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桃树修剪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2018-01-18杨爱颖张会恰孟丁丁
吴 娜 杨爱颖 张会恰 孟丁丁
(衡水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河北 衡水 053000)
夏季桃树新梢生长旺盛,新芽有早熟的特点,一年可萌发3~4次枝,生长量大且密,修剪不当,常造成减产、树势减弱;且夏季降水量大,气温高、湿度大,桃树易遭病虫危害,夏季适时进行桃树修剪和病虫害防治可以确保树体生长良好、秋季果实数量和品质。
1 夏季修剪
1.1 摘心。摘心一般在新梢木质化后进行,夏季摘心2次:第1次在5月10日~6月10日之间,主要摘除外围延长枝;第2次在6月20日~7月10日之间,对依然生长旺盛的树梢进行摘心。
1.2 扭梢。通过扭梢可改徒长枝为结果枝,也可改善树体的光照环境。在新梢长至25~35 cm且未木质化时进行为宜,距枝梢基部10 cm处扭下。若未达到效果,可进行二次扭梢。
1.3 拉枝。拉枝的角度一般掌握在80℃左右,但不能拉成水平状,拉枝一般在6月份前后进行。方法可灵活掌握,用力要轻、均匀。为避免拉伤枝条,一般会在拉点垫上松软物品。
1.4 疏剪。就是要疏除竞争枝、徒长枝、过密枝、枯死枝等,应当根据树龄、生长势的不同进行修剪,注意疏密留稀、疏强留壮,使各枝条间布局合理。
1.5 疏花疏果。疏花对象为对坐果率高的品种,疏除的对象有朝天花、并生花、无叶花等,使留花的距离均匀,布局合理。预备枝、主、侧枝头不留花蕾。疏果时疏除对象为萎黄果、小果、病虫果、畸形果等,保留枝条中上部位生长均匀的好果。一般是按枝由上而下、先内后外的顺序进行。留果原则是树冠外围和上部留果多、内膛及下部留果少。留果量应因树适宜,考虑树龄、品种、树势和土壤条件而确定。
2 病虫害防治
2.1 病害防治。重点防治炭疽病、褐腐病、桃细菌性穿孔病,可选50%多菌灵粉剂600倍或7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或50%代森锌600~800倍,或硫酸锌石灰液(硫酸锌1 kg、石灰4 kg、水240 kg)等交叉使用,10~15 d喷施1次,桃果实套袋前防病不少于2次。
2.2 虫害防治。桃蛀螟、刺蛾、卷叶蛾:喷4.5%高效氯氰菊酯1 500倍加乐斯本2 000倍防治。臭蝽象、介壳虫、梨网蝽:可加入高效氯氰菊酯1 500倍、60%敌马乳油1 500倍;红蜘蛛,为害期大致从4~10月,气温高时加重。喷施20%扫螨净可湿性粉剂(哒蛐灵、速螨酮)1 500~2 000倍液、2.4%阿维菌素6 000~8 000倍液。
总体来说,桃树夏季病虫害防治套袋前以防治桃蛀螟、臭蝽象、介壳虫为主,套袋后到果实成熟前以防治刺蛾、红蜘蛛、梨网蝽为主,根据当年、当地实际发生情况灵活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