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牙龈生物型对上前牙全瓷冠美学修复效果的影响

2018-01-17沈涛徐建平周道生

中国美容医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影响因素

沈涛 徐建平 周道生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不同牙龈生物型对上前牙全瓷冠美学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笔者医院2015年1月-2017年8月就诊的180例前牙患者分为厚牙龈型组和薄牙龈型组,对两组缺少或缺失采用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分析患者修复后的综合满意程度,觀察氧化锆全瓷冠对上前牙全瓷冠美学修复的效果。结果:厚牙龈型在修复1~2年内牙龈指数呈升高状薄牙龈组在修复1年后各项指标与修复前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厚牙龈组修复1年后牙龈指数与修复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薄牙龈组修复2年后的牙龈退缩指数和修复前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厚牙龈组修复2年后的牙龈边缘退缩与修复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对其龈边缘颜色满意程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不同牙龈生物型对上前牙全瓷冠美学修复效果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牙龈生物进行分析,以制定良好的美学修复效果,更好地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牙龈生物型;上前牙;全瓷冠美学;修复效果;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78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8)11-0082-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gingival biotypes on the aesthetic restoration of anterior all-ceramic crowns.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5 to August 2017,180 patients with anterior teeth were divided into thick gingival type group and thin gingival type group. Effect of zirconia all-ceramic crowns on aesthetic restoration of upper anterior all-ceramic crowns. Results The gingival index of thick gingival type was increased in one or two years after restoration.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index of thick gingival type and that of pre-repair group after 1 year.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but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gingival index between the thick gingiva group and the former group after 1 year (P<0.05). The gingival retraction index of the thin gingiva group after 2 years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pre-repair group (P<0.05), while that of the thick gingiv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or 2 year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retraction of the gingival edge and that before repair (P>0.05), and the degree of satisfaction with the color of the gingival margin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Conclusion Different gingival biotyPes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the aesthetic restoration effect of the anterior all ceramic crowns, so it is necessary to analyze the different types of gingival organisms in order to formulate a good aesthetic restoration effect and improve the patients' satisfaction better.

Key words: gingival biotype;anterior teeth;all-ceramic crowns aesthetics;restorative effects;influencing factor

牙龈生物型又称牙周生物型或牙龈表型。常见的分为厚龈型和薄龈型,不同的组织学特征构成了不同的牙龈形态,也就会有不同的生物学行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于美学产生了较高的要求,口腔的成功治疗不仅停留在伤口愈合功能,还在于美学修复的能力,因此牙龈生物型是作为是否影响美学修复的主要因素之一。牙龈生物型是牙周软组织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概念,是作为在口腔治疗预后过程中的一个关键考虑因素。随着牙龈生物型的研究深入,在美学牙龈中,影响美学修复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最直接的因素就是牙龈边缘的稳定性[1],又由于在牙龈生物型和全瓷冠美学效果的相关研究较少[2-3]。 因此,本文旨在研究分析前牙采用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后,薄牙龈型和厚牙龈型的相关变化,针对厚牙龈型及薄牙龈型这两种不同的牙龈类型对上前牙美学修复效果之间的影响,对比两组患者对龈边缘颜色满意度及牙龈指数,行进一步研究探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5年1月-2017年8月笔者医院口腔科收治的采用氧化锆全瓷冠修复上前牙的1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牙周刺针法分为薄牙龈型(90例)和厚牙龈型(90例),分型依据为:牙周深刺可以透过牙龈看到入龈沟内轮廓,则为薄牙龈型;后牙龈型透过牙龈不能看清牙周深刺探入龈沟内的轮廓,则为厚牙龈型。薄牙龈型组:患者90例,男48例,女42例,年龄20~37岁,平均(31.26±5.31)岁;厚牙龈型组:患者90例,男46例,女44例,年龄21~39岁,平均(32.27±5.54)岁。两组患者临床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两组患者在修复前均接受了口腔知识教育并按照正确方法清洁牙齿,且都是上前牙,采取单牙冠修复,修复前牙周组织非常健康,精神状况均良好,无牙髓炎及根管治疗史,牙齿也无松动情况。修复牙齿具体方法如下:术前比色,牙体按全瓷冠制备要求进行制备,采用90°的浅凹型肩台,宽度为1.0mm,边缘位于龈下0.5mm,排龈后硅橡胶二步法取模并送广东定远加工厂制作泽康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后,1~2年内提醒患者复诊,注意口腔卫生,进行随访跟踪1~2年,记录患者对牙龈边缘颜色满意情况、医生及患者的综合满意度及不同牙龈生物型对上前牙全瓷冠美学修复的效果。

