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价值教育的研究现状与反思
——基于CNKI数据库期刊载文(2001~2017)的统计分析

2018-01-18刘雅静

现代农村科技 2018年8期
关键词:教育领域期刊价值

刘雅静

(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上海 201620)

从概念上讲,价值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包含道德教育和价值观教育,渗透于科学教育、知识教育、职业教育等教育活动,因此价值教育所关注的不是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获得,而是价值观念、价值态度、价值信念以及基于正确价值原则的生活方式的形成;比起专门性的教育活动来说,价值教育所关注的不是现在或未来的生存与发展能力问题,而是方式问题,也就是生存与发展的原则或方向问题[1]。价值教育也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一种类型,是人们在正确的教育价值观的引导下所从事的教育实践活动的一种称谓[2]。所以,笔者认为,开展价值教育是促进生命价值的提升,将社会公认的价值内化于心的重要方式。价值教育同时也是对学校德育的传承,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必然要求[3]。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学者关于价值教育领域的研究现状做出较为系统的梳理与分析,展望未来的研究趋势,为进一步提高我国价值教育研究水平提出建议。

1 数据采集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采集。本文采集的主要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发表在2001~2017年间,并以价值教育作为研究对象的期刊论文。通过逐篇查阅,实际采集299篇有效期刊论文进行研究。

1.2 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内容分析法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可视化分析研究方法对实际采集到的299篇期刊文献进行分析,对文献的篇名、作者、发表年份、来源、研究主题等项目进行统计分析,在定量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定性分析,以探讨价值教育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该领域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与反思。

2 数据统计与分析

2.1 研究进展。经过分析统计得知,2001~2007年,年均发文量不足6篇,2010年一跃发文超过20篇,并在此后的九年里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并在2013年达到高峰,一年内发文45篇。发文数量迅速增长的影响因素之一在于2010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标志着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题目,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要实现途径是“三个坚持”,即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

2.2 论文来源。梳理统计299篇文献可以发现,共181种期刊发表过至少一篇以上的相关文献。其中刊文5篇以上的期刊共8种,分别是 《外国教育研究》、《教育科学研究》、 《教育理论与实践》、 《中国德育》、 《文史博览》、 《教学与管理》、 《教育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从期刊的分布类型来看,价值教育领域的载文期刊呈多样性,既有教育研究类的专业性期刊,也有大学学报的综合性期刊,刊载范围较广。其中,14种期刊载文多于3篇,载文2~3篇的有31种期刊,其余157种期刊分别载文1篇。

2.3 研究主题。对299篇期刊论文进行全文阅读,梳理得出,当前我国价值教育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价值教育的理论探讨、价值教育的实践应用、生命价值教育、价值教育的国外经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等5个方面,但研究力度差异较大。其中,价值教育的理论探讨占到了46%,约占全部研究文献的一半,由此可看出我国学者的研究方向和趋势大都集中于对价值教育的理论探讨方面;虽然价值教育的实践应用以62篇发文量位居第二,但远不如价值教育理论探讨研究主题的发文量,因此,可以看出,我国学者对价值教育的实践应用方面关注较少;而高校生命价值教育的研究主题以36篇的发文量位居该领域研究主题的第三位,可见我国高校的生命价值问题已引起了国内学者的重视并将此提上日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价值教育的国外经验和社会主义价值教育的发文量几乎持平,但仍然属于理论方面的质性研究。主题分析汇总如下:

第一,近几年来,随着价值教育进入热点阶段,我国学者将价值教育理论探讨作为当前重要的研究热点和研究方向,成果较为显著,其中代表性学者有魏宏聚、石中英等。大部分学者并没有给价值教育下一个明确具体的定义,而是通过对价值教育在中国的兴起与建设、价值教育与价值观教育的区别与联系等问题的具体阐述,来解读什么是价值教育[4]。也有部分学者指出价值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育学生的价值理性,树立正当的价值观念和价值信念的必然要求,是社会转型时期和价值多元时代学校教育所担负的一个重要任务[5]。每个学者对价值教育都有不同的定义,但对于价值教育的理论构建仍缺乏一个比较系统和全面的认识与规划,这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第二,关于高校学生的生命价值教育也是当前必须加强重视的研究趋势,颜伟红[6]从高校教育本质出发,指出当前在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的对生命的漠视、对责任意识的淡化、对生命信念的缺失等不良现象将直接影响其生命质量和人生价值的实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应该改革和完善大学德育,做到在尊重人的价值、尊严的基础上,探索生命价值教育的理念与方法,使学生学会懂得珍爱生命,进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贺才乐[7]则从课程设置方面来探讨生命价值教育的必要性,他认为当代大学生漠视生命的现象屡见不鲜,甚至有蔓延扩大的趋势,生命价值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对大学生实施生命价值教育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生命价值教育旨在唤起人们对生命的关怀,开设敬畏生命、感恩生命价值教育等课程和讲座,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科学的大学生生命价值教育体系刻不容缓。

3 总结与反思

3.1 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真正将价值教育融入素质教育当中。价值教育往往是从理论研究转向学校教育的,这种方式也决定了我国价值教育的实践应用研究远不如理论研究;并且,在“应试教育”的巨大压力下,我国价值教育的开展受到了一定的阻力,也受到了多种因素的挑战,缺乏系统的实施和更加深入的实践应用。

我们要从时代精神出发,立足价值教育的理论探讨,加强对该领域实践应用的研究,充分利用学校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互补的特点,全面实施综合化的实践路径,将价值教育融入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中[8]。我国学者也要与一线教育工作者进行合作,将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日常学校教育,创设一个良好的价值教育环境,从强制灌输转向潜移默化地内化于学生思想当中。我们要在实践中融价值教育于当代社会,正确处理价值教育与当前所提倡素质教育的关系,真正做到将价值教育很好的融入素质教育当中。

3.2 加强批判质性研究,推进价值教育多角度研究。批判质性研究是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分析性批判性思考,超越限定的学术领域,重新审视认知对象,进一步深化研究,形成新的理论命题或结论,为实践应用提供最有效的理论指导[9]。批判性研究力图超越对经验规范的描述和对意义的理解,使人们认识到那些“没有被意识到的”因素[10]。而批判主义研究者是受到价值取向高度影响的研究者,一种好的批判研究不应该存有偏见,也就是说价值教育领域的批判主义研究者需要保持价值中立的原则,来进一步探讨我国价值教育领域中没有被意识到的因素,以推进该领域的理论构建及系统规划。从另一种角度来看,多种研究方法和视角有助于我国学者拓宽思路、开阔眼界,也有利于价值教育领域走向更加成熟的全面发展。

3.3 尊重价值多元化,实现价值教育本土化。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之下,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处于价值多元化的社会环境当中,价值教育是在全球价值多元化的挑战中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在尊重价值多元化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统一价值观,正确掌握和理解我国的主流价值,学会扬弃和取舍,学会如何在多元化的社会中生存与发展。

猜你喜欢

教育领域期刊价值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期刊问答
3D显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成功运行的三大机制
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初步认识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需要全民戮力而行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