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大学生心理疏导的开展方法

2018-01-17白勇

报刊荟萃(上) 2018年1期
关键词:辅导心理健康心理

摘 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向来是大学生辅导所关注的重点问题。尤其是近年来我国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加,校园也越来越像一个小社会处处充满竞争与较量。大学生心理辅导课程的开设,是大学生们最直接接触到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方法。帮助大学生们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完成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任务,同时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未来出社会打拼,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贡献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疏导课程开展;方法

一、大学生心理疏导开展的重要性讨论

大学生心理疏导课程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据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有超过3000万大学生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不健康已经成为我国大学生的常态。更为可怕的是3000万大学生中有超过1%的学生有着严重心理健康问题,甚至于产生了心理疾病。有自杀倾向或者曾经尝试过自杀的学生超过10万人。如此骇人听闻的数字,让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一系列问题。而心理健康辅导课是教师们最集中的一段时间对学生们进行心理辅导和训练。帮助孩子们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从而认识到自我调节的对策。更好的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同时,也是高校多元化教育的提现。

二、大学生心里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1.大学生拥有过高的社会期望

大学生尤其是农村大学生,拥有过高的社会期望。由于父母培养学生上高中、大学,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家长们对于大学生们拥有很高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在毕业之后有出息,回报家庭的投入。然而,高校扩招的明显趋势,大学生成为“毕失族”的情况也是时常发生。过高的社会和家庭期望带给学生们过多的压力,是导致他们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2.大学生对自身的定位不明确

因为社会舆论等影响,大学生对于自己的定位和高中时代有了明显的差别。他们总是幻想着大学能够轻轻松松的玩。同时,他们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就业挑战,两者相加导致大学生出现心理不平衡的状况。

三、大学生心理疏导开展方式介绍

1.大学生心理疏导课程开展所遵循的原则

大学生心理疏导课程开展所遵循的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以大学生作为主体。目前,不少大学生的心理课堂辅导教育更多的时候是以教师为主的,教师主导了整个课程,不论是从理论讲述还是举例,大学教师都在讲台上讲的起劲。和我们讲授各种以前发展过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如马加爵案件、复旦大学投毒案件等等。然而,教师们只是喜欢讲大道理,假而空的阐述过往发生的故事,对于同学们的心声没有良好的倾听,更没有深入学生中解决学生的现实问题。因此,大学生心理疏导课程的开展,必然要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以学生的意志作为课堂的转移。第二:不少高校在开设大学生心理辅导课的时候会选用教材,而教材的主要内容确是关于我国政治现状和意识形态等。教师们在进行大学生心理辅导教育的时候没有搞清主次,將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了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变成了一次赤裸裸的政治宣传,心理健康教育失去了本质的作用。因此,高校在进行心理健康教材选择的时候一定要符合课程的主题。教师们在讲解的时候,也更应该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帮同学们排忧解难。

2.鼓励学生的课后自我疏导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其实是一类开放式课程。鼓励学生们自我认知、自我疏导,自己规避可能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降低学生们的焦虑与恐惧,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疏导课程开展的目的。首先,在心理健康课堂中,教师们应该教会学生们学会心理问题找寻的方法,并且通过自我认知、自我排解、换位思考、朋友交流等方法去寻找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案。其次,对于学生们的心理问题,应该在课堂上予以倾听,并且在课堂疏导完成之后,让孩子做一些自我疏导的练习,帮助孩子们尽快走出心理阴影。再次,教会孩子们和世界以及同伴之间的相处方式。不少学生的心理问题,来自于同伴关系的难以维系和父母思想交流存在冲突等。教会孩子们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周围的人和事情。当存在与学生自我意志相违背的事情,及时的与他人沟通和展开自我疏导、自我说服。最后,教师们要进行课后的跟踪。不少学生可能在课堂上仅仅表现出其心理健康问题的一小部分。教师们要通过一小部分,了解到学生们心理问题的本质。在课后经常找学生们谈谈心,了解学生们自我疏导的过程,帮助孩子们尽早走出困境。

3.多种心里辅导方法与技巧的运用

多种心里辅导方法与技巧的运用是十分考验教师心理辅导技巧。常用的课堂心理辅导技巧包括:渗透法、互动法、咨询法等等。渗透法是指教师们通过案例讲述,道德引领的方式对学生施加影响。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三观,拥有道德感和正义感。例如:在心里辅导课堂中播放“感动中国人物”的视频等,以渗透法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互动法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和学生们面对面的交流。教师们可以听听学生对于日常生活学习的反馈,也可以和学生们分享自己的故事,自己在青春期的时候面临的困境与挫折。让孩子们在感同深受中,将自己的不适应和委屈都得到充分交流。咨询法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发现学生一些心理不健康因素之后,在课堂后做个案的咨询。这需要老师有较好的倾听能力和心理辅导技巧,帮助学生们走出困境。

四、结束语

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如今依旧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然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学生具有多样化的性格特点,并且或多或少存在着一定的心理困惑,焦虑和不安是时常发生的。教师们应该利用好心理健康课程,循序渐进的了解到学生的问题,帮助学生们寻找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1]王丽荣.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实施原则与释义.[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5.7(2004):70-73.

[2]刘陈陵,朱从书.论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湖北社会科学11(2006):170-172.

[3]林静,胡敏辉.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改革.[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9(2012):95-96.

[4]杨通宇.论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28(2013):216-217.

[5]汪东.西安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2008.

作者简介:

白勇(1962.2—),女,汉族,辽宁鞍山人,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辅导心理健康心理
登鹳雀楼
十二星座家长怎样辅导作业
“自然态”科技创新辅导之无心插柳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生涯规划团体辅导课程开展研究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心理小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