为重点,建设种粮经营体系。坚持市场导向,积极推动开展多种形式的种粮适度规模经营,逐步建立形成能够依据市场自动调节的经营模式。四是以统一服务标准为重点,建设种粮服务体系。要加快根据种粮一体化发展需要,加快推进供种服务、田间管理、技术推广、粮食收储等各环节的服务标准,逐步形成种粮服务品牌。
3.3 加强协作,落实好三联战略举措 种粮一体化需要全国种业企业主动牵头,积极需求与种粮各环节各主体凝聚共识、加强协作,通过联合、联动、联营三联战略来抱团发展。全国各种业企业要结合各自发展实际,加快推动与各区域市场内各主体间的协同合作,着力探索实现种粮一体化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全力推进种粮一体化实施。
3.4 壮大主体,推进两化发展建设 种粮一体化实施需要强有力的主体为支撑,这就要求全国各种业企业借助资本要素,通过兼并重组、交叉持股等方式,根据发展需要,推动实现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建设,加快培育形成大型种业集团,更好的实现种粮一体化布局。
3.5 凝心聚力,承载好现代种业强国的发展目标建设现代种业强国是全国种业企业的共同奋斗目标,种粮一体化对增强种业竞争力,增强种子附加值,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全国种业企业要凝心聚力,激发活力,形成合力,加快推进种粮一体化战略布局,为实现共同的中国强种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