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域网络化自主作战的概念与展望
2018-01-18白天翔徐德王飞跃
白天翔 徐德 王飞跃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在可预见的将来发生大规模全面战争的概率较低.但也应该看到,冲突和局部战争却是一直存在的.例如,近年来规模较大的局部战争就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叙利亚战争、格鲁吉亚战争等,军事冲突在中东地区、乌克兰地区、叙利亚地区也一直持续不断.这些战争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规律:战争的主导者借助其卫星、无人机、情报人员、网络情报分析累积大量的情报优势,随后使用隐形战机、巡航导弹针对重点目标精确打击,通过先发制人的方式一举击溃对方的防御与指挥体系.在这些局部战争初期,交战双方实力相差悬殊,一方被动挨打,一方能够设计并主导战争的进程;一方人员、财产损失严重,一方几乎没有损失.从这些局部战争,不难发现网络化支持下的协同作战的战例,以及无人化侦查与作战的战例.这些战例是未来战争模式的开端,已受到各国军事部门的普遍重视.从这些战例可以预测,未来战争的模式将向着网络化、智能化、无人化的方向发展.
目前,各国对未来作战系统已展开广泛的研究.文献[1]认为,各国在未来作战系统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实时、全天候的综合超强作战集成网络,即未来作战系统的中枢网络;2)防御圈外进攻性作战系统;3)高超音速进攻性作战系统;4)隐形、全程使用作战系统;5)智能化机器人集群作战系统等.各国在具体制定计划时,不是对各种未来作战系统孤立研究,而是将几种未来作战系统方案进行有效集成,并根据不同的目的突出相应重点.文献[1]指出,在一个强大的作战系统中枢网络的支持下,空中实时打击、无人化作战将承担战争中的主要角色.
然而鉴于目前的国际安全形势,大规模全球战争的可能性较小,局部冲突与反恐斗争成为战争的主旋律.美国提出重回亚太之后,我国周边国家不断挑起争议,如何进行积极有效的国土防御成为中国军队建设的重中之重.因此,针对局部战争冲突防御作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局域网络化自主作战的概念,介绍了其基本能力并指出了发展所需的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局域网络化自主作战系统进行了展望,并指出基于ACP方法的平行防御作战系统或成为未来防御系统的发展方向.
1 相关研究
2016年,美国国防部办公厅发表针对自主作战系统的研究报告[2],围绕如何加速建设自主作战系统,如何加强引领自动化的发展方向,如何使用自动化技术拓展军事任务领域.文中还特别指出,建立自主作战体系会为军队带来多方面的价值,不仅是安全性、准确性、灵活性、机动性的提高,还能化不可能任务为可能.文中还提出,自动化系统也为在全球市场的商业化应用发展迅速,这反过来也加速了武器装备自主化建设的进程,成为建设军队自主化建设的难得机遇.
一定意义上,非对称作战理论和“零伤亡”目标促成美国大力发展无人作战系统[3].美国国防部已批准的美陆军“未来作战系统(Future Combat System,FCS)”武器发展和试验项目,投资数额高达150亿美元.美陆军“未来作战系统”的核心内容是高科技坦克、战术机器人以及网络化的指挥与控制系统.FCS还突出了战术机器人的作用,它们既包括无人机、遥控武装侦察车等“机器人间谍”也包括能够运载后勤物资的“机器袋鼠”,能够执行战斗任务的“机器人士兵”,还包括全天候自动传感系统、目标定位系统等[1].
据报道,波音公司和科学应用国际公司组成的小组曾演示了FCS的网络化和系统能力[4].演示的FCS如图1所示,它通过移动网络将士兵与多种武器、传感器以及信息系统连接起来,实现有人系统与无人系统的高度同步作战行动.演示的FCS包含战术无人值守地面传感器,以及FCS指挥控制车等.在演习中,战术无人值守地面传感器利用震动和声学感知能力,能够检测到敌人的行踪,并将信息发送到指挥控制车,在车内将信息与来自于士兵的情报进行融合.随后,指挥控制车将威胁和目标信息发送到联合作战中心,由中心将这些信息和来自于其他装备的信息同时发送到战机或战车,用于作战.
