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峰理窟 云霞仙境
2018-01-17黄玮
黄玮
在福建三明尤溪洋中镇,有一个叫“桂峰”的小村落,这里曾是内地达官贵人、商贾小贩往返福州的必经之地和食宿的唯一中转站,如今还保存着39幢明清风格的古建筑。几经风雨,繁华依旧,漫步其中,一路古意浓浓,仿若穿越历史,梦回明清。
桂峰村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洋中镇之东北向,为半高山谷地。四周群山环抱,云雾萦绕,山清水秀,气候宜人,历史上曾被誉为 “山中理窟”、“云霞仙境”。2003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历史文化名村”。2007年,桂峰村又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认定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桂峰环境优美。加载典籍的就有“桂峰八景”,还有资寿岭尾的千年古寺——锽山寺(亦称资寿寺),香火兴旺时僧众达数百人。这些景点或天然生成,清新脱俗;或人工雕造,婀娜多姿。引来了古今多少的文人墨客,并留下了数百首诗词歌赋载之于蔡氏族谱。
最具有诗情画意的是位于村中心“印桥皓月”景区,所谓印桥,即“石印桥”,始建于明万历32年(1604),因桥下有一方巨石如印而得名。石桥周边种有四株金桂、两株紫荆,桂花树头的石墩砌成圆形、半圆形、长方形、方形状,称为日、月、书、印,象征着美景如日月一样永恒,寓意财富、权力源自于知识。秋高气爽之夜,朗朗月光、浓浓花香,淙淙流水,啾啾蝉鸣,游客到此,俨然足临一幅仙乡画境。
桂峰地灵人杰。建筑是历史的镜子,即使是人去楼空,乃至毁为废墟遗址,也往往会把历史的影子常留在人间。
蔡氏自蔡长始至今已在桂峰繁衍34代,裔孙开基发展遍及各地。承祖训以耕读传家,尤其崇文尚学,历代儒风不衰。现存明清时期的书斋有“玉泉斋”、“泮月斋”和“后门山书斋”等。墙上张贴的许多科举捷报,至今仍依稀可见。
30多座不同建筑风格、不同年代的古建筑中,有一条则是相同的,那就是突出亦儒亦官亦商的文化品位,对后世进行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十分巨大。据记载,明清两代进士3名,举人12名,秀才412名。这些历史文化名人,为当地留下了丰厚的文化积淀,也传下了崇文尚学的精神财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桂峰村考取中专以上的就达数百人之多,真是“桂峰无今古,学海有后人”!
蔡氏子孙在这里经过几个世纪的辛勤耕耘、创造文明,使桂峰成为方圆几百里之内的名门望族。自北宋名臣蔡襄之九世孙蔡长,于宋淳祐七年(1247)肇基以来,迄今已760多年了。南宋中后期,金兵南侵,小朝廷偏安东南,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随着南移。作为名门之后的蔡长,承祖训避世筑居、耕读传家,桂峰便成为他理想的首选之地。后来,尤溪至福州的一条官道从桂峰经过,是尤溪内地达官贵人、商贾小贩和艄排工人往返福州的必经之地和食宿的唯一中转站,促使桂峰迅速地繁华起来,素有“小福州”之美称。“四寻客栈五步楼,比屋弦声乐悠悠;梦寐以求寄居地,旅客旋步三回头”是当时桂峰情景的真实写照。
桂峰村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追溯到唐乾宁期间。据民国《尤溪县志》载:“资寿寺,在十六都。唐乾宁四年(897)建。国朝乾隆二十七(1762)年,僧瑞光重修。”又据该寺《复兴鍠山寺田碑记》文载,明崇祯十二年(1639),该寺又进行了大规模的翻修。相传在蔡氏肇基前,已有其它几个姓氏在此安居,但只是零星小屋,构不成村庄。村中还有小地名如李厝垄、马家塘、坑里甘等,应为李姓马姓甘姓居所之命名,可惜没有确切的文字记载。
石桥景区古称石桥皓月,是桂峰村最繁华的区域。村中有一小溪穿村而过,依山伴水构筑酒肆、旅馆、商店,蜿蜒布局在小溪两旁,雕梁飞檐,古色古香,虽有一些破败,但仿佛可见当时此地的繁华景象。石砌古道与小桥流水相映成趣;酒肆茶楼和旅馆商店鳞次栉比。再辅以石碑镌刻,明清时代的繁华街区跃然眼前。四季桂花芳香四溢,阵阵沁入心脾,人们一踏入景区,就感觉到一股浓郁的文化氛围扑面而至,使人禁不住生出探桂峰深幽之念。
下坪古街简称“下坪街”。该处位于村中心地带,游客一进入村口,首先看到的就是这一排紧密相连、小巧玲珑的古建筑。它左接石印桥,面前有一块开阔地。所谓“街”者,便是当地村民平时聚会之处。建筑年代大多为清中后期之物。建筑风格较之于其它房屋略显得矮些。最有特色的是,各座屋面用封火墙隔离,一旦发生火灾,能起到堵塞火路作用。
石建街区曲巷通幽,桂峰村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有路皆石,曲巷通幽。因为桂峰地势崎岖,各座建筑之间的距离相对窄小,故而要用大量的石材构筑护坡,诸如后门山厝的护坡多达14层、高达30余米,这样就形成了各条曲径通幽的小巷。为便于行走,又在各小巷的路面铺上石板条,形成独特的街区路面。因每座房屋构建工程浩大,新建扩建相当困难,为保留街区的传统風貌,奠定了基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