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陕西省外贸发展问题研究
——基于出口贸易结构的视角
2018-01-18刘子琪
刘子琪
一、陕西省出口贸易发展现状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全新主张和“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为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明了方向。在此背景之下,研究陕西的对外贸易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近年来,陕西省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出口商品总量不断增加,结构也不断优化。纵观陕西省出口贸易的发展现状,其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陕西省出口贸易的总量变化
总体上看陕西省出口贸易总量稳步增长。其趋势图可由表1反映出来,具体分析如下。
表1 陕西省历年进出口总额
其一,从区域上看:陕西省地处内陆省份,在资源禀赋上并无外贸优势。但是随着对外开放政策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国际贸易不断发展壮大,陕西省的进出口规模日益扩大,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越来越明显。
其二,从规模上看:2016年,陕西省全年外贸进出口总值1 974.80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4.2%。规模再创新高。外贸进出口质量也在同步提高。
其三,从增长速度上看:2007—2016年,陕西省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长了3.62倍,年平均增长率达到36.2%;2016年,陕西省进出口商品总额增长到了1 044.61亿元。
其四,其中,截止到2017年上半年,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总值133.16亿元,增长13.8%,其中出口总值103.39亿元,增长15.63%,进口总值29.77亿元,增长7.87%。国家战略和政策利好效应越来越明显。
(二)陕西省出口贸易的方式变化
出口贸易方式分为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和其他三种类型。陕西省三种贸易方式出口额所占比重变化不明显。三种贸易方式中一般贸易占主导地位。一般贸易出口额在2011—2012年所占份额在61%—63%之间;加工贸易出口额所占比重在38%—36%之间。其他贸易方式出口额所占比重较小,并且有下降趋势,如,2011到2012年间下降了33%。具体情况见表2。
(三)陕西省出口贸易的结构变化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推进,陕西省国际贸易规模越来越大,产业结构也随之优化升级。陕西省的陕西科教优势明显,科教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民办高校众多,职业教育突破发展,有力地支撑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了国家建设。资源丰富,陕西已探明矿产资源储藏潜在总价值超过42万亿元,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居全国之首;不仅资源储量可观,且品级、质量较好,在国内市场具有明显的优势。陕西区域经济发展特色明显,各地优势产业错位发展,互相补充,互相呼应,使陕西外贸的格局越来越大。关中地区围绕航空航天、汽车制造、数控机床、能源装备、输变电设备、通信电子设备生产,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基地;陕北地区全力推动“以化补油”,新能源利用取得新的进展;陕南地区加快建设原料药种植加工基地和新材料基地,在发展循环经济上成果丰硕。截至目前,陕南三市循环产业核心区和县域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日趋完善,以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等为代表的现代循环产业体系初步形成,陕南水源区发展增速连续多年高于全省平均增速,成为陕西外向型经济版图中的“一匹黑马”。
巴拉萨的阶段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一国在经济发展初期的比较优势是建立在丰富的自然禀赋(如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基础之上的,然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比较优势就会由自然资源上升到技术、资金、管理、营销网络等后天禀赋上,所以外贸出口产品也会朝着资本和技术密型产品转化。从近年来陕西外贸结构来看,产品的比较优势正在由自然资源密集和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过渡。
(四)陕西省外向型企业构成
外向型企业一般是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和其他三种类型。几年来陕西外贸企业的市场表现出现了明显变化。首先,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股份制公司的进出口份额不断增加,国有企业的份额则相对下降。目前,国有企业的外贸出口额所占比重由2009年的70.04%下降至2016年时的38.83%,国企一支独大的局面不复存在。与此同时,其他类型的企业出口所占份额明显上升,由2009年时的5.31%上升到2016年时的41.04%,在国际市场上彰显了较强实力。
(五)陕西省出口目的国的结构变化
目前,陕西省主要的贸易伙伴是台湾地区、美国、韩国和中国香港,出口额占到进出口总额的50%左右。过于集中的出口目的国,无疑给陕西外贸带来了诸多不确定因素。为了化解出口市场过于集中所带来的各种贸易风险,陕西省正在积极实行多元化出口战略,开拓更加广阔的国际市场。经过几年的努力,陕西省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外贸和经济合作越来越频繁。2017年上半年,“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总值133.16亿元,增长13.8%,其中出口总值103.39亿元,增长15.63%,进口总值29.77亿元,增长7.87%。除此之外,和亚非拉各国的贸易均有大幅提升。如今,以“一带一路”为依托,辐射世界各国陕西“大外贸”格局已经初见成效。
表2 各种分组的进出口贸易
二、陕西省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
(一)外贸体量较小
尽管陕西的外贸成绩斐然,但与全国其他省市相比,依然有很大的差距。2015年,陕西省进出口总额298.8亿美元,全国排列十八。同期,广东的对外贸易总额为11 658.6亿美元,是陕西的39倍。
(二)对外贸易产品结构不合理
对外贸易的迅速增长,还是主要依靠能源和要素投入为主的粗放式增长来实现的。因此,外贸企业的竞争力还不强,陕西外贸的品牌还没有树立起来。以2014年陕西出口商品为例,机电产品总值为1304.7亿元,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77.5%;纺织服装总值为30.56亿元,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1.82%;矿产品总值为75.23亿元,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4.47%;农产品总值为42.48亿元,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2.53%;其他类商品为230.53亿元,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13.7%。
(三)出口目的国过于集中
从主要出口国来看,陕西的最大贸易伙伴分别是台湾地区、欧盟、日本和美国。亚洲、北美、欧盟三个地区的贸易额占陕西省进出口贸易总额的85.36%。外贸结构的较为单一狭窄,存在着很高的经济风险和政治风险。区域的动荡,将会对陕西省的对外贸易产生重大的影响。