除了FCS进行的系统级研究,许多国家还投入大量精力,对可用于作战的自主化武器装备进行深入研究.无人机等无人武器装备引起了各军事大国,如美国、以色列、俄罗斯、中国等国家的强烈关注.例如,美国研制了多种类型的无人机,包括RQ-4A“全球鹰”无人机、“猎鹰”高超音速飞行器、“捕食者”无人机、RQ-7“影子”无人机、X-47-B无人隐身舰载机、RQ-8“火力侦察兵”无人直升机等,组成了高低速结合、覆盖侦查、打击、运输等多种任务的无人机战斗群;英国、法国、以色列、俄罗斯也都推出了各自的无人机,用于空中侦查、反雷达、隐身打击等方面.中国的“翼龙”无人机也处于国际先进水平[5−6].在地面无人作战方面,美国进行了大量研究,开展的研究项目包括:机器人合作技术联盟,坦克机动车辆与研发中心的车辆电子技术集成,海军的基本未爆炸弹药处理系统,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的越野机器人感知,陆军的未来战斗系统机器人项目等[7].例如,美军在Ripsaw无人坦克、波士顿动力公司的“大狗”和Atlas机器人等均引起了广泛关注.
近年来,美国国防部先进研究项目局(DARPA)举办了一系列比赛,力图推进自动自主控制技术在军用和民用中的研究与应用.DARPA相继举办2013年机器人挑战赛、2015无人车挑战赛、2015网络安全挑战赛,无疑显示了美国国防部对于无人自主项目的持续关注.近年来,DARPA资助的无人武器开发不断取得新进展.无人坦克方面,Ripsaw无人战车时速可达120km/h,并可适应恶劣条件下的全地形作战;无人机方面,酷似B-2战略轰炸机的X47-B无人战机已于2015年已完成航母起飞与阻拦着舰实验,标志无人机已具有配合远洋打击的能力,并即将改装为RAQ-25“黄貂鱼”无人舰载加油机服役海军[8];水面舰艇方面,无人反潜舰“海上猎手号”已于2016年开始已进入为期两年的测试阶段;水下舰艇方面,美国于2016年开始研发无人潜艇,并计划未来部署亚太.总之,美国的陆军、海军、空军、海军陆战队均在不断研发和部署自己的自主作战装备.
文献[9]指出,目前全球超过150种军用机器人已装备于60多个国家的军队.美国国会计划截至2040年,超过半数的美军将由军用机器人组成.甚至有学者提出机器人与军人比例达到10∶1的战略构想.显然,如果机器人工作在单机自主作业的方式下,各机器人之间独立行动,则很难形成强大的作战能力.因此,从无人作战的概念一经提出,有关研究就特别强调多机器人协同作战能力,强调机器人之间的网络化通信能力.为了将各台独立的机器人集成为一个整体,需要在多台不同的机器人之间、多个系统之间实现协调、协作.例如,文献[10]指出,无人机可能会与有人驾驶的战斗机混合编队,由无人机执行对编队最具威胁的目标的打击,由有人驾驶的战斗机执行精确打击任务.文献[11]指出,自“沙漠风暴”行动开始,美国国防部已正式采用网络中心战(Network-Centric Warfare,NCW).NCW的核心是通过网络把传感器系统、指挥控制系统和武器系统各种作战要素互相结合.从而把战场上的各军兵种的各种武器系统平台通过电脑网络集合在一个网络中心内指挥操作进行联合作战,以便极大地发挥战斗效率.文献[12]介绍了异构海空无人作战机器人的自主协调控制技术,并指出模块化是自主机器人任务重组和动态重规划的关键.文献[13]指出,空中与地面系统的集成,可大幅度提高战力.文献[14]认为,多无人机为完成协同作战,每台无人机既应该具有高度的自主程度,又能在不同作战阶段进行可变自主程度飞行,在适当的时候,也可进行人为干预.传感网络与网络通信有助于战场自主机器人的协同作战,反过来,自主作战机器人也可以用于维护传感网络和通信网络的稳定.文献[15]认为,使用自组织无人机集群作为通信媒介,有助于无线传感器搜集数据辅助决策.
综上所述,多机器人作战系统正向着网络化、集群化方向发展.此外,目前的多机器人作战系统以研究攻击为主,防御特别是局部防御[13−14]的研究较少.但对于局部战争和反恐防暴,局部防御自主作战值得研究.
