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推广视域下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研究
2018-01-17谢芳
摘 要:在建设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对于推进社会知识普及以及促进阅读公平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阅读推广视域下图书馆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必要性,探索其服务创新的策略,以期能够提升其服务水平。
关键词:推广阅读;图书馆;服务
图书馆是收集、整理、收藏书本资料以供别人阅读的机构,它的主要功能是保护文献、开发信息资源并达到社会教育的效果。图书馆在社会公众服务体系中比较特殊,它能够满足人们获取知识的需求,丰富人们的文化底蕴,加强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创新也是希望能更大程度的发挥图书馆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因此,应该探索图书馆创新服务策略。
一、多元化推广模式
由于读者年龄、自主性、专业或职业、兴趣爱好以及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图书馆阅读推广中要注意到读者的差异性,用多元化的推广模式服务于更多的不同人群。
(一)建设以人为本的文化阅读场所
图书馆是阅读的主要场所,是人们通晓时事新闻,了解知识的场所,也是人们怡情养性,放松休息的场所。在图书馆阅读时人们都想得到最有效的阅读,因此,图书馆可以分设不同人群的阅读场所。比如孩子们比较容易吵闹,可以给他们一个单独的空间,将场所设置得比较儿童化,更能吸引他们经常来图书馆;老年人看书时喜欢晒太阳,可以给他们阳光较为充足的场所;年轻人则可以注重环境布置,多放置一些盆栽,可以让长期对着电子产品的眼睛放松一下,也能给工作一天的人以心灵上的平静。
(二)打造以读者为中心的馆藏资源
阅读推广针对的是全社会人群,不能简单考虑一部分人的喜好与需求,图书馆面向的是整个城市的人群,因此在采购图书时要有一定的人群覆盖率,遵循读者的喜好,跟紧社会潮流,选择当下受读者欢迎的书籍。在采购图书时可以采用读者决策采购模式,即图书馆向读者展示出版社提供的书目,导入本馆的公共检索目录中,读者可以在上面找到自己喜欢的想要看的图书,图书馆则可以根据这个判断出不同阶段的读者所需求的书籍。这种采购模式兴起于1990年美国大学图书馆,21世纪以后开始推广。这种模式大大便利了读者,读者可以在第一时间读到自己想要看的书籍,不需要去书店买。儿童有儿童书籍,学生有教育类书籍与学习资料,成年人有社会类书籍,人人都可以在图书馆找到自己想看的书籍,能极大的吸引更多的人来图书馆阅读,进一步推动全民阅读。
(三)加强导读策略创新
图书馆的导读策略是着重将本馆推广出去,加强大众对图书馆的了解,从而达到吸引更多读者的目的。开设导读,能够将本馆介绍给更多的人,让大众了解到图书馆的特色,吸引他们放下手中的电子产品,到图书馆去阅读。对于导读以下有三种方式:第一,运用新媒体进行导读宣传。如今新媒体阅读越来越流行,人们倾向于在手机上看书和阅读新闻,针对这种现象,图书馆应该及时改变管理策略,构建网上服务体系。在网络平台上导入书目检索、图书收藏书籍书目、推荐书目、部分书籍电子版,并开设新书通报,定时更新一些电子书籍。这种方式能够让人们在家中就可以搜索书籍,然后到图书馆去借阅,没有的话也不会白跑一趟。另外,可以开设读者反馈的栏目,让读者对图书馆不满意的地方或者缺少的书籍都可以在网上反馈,图书馆及时给出回复并进行完善。第二,加强手册报刊宣传。图书馆在建设新的服务体系的同时,应加大力度让大众知道图书馆的改变,重视手册报刊宣传的手段,在手册上介绍阅读场所的变化,配以图片,以及网上图书馆的各种功能等等,另外在报刊上可以加强对图书馆新进书籍的情况,介绍馆藏,给不同阶层的读者推荐新书籍。手册和报刊可以放在图书馆进门的地方,安排一些座椅,可以供人们坐下慢慢看,也可以带走。第三,在图书馆内开设一个书评栏目。可以将馆员或者读者、专家写的相关书评展示出来,要注意对不同群体的兼顾,通过一些优秀的书评,推荐给读者更有价值的阅读。比如家长带孩子来图书馆,不知道给孩子选什么书的时候就可以通过这个书评栏目选择一些对孩子有益并且适合的图书。
二、创新图书馆服务模式
(一)强化图书馆服务意识
新形势下,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部分,要有主动的服务意识。不管是读者对图书馆自身的意见还是对书籍的需求,图书馆都应该主动征求读者的意见,服务的对象是读者,是大众,那么就应该结合他们的想法来加强服务建设。比如说在图书馆馆内设施方面,可以考虑读者的意见,他们是服务的直接享受者,理应有参考权;在采购书籍方面,运用读者决策采购模式能够直接了解他们的需求,提高馆内资源的利用率,最大化的满足读者需求。
(二)加强馆内人员的服务意识
图书馆馆员的工作不是简单的整理书籍,现在所需要的是具有职业感、责任感和服务意识,适应社会发展的技术型、复合型馆员。读者直接接触的就是图书馆馆员,他们的态度直接影响读者对图书馆的印象与评价,所以图书馆应加强对馆员的素质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服务态度。另外馆员也要加强自身积累,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能熟练地掌握服务模式,掌握技巧,找到自己在图书馆的定位。
(三)引进学科人员参与建设
学科馆员是直接对学生进行教学,有科研经验,能够准确把握图书馆的发展方向以及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重点学科、前沿问题比较了解,所以邀请他们承担学科特色资源的采选工作,进行采购图书前的评估工作,参与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规划的制定,以保证图书馆在建设发展道路上稳定前进。
(四)建设网络图书馆,与其它图书馆搭建网络平台
每个图书馆都有不同的藏书,单单凭借某一个图书馆是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因此,图书馆可以在网络上搭建一个平台,可以通过网络图书馆向其它地方的图书馆借阅电子版數据书籍,这样更能便利多个地方的读者,跨越了地方上的限制,给他们更大的空间去阅读,而不仅仅局限于本地区。
三、结语
图书馆推广阅读从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推广模式上都需要不断的改善与创新。只有建设出能有效服务于社会大众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才能最大化的发挥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作用,带给读者更好的阅读体验,全面促进全民阅读。
参考文献:
[1]李国新.示范区(项目)创建与公共图书馆发展[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3):4-11.
[2]张薇,徐旭光,石明芳.新加坡图书馆创新服务理念与实践[J].图书馆建设,2010(4):91-93.
作者简介:
谢芳,广东省深圳市民治街道文化体育中心,研究方向:图书馆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