(四)外贸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均衡现象
外贸的发展水平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密切相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外贸规模和结构就越大,越合理。陕西省区域发展水平不同,产业结构也不尽相同,于是区域外贸发展不均衡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从2017年上半年的数据来看,西安地区进出口总值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93.79%。陕南三市和西安、咸阳、杨凌均实现26%以上的增长率。延安、榆林市外贸增速较大,分别达到103.78%和234.1%。但其他地市相对较为低迷。
(五)出口贸易环境不完善
对外贸易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产物,其快速增长离不开良好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物质条件、人力资源和科教等因素为外贸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和条件。尽管陕西省有着丰富的煤炭等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的劳动力和在国内较为先进的科教发展水平,而且以能源和原材料为主的重工业基础在全国占有相对优势地位,但是陕西省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特别是物流、咨询、金融等现代服务业不够发达,不能满足出口企业发展的需求,现代物流业的发达与否是影响外商投资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软件环境中,陕西省各级外贸部门包括县级外贸部门中,能够懂经济、会管理、外语熟练的外贸人才较少。国际化经营管理人员更是匮乏,不能满足“一带一路”发展的需求。
三、关于陕西省对外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目前,国家的“一带一路”战略对陕西的经商环境和外贸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陕西必须抓住机遇,顺势而为,大力发展外贸特别要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的经济交往,为陕西的发展和中国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转变观念,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在“一带一路”战略和“四个全面”的指导思想的机遇下,不能安于现状,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紧紧抓住机遇,为陕西长远发展积累创造能量。要具有国际化的思维和视野,发展陕西“大外贸”,加大人员和其他生产要素的流动力度,拓展对外经济往来的新方法,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尽快提升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人员交往。
(二)优化外贸结构,提高企业竞争力
近年来陕西省企业出口规模逐步扩大,但是出口商品结构相对单一,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比重偏大,能源和原材料工业比重大,对外贸易产品的创新意识不足、品牌意识不足。下一步应该积极引导企业研发和自主创新,推出市场适销对路的新产品、新工艺。积极培育出口产品的品牌战略,让陕西的优势产业、优势产品联合进人国际市场,打造“陕西外贸”的大品牌。以经济开发区、创新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园、高校创新基地等为依托,不断推广普及新技术、拓宽产业链,发挥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培育出口商品基地,提高外向型企业竞争力。
(三)制定外贸优惠政策,开拓国际市场
陕西应该按照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2003年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和《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和优势项目目录》等目录,制定符合陕西省经济情况的优惠政策,并建立符合本省特色的扩大外贸发展的吸引外资方式,设立外商投资企业的补贴政策,进一步与国际接轨。此外,还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让全省的国企由能源型、资源型向技术型、革新型企业转变,重新发挥国企在外贸中引领作用。
(四)完善外贸体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陕西省进出口的主力主要是省会城市西安及周边地区,很多市、县进出口贸易的规模不大、信息交流不畅,阻碍了这些地区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要实现陕西省外贸的可持续、协调发展。一要继续保持西安等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在对外贸易中的带动作用;二要制定政策,鼓励其他地市、县发展对外贸易,推动县域对外贸易的发展和开放型经济的形成。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是我国及陕西省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途径。建立完善信用商业体系,经济发展外贸咨询、中介和服务机构。
(五)改变出口贸易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外资企业和对外贸易相互联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要发展好陕西省的对外贸易,就要发挥外商投资企业的作用。良好的投资环境能为企业降低产品成本,吸引外商的投资。所以陕西省要进一步优化招商引资环境、发展对外贸易。要完善基础设施、投资环境等硬环境要素。在交通、能源、水利等设施上为外商投资创造便利的条件。另一方面,凭借陕西省优良的科教软环境,吸引更多的外企特别是跨国公司到陕西省投资、建立研发中心。同时,推进政府行政体制改革,依法行政,依规办事,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建立良好营商环境。
[1] 汪素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相互影响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4(1):51-60.
[2] 金哲松.中国贸易结构与生产结构偏离的原因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3(3):38-41.
[3] 樊 纲,关志雄.国际贸易结构分析:贸易品的技术分布[J].经济研究,2006(8):70-80.
[4]王 珂.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升级与贸易条件恶化的相对性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07(4):67-168.
[5] 朱启荣.中国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1(12):65-70.
[6] 聂元贞,孟燕红.中国西部地区贸易模式转型与产业结构升级——以甘肃省为例[J].财贸经济,2006(8):14-17.
[7]高 然.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出口贸易结构调整[J].消费导刊,2009(10):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