2 局域网络化防御自主作战的概念
所谓局域网络化防御自主作战,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由多种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和机器人利用局域网络构成自主作战系统,实现阻止敌人进入特定区域的作战方式.
图2是局域网络化防御自主作战系统的构成示意图. 该系统由网络摄像机、压力传感器、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 fi cation)身份识别器、无人机、移动机器人战车、智能地雷、网络系统等构成.其中,雷达、网络摄像机、压力传感器、红外传感器、RFID身份识别器等构成传感网络系统;无人机、移动机器人战车、智能地雷等构成战斗系统.当然,战斗系统的各个装置上也装有相应的传感器,这些传感信息也纳入传感网络系统.指挥系统根据传感网络得到的敌情信息,指挥战斗系统进行防御作战.
局域网络化防御自主作战系统除具有对抗作战能力之外,还应该具有下述基本能力:
1)身份识别能力:能够辨别进入特定区域的人员和机器人属于敌军或者友军.对于友军,战斗系统不予以攻击;对于敌军,由战斗系统围而歼之.例如,经过身份识别,智能地雷只炸敌军,不炸友军.
2)情报搜集与分析能力:对于由传感网络获得的多种信息,能够进行分析和综合,从而得到敌情态势.能够根据当前的敌情状态,对不同的传感器赋予相应权重和优先级,以便更加准确、快速地搜集、分析、预报敌情动态.
3)决策与指挥能力:能够根据敌情态势,分析敌军的意图和作战模式,识别出敌军的佯攻和主攻等战术动作,选择合理的作战策略.
4)自组织能力:根据作战策略对各个战斗单元进行合适的配属,形成不同火力配置的战斗队,有效地打击来犯之敌,实现防御目标.
5)自学习能力:能够从训练和作战中进行学习,不断丰富战法,提高指挥和作战能力.
6)自诊断能力:能够对主要传感器和战斗单元进行自检,能够对系统进行故障自诊断.例如,可以利用移动机器人战车运动到特定传感器位置,以检测传感器的输出是否正常.
7)容错能力:系统应具有较强的容错能力,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在部分传感器、战斗单元出现故障时,系统应能够进行合理的调度,以保证战力最大化.在敌情分析有误时,系统一旦发现异常,应能够及时调整作战策略.指挥系统和通信网络应具有冗余,主要数据应具有备份,应能够实现指挥系统(包括计算机和作战数据)、通信网络的无缝切换.
8)抗干扰与适应能力:抗干扰能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在敌军实施电磁干扰时,系统应能正常工作;另一方面,当敌军采用假目标干扰时,应能及时识破.适应能力是指作战单元应能够适应气候变化、光照变化等,保持战力.例如,系统应在白天和夜晚均具有战力,在晴天、雨天、雪天等恶劣条件下也应能够作战.
9)战力保障功能:主要包括能源保障和弹药保障两个方面.系统应能够根据各个无人战斗单元(如无人机和移动机器人战车)的能耗和弹药消耗情况,对无人战斗单元补充能源和弹药.另外,系统应能够根据作战情况重新布防智能地雷.
10)环境维护能力:系统应能够对环境进行简单维护,以保证传感网络系统的有效性.例如,对影响视觉传感的植物进行适当的清除,对压力传感器上方的覆盖物进行清除等.
局域网络化防御自主作战系统,采用NCW结构,分为传感系统、战斗系统、指挥系统和网络系统,如图3所示.网络系统是自主作战的核心,也是实现网络智能的载体.系统设计运用“当地简单,远程复杂”的理念.所谓当地简单,就是设计尽可能简单的作战单元,如无人机、移动机器人战车、智能地雷等,单个单元的智能化程度可能很低,但系统中各个单元的可靠性很高.所谓远程复杂,就是利用网络在远端进行复杂计算,实现系统智能,并能够对当地单元的软件、算法等进行更新.这样,系统既能够可靠地工作,又可以灵活地调度,并能够表现出很高的群体智能特征.