1.3 评价指标及判定标准:比较不同牙龈生物型对上前牙全瓷冠美学修复的效果及影响,分析厚牙龈组和薄牙龈组的牙龈指数,对比厚牙龈组和薄牙龈组退缩牙龈指数,观察研究厚牙龈组和薄牙龈组龈边缘颜色满意度。其中,全瓷冠美学修复效果的评价采用牙龈指数评分法。牙龈指数计分范围为0~3分。计分标准:0分:牙龈健康;1分:牙龈具有轻度的炎症;2分:牙龈具有中等炎症;3分:牙龈出现严重炎症。牙龈边缘颜色满意度(GMCS)的评分:3分:表示非常满意,颜色匹配,与周围牙齿颜色一致;2分:比较满意,颜色与周围牙齿颜色匹配;1分:表示还好,颜色匹配度一般,具有轻微染色,与周围牙齿颜色基本協调;0分:表示不满意,颜色不匹配,与周围牙齿颜色极不协调对应。

1.4 统计学方法: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均采取SPSS22.0统计软件展开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x?±s)表示,牙龈指数、龈边缘颜色满意度、牙龈边缘退缩的组间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事后组间差异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性别组间差异比较采用独立样本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牙龈指数、龈边缘颜色满意度、牙龈边缘退缩水平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球形检验(Mauchly's Test of Sphericity)结果显示P<0.05,不符合Huynh-Feldt条件。经重复测量数据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以时间因素以及时间因素和分组的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修复后,组内不同时间比较结果显示,厚牙龈组患者牙龈指数及牙龈边缘退缩显著高于修复前(P<0.05),龈边缘颜色满意度较修改前显著降低(P<0.05)。薄牙龈组患者牙龈指数及牙龈边缘退缩显著高于修复前(P<0.05),修复后1年龈边缘颜色满意度较修复前显著降低(P<0.05),修复2年后,较修复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修复前,组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组间比较结果显示,修复后厚牙龈组牙龈指数及牙龈边缘退缩显著高于薄牙龈组(P<0.05),龈边缘颜色满意度显著低于薄牙龈组(P<0.05),见表3。

3 讨论

牙龈生物型鲜有在其他文献中报道[4-5],只是多出现于种植文献中,对牙龈美学,尤其是前牙美学区域的影响原因还需要深入研究[5-6]。口腔修复全瓷材料强度的提高与口腔医学的进步是分不开的,在临床上的运用也较为广泛[7-8],二氧化锆全瓷冠具有多种优点,它是一种经过高温烧结而成的修复材料[9-10],既美观又好用,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也具备半透明的性质,其导热性比较低,所以氧化锆全瓷冠是非常适用于前牙美学修复的材料[11-12]。也有很多研究人员证实了二氧化锆的美学修复具有很好的效果,虽然二氧化锆的优点良多,在美学修复效果上成绩优异,但不可忽略的是其副作用,观察研究中发现采用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后会出现牙龈发炎、退缩等一系列并发症,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美学效果。因为相关文献对这一问题的研究非常少,所以本文通过实验研究探讨不同牙龈生物型对上前牙全瓷冠美学修复效果的影响,比较不同的牙龈类型修复前后的效果,为提高患者和医生的美学修复综合满意度提供具体方法。有研究者提出了牙龈生物型的概念,并把牙龈生物型按照厚薄程度分为了厚龈型和薄龈型。范盛梓等[7]也对男性上前牙进行研究,得出了厚龈型和薄龈型不同的特点,厚龈型的游离龈较厚,薄龈型的游离龈较薄;厚龈型角化龈较宽,薄龈型的角化龈较窄;厚龈型的软组织厚实且密,薄龈型的软组织较稀疏;厚龈型的龈乳头长,薄龈型的龈乳头[13-14];牙龈边缘的稳定性与牙龈的厚度密切相关,以至于美学效果会受到影响。虽然厚龈型的美学修复有较高的成功率[15-16],因为牙龈纤维较密,可阻抗多种刺激,但却由于龈沟深,则易患牙龈炎,薄龈型牙龈的纤维较为稀疏,容易使牙龈遭受轻微刺激而退缩,美学修复风险也随之升高,但其优点是便于清洁[17-18]。这和本文实验研究的结果是一样的,即修复1~2年后牙龈指数结果和修复后2年牙龈边缘退缩值相一致。表示了实验中的厚牙龈组的牙龈退缩几率小,但易引发牙龈炎症。薄牙龈组的牙龈指数良好,但牙龈退缩几率极高,说明具有较高的美学修复风险。已经有相关研究证实了不同的牙龈生物类型会导致其牙龈退缩的程度不一,这是因为牙龈乳头体积的不同。根据本文研究结果得出,厚牙龈型在修复1~2年内牙龈指数呈升高状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薄牙龈型则修复后1年和修复前比较无显著差别。观察龈边缘颜色满意程度得出,修复后的1~2年两组均无差异,这可能与龈下边缘的设计等因素密切相关,虽然修复2年后厚牙龈组的牙龈指数低于薄龈型组,但患者对其牙龈边缘的颜色还是非常满意的。说明了全瓷冠是较为合理的修复体。

