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绿豆间作高效栽培技术
2018-01-18宋雷
宋 雷
(曲周县农牧局 河北 曲周 057250)
为推动河北省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农业项目顺利实施,促进农业绿色发展,走节水高效、绿色生态、可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曲周县农牧局在项目区依庄乡的曹庄、西来村、东来村、范军寨、禾秀寨村连续两年进行了棉花和绿豆间作示范推广,效果显著。具体做法:
1 整地造墒
结合整地施足底肥,增施磷肥,浇好底墒水。3月中下旬进行整地,施足底肥,因绿豆需磷较多,增施磷肥对棉、豆增产效果明显,旋地时施入农家肥3~5 m3,棉花复合肥50 kg。4月20日左右根据墒情,要洇地造墒,确保一播全苗。
2 播种定苗
4月底前根据墒情播种,棉花绿豆采用单行覆膜种植模式,即一行棉花一行绿豆,大行距为0.6 m,小行距0.45m种植,棉花株距约0.25m,亩留苗2500株左右,绿豆株距10~15 cm ,每亩留苗4 000~6 000株;绿豆要选用早熟品种,如冀绿8号、冀绿9号等,棉花选用杂交种,如邯杂98-1、邯杂306等。
3 田间管理
3.1 棉花和绿豆出齐苗后,及时查苗、补苗、间苗,去除病苗弱苗。第二片复叶展开后定苗并及时浅中耕,提高地温,促进壮苗,棉花可在3~4片真叶时进行定苗。注意防治棉花和绿豆的蚜虫和红蜘蛛,棉蚜和红蜘蛛分别用啶虫脒和阿维菌素进行防治。
3.2 6月上旬注意防治棉盲蝽的危害,发现棉株嫩尖上有黑点时,及时进行防治。绿豆收获期应以“荚黑不等时、时到不等荚”为原则,当70%~80%的荚变黑时,可以一次性把绿豆收获,拔除豆秧,迅速腾地。
3.3 绿豆收后棉田管理。一是豆秧拔下后中耕,有利于除草保墒和促进棉花根系下扎,提高棉花的抗病、抗倒性。二是重施花铃肥,肥与水结合,一般亩施尿
素15~20 kg,施肥可划破地膜,利于根系下扎。三是适时打顶,掌握“时到不等枝,枝到不等时”的原则,一般在7月15日前打完顶。四是化控。在初花期和打顶后各1次,分别为每亩1 g和3 g缩节胺,因为棉花行距稍大,所以化控要轻,要把棉田的空间充分利用起来,不留空地,多结铃。五是防治虫害。棉铃虫的防治要在卵孵化高峰期喷药,有机磷和菊酯类农药复配使用,三、四代棉铃虫可用甲维盐和氯虫苯甲酰胺轮换使用。棉盲蝽防治时前期可用有机磷农药防治,后期可与氟虫腈轮换使用。
4 效益分析
4.1 绿豆。一般亩产50 kg左右,售价7~9.6元/kg,亩毛收入350~480元。
4.2 棉花。籽棉亩产300 kg左右,平均售价6元/kg,亩毛收入1 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