3 关键问题与核心技术
局域网络化防御自主作战系统的关键问题,包括传感、指挥、调度、协调、网络、集成、持续作战等问题.为解决这些关键问题,需要在如下核心技术方面取得突破:
1)目标识别技术:目前的目标识别一般采用计算机视觉技术.采集场景图像后,经过图像预处理,利用特定的算法或规则对目标进行分割,然后通过特征匹配或模板匹配等方法对目标进行识别.在不同的条件下目标的图像具有较大差异,增加了目标识别的难度.例如,光照条件的变化会使目标图像表现出不同特性,同一个目标在晴天和夜晚的图像会有很大的差异;目标姿态的变化也会使目标的图像具有很大的不同,目标被遮挡后其图像的特征会有较大差异.由于上述因素的影响,目前的目标分割和目标识别还很难适应野外全天候环境,识别的正确率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跟踪技术:一般而言,作战的对象不会是静态的单目标,而是动态的多目标.因此,需要对多个活动目标进行动态跟踪.由于目标可能是分散开的,所以存在这样的可能性:一台摄像机能够捕捉到若干个不同的目标,不同的摄像机能够捕捉到共同的目标,而这些目标只是所有目标的一部分,需要多台摄像机才能得到全部目标的信息.这样,需要对多台摄像机的信息进行融合,需要对各个目标的运动进行预测,而且需要对多台摄像机进行协调控制,才能对多个动态目标进行跟踪.
3)定位技术:包括无人机和移动机器人战车的自定位技术,以及对目标的定位技术.无人机在空中的自定位,可采用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定位.但对于移动机器人战车,因受建筑物、山体的遮挡容易造成GPS定位失效,仅依靠GPS定位是不够的.因此,移动机器人战车常采用GPS定位与里程计定位、路标定位等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信息融合实现自定位.对于敌军目标,上述定位方法均不适用,只能利用激光测距、超声定位、视觉定位等方法对其定位.在定位技术中,定位算法的实时性和精确性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4)导航技术:导航对于无人机和移动机器人战车至关重要.无人机和移动机器人战车本身的运动可以采用GPS、陀螺等进行导航.移动机器人战车在追踪和攻击敌军目标时,可以采用针对敌军目标的导航技术,如视觉导航等.
5)网络技术:网络是自主作战系统的核心.网络冗余与可靠性、网络拓扑结构、网络组态技术、网关以及节点技术等都是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重要技术.
6)自诊断技术:包括单机自检、单机故障自诊断,以及系统自检、系统故障自诊断等.单机自检和单机故障自诊断,分别在各个战斗单元(如无人机、移动机器人战车等)上进行.而系统自检和系统故障自诊断在整个系统中执行,每个战斗单元仅作为系统的一个部件对待.通过自检可以判定各个战斗单元以及系统能否正常工作,通过自诊断能够预测各个战斗单元以及系统的故障.对系统进行自检和自诊断,以确保系统能够保持战力.
7)自主机器人技术:包括无人机和移动机器人战车的自主运动和自动作业技术,例如自主避障、追击敌军目标、自动布雷等.
8)自动武器技术:研究能够通过电气控制而自动攻击敌军目标的武器,自动枪、炮、火箭弹、智能地雷等.
9)智能技术:分布于传感系统、指挥系统、战斗系统和网络系统,主要以网络智能的形式存在,是自主作战系统拟人化的核心.例如指挥系统的决策与指挥、调度、自学习、自组织等,都是智能技术中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
10)信息融合技术:对于来自不同传感器的信息,通过融合去伪存真,得到更加准确的信息.信息融合可用于导航、定位、目标跟踪、故障诊断和敌情分析等,是提高结果准确性的重要手段.目前,信息融合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精度和融合效率之间的矛盾.如何在提高精度的同时提高效率,仍需要深入研究.
11)多机器人协调技术:多机器人协调技术是机器人协同作战的基础.通过多机器人协调与协作,可以进行任务分工,并可构成一定的战术队形,以提高战力.
12)通信技术:主要研究通信协议与标准,保证网络通信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13)组态技术:根据敌情、系统状态等,通过系统重组,组成不同的战斗队.组态的灵活性、方便性和可靠性是组态技术的研究重点.