综上所述,不同牙龈生物型会对上前牙的全瓷冠美学修复产生影响,不同的牙龈生物型所产生的美学效果是不同的,因此,进行美学修复时应该根据不同的牙龈生物类型加以分析,从而达到最佳的修复美学效果,以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值得深入研究后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加以分析运用。

[参考文献]

[1]谷克晓,刘党利,Kexiao GU,等.牙龈生物型对上前牙全瓷冠美学修复效果的影响[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7,33(2):268-270.

[2]邓剑兰,樊勤,方赵平,等.氧化锆全瓷冠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及其相关影响因素[J].西部医学,2014,26(11):1520-1522.

[3]朱妍菲,谢玉峰.牙龈生物型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J].口腔医学研究,2015, 31(9):945-948.

[4]李静,贺维.粘固前排龈线排龈在前牙全瓷冠美学修复中应用效果的观察[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4,30(4):241-242.

[5]段子文,马玉,王冰杰,等. 牙周生物型对前牙区同期行GBR的种植修复美学效果的影响[J].口腔医学研究,2018,34(2):176-180.

[6]聂廷洪,孙迎春,郑琳,等.瓷贴面和全瓷冠牙科材料修复前牙的效果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8):1239-1244.

[7]范盛梓,谢志刚.牙龈生物型对种植牙美學影响的研究进展[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7,44(5):580-582.

[8]刘方宇,丁存善.前牙美学修复中氧化锆全瓷冠和镍铬合金烤瓷冠的对比研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18(6):940-943.

[9]袁洁,姜宝岐.牙周生物型对种植治疗的影响[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6, 26(9):569-573.

[10]史俊宇,顾迎新,张志勇,等.上前牙区种植单冠修复的软组织改变和美学效果[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4,12(5):446-451.

[11]Yue YU.The effect evaluation of casting porcelain laminate veneer and all ceramic crown on anterior teeth aesthetic restoration[J].Clin Res Pract,2016 ,1(23):76-77.

[12]赵宇骁,周延,浦丽飞,等.上颌中切牙牙龈生物型的相关因素分析[J].口腔医学,2017, 37(7):615-620.

[13]田瑞雪,唐旭炎,徐锦程,等.数字微笑设计技术在17例接受前牙美学修复患者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6,56(47):75-77.

[14]李红艳,贾岳,张保荣,等.牙龈生物型的临床意义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17,18(3):189-192.

[15]张瑞,薛绯,黄晓峰,等.评估牙周生物型在口腔正畸中的重要作用[J].口腔医学研究, 2016,32(11):1217-1220.

[16]刘朴,左渝陵.前牙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的效果及美学评价[J].西南国防医药,2017, 27(8):844-847.

[17]袁洁,姜宝岐.牙周生物型对种植治疗的影响[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6, 26(9):569-573.

[18]字冬梅.上颌前牙区牙龈生物型相关参数关系的研究[D].昆明:昆明医科大学,2016.

[19]贺刚,张晓真,赵毅,等.薄龈生物型患者前牙区的即刻种植即刻修复[J].口腔医学, 2014,34(6):409-413.

[20]李春生.二氧化锆全瓷冠与金属烤瓷冠在前牙修复中的应用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3,19(3):396-398.

[21]李莹,徐晶,张翔.Nd:YAG激光治疗前牙缺损后牙龈增生的临床疗效[J].中国美容医学, 2015,24(20):54-56.

[22]程婧,姚江武.数字化口腔修复(34)—药物排龈线排龈对不同牙龈生物型和牙龈形态的影响[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7,33(6):368-371.

[收稿日期]2018-04-18 [修回日期]2018-06-26

编辑/李阳利

猜你喜欢

影响因素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