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 广适谷子新品种保谷21的选育
2018-01-18赵国顺陈素省史秀丽孙金恒徐海娜郄宏彬
赵国顺,陈素省*,赵 晴,史秀丽,孙金恒,徐海娜,郄宏彬
(1.保定市农业科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2.保定市农机监理所,河北 保定 071000)
谷子原产于我国,是古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被列为小杂粮作物之首[1~5]。我国谷子种植面积约占世界谷子种植面积的80%,主要集中在华北、东北和西北等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90%[6~10]。提高谷子单产水平对促进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谷子产量低且不稳定是制约谷子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培育适应性广、稳产的谷子品种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7~16]。因此,保定市农业科学院以选育优质、抗倒、高产、多抗、广适谷子新品种为目标,2005年利用亲本间性状互补的机理选择亲本进行杂交,成功选育出高产、广适谷子新品种保谷21。该品种2015年1月通过国家谷子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鉴定编号:国品鉴谷2015003)。
1 材料与方法
1.1 亲本材料
母本为济9050,由山东省农业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培育。具有高产、米质好、食味佳等特性;对谷锈病、谷瘟病和纹枯病等夏谷主要病害抗性较强,抗倒性2级。
父本为815,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培育。具有熟性好、米色鲜黄、粒大整齐等特性;抗倒性和抗旱性均为1级,抗病性好。
1.2 选育过程
1.2.1 育种策略 根据遗传性状之间遗传力不同的特点,早世代重点对质量性状如株高、株型、千粒重、生育期、抗逆性、谷粒颜色、米粒颜色、抗到性等进行选择,晚世代对丰产性进行鉴定,严格围绕育种目标优中选优。
1.2.2 选育过程 2005年优选亲本。2005年种植亲本,通过田间观察,选出优质、抗病母本材料23个,抗倒、熟相较好的父本材料50个。
2006年在保定市农业科学院试验地对筛选出的23个母本材料和50个父本材料分别进行有性杂交。杂交方法是利用温汤浸种杀雄再人工杂交,共组配了包含济9050×815杂交组合在内的120个杂交组合F1。
2007年种植F1,剔除假杂交种,筛选真杂交F2。
2008年种植F2,以大穗、抗病、抗倒和早熟等优良性状为选育目标对集团进行进一步筛选,得到集团F3。
2009年种植F3,进行单株择优选择。以株高、穗长、抗倒和抗病等为目标选择优异单株50个。
2010年株行种植50个优异单株,并进行综合性状筛选,最终选出5个株行。
2011年在鉴定圃对5个株行进行综合鉴定,选出综合性状较好的品系保615。
2012年保615品系参加保定市农业科学院组织的品比试验;同年冬季南繁加代,异地鉴定试验。
2013~2014年保615品系参加国家谷子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
2015年1月通过国家谷子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鉴定编号:国品鉴谷2015003),命名为保谷21。
2 选育结果
2.1 特征特性
保谷21幼苗绿色;生育期93 d,株高122.82 cm;穗纺锤型,松紧适中;黄谷黄米,熟相好;平均成穗率90.71%,穗长17.68cm,单穗重17.09g,穗粒重14.29g,千粒重3.11g;出谷率83.86%,出米率78.35%。
2.2 产量表现
2.2.1 区域试验 2013~2014年全国谷子品种区域试验,保谷21平均产量为5 527.5 kg/hm2,较对照冀谷19增产8.13%,居参试品种第2位;增产点次率为87.5%。其中,2013年平均产量为4 920.0 kg/hm2,较对照增产5.79%;2014年平均产量为6 135.0 kg/hm2,较对照增产10.09%。
2.2.2 生产试验 2014年全国谷子品种生产试验,保谷21平均产量为6 013.5 kg/hm2,较对照冀谷19增产8.39%;增产点次率为87.5%。
2.2.3 示范试验 2015~2016年在蠡县原种场、易县南考村、曲阳青阳贯村和顺平团结村进行生产示范,保谷21平均产量为4 078.5~5 019.0 kg/hm2,较对照冀谷19增产8.3~11.2%。
2.3 适宜种植区域
保谷21适宜在山东、河南和河北夏谷区,以及北京、河北东部和辽宁南部春谷区种植。
3 栽培技术要点
(1)播期与播种量。根据当地谷子种植习惯适时播种。播前用辛硫磷、甲霜灵拌种,以防治线虫病和白发病。适时造墒,并结合耙地底施磷酸二铵225~300 kg/hm2。播种量 11.25~22.50 kg/hm2,播后注意镇压。
(2)田间管理。3~4叶期间苗,5~6叶期定苗,留苗密度60万株/hm2。苗期注意中耕除草,谨防草荒。孕穗时若遇旱,应及时浇水,同时追施尿素150~225 kg/hm2。
(3)病虫害防治。苗期,可用菊酯类杀虫剂(根据药剂说明书使用即可)防治钻心虫和粘虫。中后期,可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在谷瘟病发生初期针对下部叶片喷雾,抽穗后应针对穗部集中进行1次防治,以预防穗瘟的发生。
(4)收获。成熟后及时收获。防止遇大风倒伏导致减产。
参考文献:
[1]刁现民.中国谷子生产与产业发展方向[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32-43.
[2]林汝法,柴 岩,廖 琴,孙世贤.中国小杂粮[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3]李荫梅.谷子育种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4]程汝宏,刘正理.我国谷子育种目标的演变与发展趋势[J].河北农业科学,2003,7(S1):95-98.
[5]陆 平.谷子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6]甘耀进,董志平.粟芒蝇[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7]陈素省,赵国顺,史秀丽,刘丽兵,徐海娜.优质谷子新品种保谷18的选育[J].河北农业科学,2010,14(11):125-126.
[8]杨英茹,张 冲,高欣娜,武金燚.高产小麦新品种石农086的选育[J].河北农业科学,2015,19(2):79-81.
[9]赵国顺,陈素省,王 欢,盛 乐,刘丽兵,张凤路,王文鑫.留苗密度与施肥对谷子品种保213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J].河北农业科学,2011,15(12):9-13.
[10]刘正理,程汝宏,张凤莲,夏雪岩,师志刚,张耀华.不同密度条件下3种类型谷子品种产量及其构成要素变化特征研究[J].中国农业生态学报,2007,5(5):135-140.
[11]郑剑英,吴瑞俊,翟连宁.氮磷配施对坡地谷子吸N,P量及土壤养分流失的影响[J].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1999,5(5):94-98.
[12]严昌荣,梅旭荣,居 辉,赤 杰.施肥对春谷子生长发育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6,14(1):142-144.
[13]冯梦喜,钱晓刚,陈开富.贵州糯谷子干物质积累与养分需求特征[J].贵州农业科学,2009,37(4):28-30.
[14]袁 峰,杨慧卿,王 军,郭二虎.谷子产量相关性状的主成分分析[J].河北农业科学,2010,14(11):112-114.
[15]管延安,王忠孝,李 群,李晓云,任莲菊.夏谷群体光合作用特性及其影响因素[J].作物学报,2001,27(1):71-74.
[16]付立俊.谷子主要病害特征及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1,(3):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