14)能源技术:能源是战力的重要保障,重量轻、容量大的能源单元是系统能源技术研究的重点.此外,传感系统和战斗系统的能源补充也是能源技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4 讨论
局域网络化防御自主作战系统可以用于多种类型的战斗,如阻击战、防御战、城市战等等.用于阻击战时,可将自主作战系统布防于阻击区域,前面布置智能地雷,后面布置机器人战车,空中布置无人机,形成地空立体防线,如图4(a)所示.用于防御战时,可在防御目标周围布防,外围布置智能地雷,中间区域以移动机器人战车巡逻,并在内线辅以智能自动武器(如自动火炮、自动枪等),在防御目标上方布置无人机,构成以地面防御为主空中防御为辅的防御体系,如图4(b)所示.用于阻击战和防御战时,可布置压力传感器、红外传感器、超声传感器、视觉传感器、RFID等,构成无线传感网络.用于城市战时,可由无人机、移动机器人战车和智能自动武器构成战斗系统,如图4(c)所示.用于城市战时,由无人机、各个路口和主要建筑物的摄像机构成视觉传感网络.
在反恐防暴方面,局域网络化防御自主作战系统具有独特的优势.它能够24h不间断地守卫重点目标区域,能够有效地保卫重点目标不受攻击.
此外,未来的作战,在一定程度上是交战双方的技术对抗.这些技术主要包括网络技术、机器人技术、智能技术等.在这些技术上占有优势的一方,在未来的局部冲突中将成为拥有主导权的一方.
5 平行防御概念与展望
局域网络化防御自主作战系统将一定空间范围内,多种传感器和机器人集结成为一个整体,利用局域网络化相联系,形成从情报搜集到决策指挥到精确打击一体化的防御系统.但这就是未来防御系统的最终形态吗?本文认为,未来的防御系统应是面向社会物理网络空间(CPSS)的平行防御系统.
文献[16]指出,人类发展经历了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网络化之后,正在进入一个虚实互动的平行化智能新时代.防御系统的发展路线也必将如此.随着未来参战各方都将装备一定程度的局域网络化作战系统,未来战争将由机械化、电气化逐渐达到信息化、网络化的状态,这也为防御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战争中的进攻方将会使用更加先进的战略战术装备甚至指挥系统,具有更快的打击速度、更高的打击精度、更强的破坏力.这要求未来防御系统具有更快的响应速度、更强的抗打击能力、更有针对性的布置与指挥.也就是将防御作战面临的不确定性(Uncertainty)、多样性(Diversity)、复杂性(Complexity)通过系统化的科学与工程解决方案转变为灵捷(Agility)、聚焦(Focus)、收敛(Convergence)等性能.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政治是人与人之间的活动.因而尽管自主作战装备以越来越大的比例编入部队,战争也永远不可能脱离人类而存在.人的参与,使战争成为一个本质上的复杂性科学与工程问题[16].对于涉及人的复杂系统,特别是战争,不可能满足科学上“可实验”、“可重复实验结果”这两个最基本要求.因此,只能退而求其次,用“计算实验”代替真实实验,以满足控制系统的可观、可控性要求,实现对战争的闭环控制.这正是王飞跃[17]提出的,使用ACP方法(人工系统+计算实验+平行执行)和相应的平行系统技术解决军事问题的思路.引入网络空间及其虚拟资源,将防御系统从网络物理空间(CPS)推向网络物理社会空间(CPSS),通过虚实互动的平行思维,建立平行的防御作战体系,解决防御作战面临的从UDC向AFC转化的问题.图5所示即为平行防御系统的基本框架.
文献[18]将基于ACP方法的平行军事体系定义为“利用世纪军事组织及系统和相应人工军事组织及系统的组合,通过实际与人工虚实互动的执行方式来完成特定军事任务及目标的一种组织行动方法”,平行防御系统是平行系统在军事组织系统,特别是针对防御系统的直接应用.利用实际防御系统,包括防卫部队、自动化与非自动化战术装备、指挥系统,和相应的人工防御组织及代理系统,通过实际系统与人工系统的虚实互动执行方式来完成防御任务.其特色是通过数据驱动建立人工系统,通过计算实验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估,利用虚实互动实现实时反馈.通过实际系统、人工系统的相互作用,实现对实际防御作战指挥的管理与控制、对相关战术决策进行实验与评估、对作战部队进行系统性学习与培训.综合来说,平行防御系统是一种利用从定性到定量的知识转化,面向网络化、大数据、知识自动化,以深度计算[19]为主要手段的管理与控制复杂防御作战的方法.
