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耕地抛荒的成因与对策

2018-01-18谭剑平

现代农村科技 2018年8期
关键词:资金投入种粮耕地

谭剑平 谭 翔

(1湖北省广水市国土资源局 湖北 广水 432700;2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42)

耕地抛荒指原有的耕地由于生产成本增加等原因而处于闲置状态。农业发展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关键,要想实现现代化建设,实现全民小康,离不开农业的发展,而耕地是保障农业发展的基础。但是由于多种因素影响,耕地抛荒越来越严重,因此必须明确找出问题出现的原因,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保障农业的健康发展。

1 耕地抛荒的成因

1.1 农业比较效益下降。“三农问题”一直是中央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通过粮食补贴、农机设施补贴、灾害补贴等多种方式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但是随着物价水平的逐年上升,尤其是种子、肥料、农药等价格上涨,使农民种粮成本提高。即使国家在政策上给予农民补贴,仍然无法改变农业比较效益下降的事实。随着农产品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虽然粮食价格有所上升,但是与生产资料的上涨速度相比仍然较低,农民种粮的收入与成本基本持平,甚至在自然灾害比较严重的时候会遭受更大的损失。此外,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加大,也增加了农民种植的风险,加之城镇化进程加快,很多年轻人更倾向于向城市转移,因而农村中留下最多的是老弱病残,导致大批耕地无人耕种而荒芜。

1.2 耕地流转制度不灵活,流转困难。耕地流转机制不健全,当前耕地流转还处于尝试和摸索阶段,关于流转的价格、标准、权利、义务等均没有统一的规定。土地流转更多的是一种自发的、无序的流转,缺乏政府的政策指导,因而很多时候由于信息不畅无法进行及时沟通等原因,导致耕地抛荒的情形愈加严重。此外,耕地流转的相应配套机制不健全,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不明确,无法保障双方的利益,使得土地流转面临更大的困境。

1.3 缺乏高素质的土地经营人才。农业生产是自然生产与经济生产的统一,当前农业发展达到一定的规模,要想进一步发展,对土地经营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业发展需要掌握土地的特征以及生产作物的生长周期规律等基本特征,还应该熟悉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但是当前农民种植的过程中往往是遵循以往的经验,缺乏先进的土地管理经验和知识,因而导致粮食产量较低,经济收入水平较低。此外,农作物的种植应根据土壤的特征和所处的地理位置进行合理的选择,正是由于农民缺乏相应的知识,往往只种植同类作物,使土地利用效率降低。

2 遏制耕地抛荒的对策

2.1 加强国家在政策及资金投入方面的创新举措。国家政策和资金投入对农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应该通过政策明确土地所有者、经营者在土地抛荒中应该承担的责任。当前虽然对农民有一定的补贴,但是远远不能解决问题,国家可以通过加大资金投入或者从生产成本上对农业生产资料进行控制的方式降低农民种植的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此外,国家可以通过完善相关土地承包责任制度,鼓励青壮年回乡务农,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力度,改变耕地抛荒逐渐严重的现状。

2.2 完善土地流转的相关制度。土地流转是今后农业发展的趋势,但是当前的土地流转承包机制并不完善,因此应该健全土地流转的制度,建立相应的责任制,明确土地流转双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权利义务关系不明确导致很多承包商不敢轻易的签订承包合同,而农民种粮比较收益的下降使抛荒更加严重。因此必须明确相应的责任,承包经营者无法实现耕地的有效利用,导致耕地荒废的应该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国家有权收回其承包经营的土地,通过制度的完善保障耕地的有效利用。

2.3 促使农民实现转型,培养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要想实现农业的高速发展必须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农民在土地利用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提高农民粮食种植的专业知识和水平,使其对土地的自然特征以及种植作物的生长周期等具有良好的了解,才能更有效的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促进农业发展。

猜你喜欢

资金投入种粮耕地
绿色水稻种植技术的有效推广路径探究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保护耕地
河南父子种粮打“擂”科技实力添“金”
稻茬麦翻旋浅覆栽培技术 种粮大户年增收50万元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股田制让种粮效益最大化
画画就如种粮
加大项目建设资金投入,推动老区经济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