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见微知著,入木三分

2018-01-17张秋达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秦穆公预判郑国

张秋达

2600多年前的一天,秦晋联军突然兵临郑国城下,郑国危如累卵。

何去何从?留给郑国决策者的时间有限,选项不多。最终因烛之武的壮举,生灵免受涂炭,国家免受毁灭,实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高境界,延续了郑国的历史进程。如今,我们重读《烛之武退秦师》,透过文字,依然可以咂摸出左丘明那力透纸背的语言张力,还原那位睿智而爱国的老人的形象,触摸那段风云激荡的岁月。

一个“必”字,对局势预判洞若观火

原文: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国危矣” ,对郑国当时所处的险恶处境,佚之狐没有抱丝毫的侥幸,而是直接作出了国家处于沦亡境地的预判。这个判断是残酷的、令人悲伤的,也是现实的、理性的。面对强大的秦晋联军,他深知投降,意味着人人成为亡国奴;与敌人相拼,则是以卵击石,纵使粉身碎骨、血流成河,仍将是国将不国。但他并没有绝望,而是选择了第三条道路,推荐烛之武出马。要把将倾的大厦扶起,要担负起国家救亡的使命,他深信,烛之武是不二的人選:“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一个“必”字,显示出狐一样精明的佚之狐对未来局势的精准预判。他深知秦晋虽结盟围郑,但他们是为了各自的利益而来,他们之间不是铁板一块。晋国既是有深深的私怨,又有利益图谋,没有办法用外交手段打动;秦国纯粹是为了利益而来,如果许之以利,是可以让其退兵的,关键是派谁去说服秦国。在他看来,在非常之时,需要采取非常之举,需要起用非常之人,方能力挽狂澜,这个人非烛之武莫属。

一个“必”字用在“退”前,对自己所持的看法斩钉截铁,而不说肯定程度相对较轻的“可”字,或“能”字,为郑国指出了解困之路,使得郑伯下决心接受建议、卑谦承担用人不察的责任,任用被遗忘已久的烛之武,从而最终改写了历史。

一个“必”字,也从另一个侧面显示出佚之狐人格的多元性。他精明,工于算计,但大敌当前,以大局为重,不顾个人的得失,敢冒风险力荐烛之武。

此外,一个“必”字,也暗寓了烛之武怀才不遇之深,痛苦至极,直到国将不国时方才想起了他,为他不由得当着郑伯的面发出一连串的怨语而张本。

一个“缒”字,忍辱负重赴汤蹈火

原文:夜缒而出……

《东周列国志》里说烛之武“须发尽白,佝偻其身,踌躇其步”,以至到了朝堂之上,“左右莫不含笑”。然而,他以国事为重,毅然出山。

出城需要选择在晚上,意味着在白天出城已经毫无可能。用“缒”法,意味城被包围,城门已经无法照常打开。城门外,秦晋联军已经驻满了,磨刀霍霍,战争一触即发。

我们不妨设想这样一个场景:在风高月黑的晚上,老态龙钟的烛之武,在腰间捆一条绳子,人们合力将他从墙头慢慢地放到墙外的地面。作为一个大臣,作为一个使者,出行本应该有礼仪和仪仗,但现在这些已经没有可能了,也不在他考虑的范围。他考虑的是如何出城,如何避开晋军视线,及早见到秦君,救国家于水火之中。用这种方法出城,已经顾不得自身的形象,顾不得这样下城墙是否会被发现并进而死于敌方的乱箭攒射中。这一切的礼仪和安危,都不是他考虑的了。出城后,是如何见到秦君的,文章不着一字,留下了大篇幅的空白,让读者成为第二作者,来参与填空和创造。

这一个“缒”字,让这位老臣活了起来,站立了起来,变得丰满,有血肉了。就是这样一个老人,到了孤城外,步履蹒跚而又不乏坚毅,走进了剑拔弩张的秦军的营垒。一个模糊的身影,一下子变得高大而清晰,正应了后人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 。

一个“还”字,力挽狂澜拯救国难

原文: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一个“还”字,意味着一场灭顶之灾,已经化于无形,当得上古人所说的“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兵;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

然而,一个“还”字来得何其不易。一个人,面对一个国家;一个势单力薄的老臣,面对似虎如狼的强秦。透过短短125字的说辞,除了拳拳爱国之心以外,我们还可以读出许许多多。

有烛之武敏锐的洞察力。他深知国家与国家之间没有朋友关系,永远只有利益关系,而且郑与秦之间没有历史的积怨,也没有直接的利害冲突,完全可能从秦身上打开缺口。同时,他看准了秦晋联合攻郑各有所图,而若让秦穆公明白攻郑只会对晋有利,而对秦不仅无利,还会招祸这一层,秦穆公就很可能反过来弃晋帮郑。烛之武抓住了这一关键点,晓之以利害,终于打动了对方。

有烛之武高超的攻心术。面对雄心勃勃的秦穆公,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更要有智慧。处于被动挨打地位的他,如何才能让彼此的对话有效地推进?这就需要有效抓住对方的心理,展开游说。正如有些论者分析其说辞所指出的: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郑既知亡矣);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君亦无所害);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如此精心设计每一步,步步深入、层层紧逼,句句动人。 终于“秦伯说,与郑人盟”,一场灭国的灾难,就这样化为无形。

文言文的阅读,离不开文字、文章和文化这三个层面,其中文字是基础,这就需要我们在阅读过程中,重视对文字的反复推敲,正如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中说过的:“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学藉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炼。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猜你喜欢

秦穆公预判郑国
好的预判是羽毛球技术的成熟表现
镜子里的白胡须
爱马说
微博负面热点新闻预判研究
“东道主”一词的由来
浅谈浮雕透雕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