构建平行防御系统,可分为3个步骤.第1步,针对防御任务建模人工系统.所建人工系统应具备真实度高、便于调整、计算迅速、三维可视化等性质.第2步,在人工系统利用计算实验对复杂军事现象进行分析和评估.计算实验需要分析验证指挥策略是否可行、如何调整,并需要评估实验数据中涌现出来的其他军事问题和外交问题.第3步,将实际防御部队、自主武器通过实际与人工系统之间的虚实互动,以平行执行的方式指挥防御作战,确保可行、有效、经济的防御策略得以执行.
人工系统可视为传统数学或解析建模的扩展,是广义的知识模型,是落实灵捷性(Agility)的基础[20].对应于防御任务,所建人工系统应包含士兵、军官、自主武器的人工代理模型,还应包含地形、非自主武器、传感系统、网络系统、弹药补给等组成战场环境的人工模型.不仅包含本方部队,还应包含敌军部队.用于分析战斗效果的数学模型,应通过实弹演习试验结果数据,配合计算实验生成的大量数据共同驱动,不断优化迭代,收敛到与实际系统关键特征具有一致性[20].此外,人工系统应方便拓展其他功能模块,例如为了评估战争的政治影响力,人工系统中可包含分析政治外交影响的社会舆情模型.
计算实验是仿真模拟的升华,是分析、预测和选择复杂决策的途径,也是确保复杂情况下正确聚焦(Focus)的手段[21].平行防御中的计算实验主要用于在人工系统中动态演化战场变化,对战术决策跟踪分析,对多策略统计评估,对单方案优化分析,对多方案对比分析[22−23],科学完善的计算实验设计是正确聚焦的保证,应围绕可行性、有效性、可优化性3个方面展开.可行性分析指对推演过程中涌现出的新问题进行分析,检测其是否会阻碍指挥策略的落实;有效性指计算时对方案实施风险评估,确保方案可执行、可收敛;可优化性指在实验过程中可以通过学习调整参数以达到最优作战效果.
平行执行是自适应控制和其他管理思想的推广,构成大闭环反馈控制机制,确保执行结果收敛(Convergence).平行防御体系中的平行执行,是指实际作战受人工系统中的计算实验结果指导,并反过来将实时作战动作和实际结果反馈给人工系统进行迭代的过程.整个平行防御系统呈现闭环模式,确保防御作战达到目标效果,并优化执行过程.平行执行过程中的数据传感是实现闭环反馈的关键,因而必须在实际战场传感网络的基础上,加入虚拟传感器捕捉人工系统中的人工信号,以及网络空间的社会信号,才能使整个系统工作于整个CPSS空间.
图6所示为平行防御系统的工作流程.平行防御系统不仅在反应速度、执行精度、作战效果等性能指标上超越了局域网络化防御自主作战系统,而且在功能上也有所延拓.例如,平行防御系统可与政治外交相结合,将战争可能取得的政治影响呈现在外交官面前,占据外交主动权;平行防御系统可体现军民融合,在平行系统的框架内统一军用与民用设施,优化资源配置,丰富民用技术,减轻军队财政负担;平行防御系统可以料敌先机,由情报推演出敌军可能的进攻部署,提前部署最优指控方案,将防御作战从被动应对扭转为主动迎战[24];平行防御系统可以有效训练战斗部队,节约军事演习成本,定量分析军事演习效果.
简而言之,从局域网络化防御自主作战系统到平行防御系统,概念上从网络化升级为虚实互动的平行化;指挥模式上从开环走向闭环;作战模式上从被动应激扭转为主动对抗;外交影响上从受外交约束转变为指导外交行为;资源配置上从多多益善约减为经济最优化.
战争起源于陆地,最初只有陆战;后来人类有了船,战争便走向海陆;等到飞机的加入,战争走向了海陆空三维一体化.现在,网络攻防战每天都在上演.随着社交网络的发达,通过社交传播的心理战、政治战逐渐影响地球的每个角落.传统战争模式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未来战争很可能不再是硝烟弥漫的物质暴力,而逐渐转变为网络上、虚拟空间中的斗争与博弈.因此,必须深刻研究、大胆创新,利用开源情报、知识自动化、深度计算和ACP平行方法建立起工作与CPSS空间的平行防御体系,让我国国土防御坚若磐石,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保驾护航.
