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对错题进行归因分析
2018-01-17刘魁元王春阳
刘魁元+王春阳
摘 要:错题是学生思维方式以及问题的直接暴露,蕴含着丰富的学习资源,具有很现实的教育警醒意义。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对待错题的态度和采取的对策是有差异的。我们开展“错题分析”,就是要从学生层面引导学生养成正视错误、反思学习的习惯。
关键词:归因分析;错题分析;中学物理教学
生活中,我们会看到一些人犯错误,别人说他错了,他可能还会犯。只有在经过不断的改正后,他才会接受教训。物理学习中也同样会碰到此类情况,让学生在纠错中感悟道理,增长知识和智慧,塑造完美的人格。
一、学生在错题归因分析时认识的不足以及方法的欠缺
(一)对错误及错题的不正确认识
心理学家桑代克认为:“尝试与错误是学习的基本形式。”在学习的过程中,犯错是在所难免的,教师要允许学生犯错,而关键之处在于,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错误中吸取教训,使学生下次不再犯错。很多学生认为自己在不该犯错误的地方犯了错就不可原谅,于是陷入过度的懊恼与悔恨当中,其实这是错误的心理界定,久而久之就会让自己对学习产生严重的反感,甚至产生厌学心理。所以,老师对学生犯错误后正确的心理引导以及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做不好这一点,错题的归因分析就无从谈起,更不要说提高学生的成绩。
(二)学生进行错题归因分析时方法的欠缺
其一,在进行错题的归因分析时,学生往往把它当做老师布置的一项任务来做,根本没有用心去做这件对自己有利的事情。很多学生就是将错题写在自己的错题本上,然后用特殊颜色的笔写出正确答案,更有甚者直接用与原颜色相同的笔书写,而没有详细的阐述出自己对这道题的理解,这样不仅不会使学生自己进步,还会产生厌倦感。
其二,在错题的归因分析中,很多人“一对一”,所谓“一对一”就是仅仅对自己错的这一道或者两道题进行了及时的改正,进行了总结和分析,而没有对这一类题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这样的做法不能做到在这一类题上不犯错误。作为老师应当引导学生积极地对错题进行分类整理,即不要要求学生一天之类必须弄懂多少错题,这样往往会适得其反,而是要求学生争取一天弄明白一道或者一类问题就很不错了。
其三,很多人能够做到端正态度去对错题进行归因分析,也能做到分类进行归因分析,但实际效果却不如人意,这是因为很多人即使进行了错题的归因分析,但没有做到“温故而知新”,所以,实际的作用和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需要老师做到的是及时并且有效地提醒学生去温习自己的错题,这样才能达到自己预期所希望的高度。
二、引导学生错题归因分析的对策及正确的方法
(一)引导学生对自我及内部因素的正确认识
作为老师,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尤为重要,尤其对学生的心理及自我内部认识的引导。其一:当学生犯错误时不要第一时间去责备,而是和学生进行深层次的交流,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以及心里的想法,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自己正视自己的问题,而不是选择逃避。其二:老师一定要对学生进行鼓励,多数学生会对自己的错误懊悔不已,老师要旁敲側击,切记不能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他对错误积极进行改正,这样的心理引导很重要。其三:老师要引导学生对自我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让学生明白自己为何犯错,是概念性的错误还是习惯性的错误?这对学生接下来的错题归因分析具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引导学生对错题的归因分析进行分类整理
中国人常说“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学生在学习上犯了错误时,要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改正,而不是一味的谴责学生,具体的做法是老师要做到及时的督促学生进行改正,让学生意识到老师是重视错题的归因分析的,也可以把错题的归因分析当成是作业来布置以替代家庭作业,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有积极性去进行错题的归因分析,而且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可以让学生在平时的作业以及考试中努力做到少犯错。
(三)引导学生“举一反三”,争取“一个坑只掉一次”
很多时候,如果老师不引导学生在错题的归因分析时进行“举一反三”,很可能大多数的学生只能做到对单个的错题进行归因分析,这样做的隐患是可能下次学生在这个问题上不犯错,但在同类的问题上很可能再犯错。这时,老师的引导就非常重要,在学生进行归因分析时可以给学生布置同类型的几道题目,让他在改正错题后用正确的思维逻辑去做同类型的题,可以起到加深印象以及巩固的作用。物理是理科性质的学科,不同于一般的文字类科目,更应该注重对问题的分类理解及归纳。比如经典的牛顿第三定律,如果有学生犯错,可以引导他去做同类型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这样既让他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又让他对这类题加深了印象!
(四)引导学生多温习自己的错题集
我们常说“温故而知新”,对自己已犯错误的回顾和温习不仅可以加深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还可以起到一定的警醒作用。具体做法可以是在某次检测一段时间后,专门拿出一节课让学生温故自己的错题集,这也不乏为一种引导的手段。
三、结语
错题的归因分析虽然表面看是学生自己的事,但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如果少了老师的引导作用,学生在进行错题的归因分析时就可能偏离了正确的方向,甚至事倍功半。尤其是物理这样一个对于知识的分类以及错题的收集与整理要求非常高的学科来说,错题的归因分析不仅需要学生的高度配合,更需要老师积极的引导。
参考文献:
[1]路厚旺.高中生的物理学习现状调查及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3).
[2]刘馨,肖利.物理学史融入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0).
[3]吴祚稳.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归因倾向[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4(19).
作者简介:
刘魁元(1989—),男,汉族,山东济宁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物理学科教学。
指导老师:
王春阳,男,汉族,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物理学科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