6 后记
本文的写作始于2004年,源于王飞跃研究员为“平行军事工程”项目所拟的一个子课题框架,后由徐德研究员于2005年完成初稿,呈交相关单位.2016年,论文初稿由博士生白天翔重新整理,补充材料,改写第一和第二节,并加入第六节,最终完成本文.显然,面对今日的智能技术,文中许多想法已非创新,但是多年前,许多人认为这些想法在技术上是难以实施的.发布本文,不但有回顾的意义,更希望有新的讨论和进一步的研究.
1 综述:未来作战系统发展的一些方向,2007.[EB/OL].(2003-11-11)[2016-12-20].http://www.people.com.cn/GB/junshi/1078/2166721.html.
2 DAVID R A,NIELSEN P.Defense science board summer study on autonomy[R].Washington United States:Defense Science Board,2016.
3 李文盛.评析美军无人作战系统的发展 [J].现代军事,2000,24(12):21−23.
4 EAGLEN M M,HORN O L.Future combat systems:a congressional guide to army modernization[J].The Heritage Foundation,2007(291):1-10.
5 金红.这些公司制造着世界上最顶尖的军用无人机 [EB/OL].(2015-09-09)[2016-12-20].http://www.leiphone.com/news/201509/GQAjSoiFANsrAmfj.html.
6 陈杰.全球十大顶尖军用无人机 [EB/OL].(2014-09-18)[2016-12-20]. 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14-09/18/c-1269985 02.htm.
7 综述:智能无人化机器作战系统 [EB/OL].(2003-12-04)[2016-12-20].http://www.people.com.cn/GB/junshi/1078/2228379.html.
8 沈林成,朱华勇,牛轶峰.从X-47B看美国无人作战飞机发展[J].国防科技,2013,34(5):218−36.
9 李大光.军用无人化装备使用—-冲击现代战争伦理[J].中国经贸导刊,2015,34(19):75−76.
10 STEINBERG M.Intelligent autonomy for unmanned naval systems[C]//Defense and Security Symposium.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Optics and Photonics,2006:623013-623013-12.
11 王重秋,李锋,张靖.无人作战飞机系统综述[J].光电与控制,2004,11(4):41−45.
12 MADDUX G A,BOSCO C D,LAWRENCE J D.Integration of unmanned systems for tactical operations within hostile environments[C]//Defense and Security Symposium.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Optics and Photonics,2006:62300W-62300W-7.
13 MYERS M K.Ca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be best integrated into homeland security?[R].Naval War Coll Newport RI Joint Military Operations Dept,2005.
14 叶媛媛,薛宏涛,沈林成.基于多智能体的无人作战防御系统不完全全局规划[J].系统仿真学报,2001,13(4):411−413,425.
15 ORFANUS D,ELIASSEN F,FREITAS E P D.Selforganizing relay network supporting remotely deployed sensor nodes in military operations[C]//Ultra Modern Telecommunications and Control Systems and Workshops(ICUMT),2014 6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IEEE,2014:326-333.
16 王飞跃.情报5.0:平行时代的平行情报体系 [J].情报学报,2015(6):563−574.
17 王飞跃.指控5.0:平行时代的智能指挥与控制体系[J].指挥与控制学报,2015,1(1):107−120.
18 王飞跃.国防装备与系统的未来变革:从3D打印到平行军事体系[J].国防科技,2013,34(3):2−9.
19 王飞跃.复杂性与智能化:从 Church-Turning Thesis到 AlphaGo Thesis及其展望(1)[J].指挥与控制学报,2016,2(1):1−4.
20 王飞跃,刘德荣,熊刚,等.复杂系统的平行控制理论及应用[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12,9(3):15−17.
21 王飞跃.面向赛博空间的战争组织与行动:关于平行军事体系的讨论[J].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2012,26(3):5−10.
22 杨雪榕,范丽,王兆魁.武器装备体系平行试验概念与方法的讨论[C]//2013中国指挥控制大会论文集,2013:883−887.
23 邱晓刚,张志雄.通过计算透视战争――平行军事体系[J].国防科技,2013,34(3):13−17.
24 王飞跃.“阿法狗”胜出:预示大数据真正成为军事武器[N].中国国防报,2016−0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