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香果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2018-01-17卢俊杰
卢俊杰
(德化县南埕镇农业服务中心,福建泉州 362500)
百香果属于热带特有水果,风味独特,富含蛋白质、脂肪和糖,比较适合做饮料,有“饮料之王”的称号。百香果在种植时适应性强,种植后可以连续十年左右都有收益。本文介绍了百香果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1 育苗定植
1.1 育苗
百香果在育苗时一般采用种子繁殖和扦插繁殖两种形式,扦插繁殖比较适合在山区种植百香果,一年四季都可以进行。3月和4月是百香果扦插育苗繁殖的最佳时间。在进行扦插育苗前,需要对百香果的植株进行选择,一般选择适合种植区气候和土壤的百香果品种,主要选择长势好、结果大和汁多的枝条作为百香果的母体。扦插育苗成功后需要对枝条进行剪枝处理,一般将枝条留有20厘米左右长度,以防止水分过度蒸发。枝条剪枝后要放到营养袋中,以保证枝条能得到丰富营养。百香果扦插育苗成功后要对幼苗浇灌充足的水分,目的是防止水分缺失对扦插的枝条的生长产生影响。在扦插时如果遇到阴雨天就要及时对扦插的枝条进行掀膜和通风处理。
1.2 定植
百香果育苗定植时要选择好土壤。正常情况下百香果定植土壤需要土质深厚疏松,地块浇灌的排水条件好。定植时间距不能太密,种植时长度和宽度在80厘米为最佳。挖好的种植穴在2个月内进行回土,回土时要同时加入腐熟肥和钙肥等,目的是提高土地的肥力,2个月后就可以进行定植。定植的时间要进行严格控制,一般在清明前后定植为最佳。定植时要先将枝条从营养袋中脱离出来,脱离的同时保证土球不松散,以保护根系。将营养袋剥离后要马上放入种植穴中,使土球与种植穴土壤紧密结合,种植深度一般使土球与种植穴表面平等即可。定植后要立即进行浇灌处理,以防缺水,同时根据天气情况和土壤的湿度对种植的苗木进行管理,以提高其成活率。定植成功后要对枝条进行修剪,以使百香果在生长过程充分利用周围空间,尽早结出优质果实。百香果异花授粉可以提高果实坐果率和果实品质,所以在种植百香果时一般种植两个品种,以提高质量。
2 栽培管理
2.1 搭架
百香果属于蔓生植物,在栽培过程中要进行搭架处理,搭架方式主要有篱笆式、人字式、平顶式等。一般在山区种植百香果时可以采用平顶式,主要是保证搭架牢固,搭架时每层架宽在3米左右,以保证通风和日照条件良好。
2.2 肥水管理
对百香果的各个生长环境都要进行管理,以提高百香果的产量和质量。其中田间管理是重要步骤:一是要加强浇灌。百香果在生长初期需要的水分量少,随着生长时间长,需要的水分逐渐增加,所以要根据百香果的生长时期进行水分的调节。在高温干旱时要加大水分的灌溉,在雨季时也要注意排水处理;其次要加强肥料的管理。施肥和追肥都是百香果生长过程中的重要管理步骤。一般在百香果定植时要对种植穴施足底肥,在整地时也要做好底肥的施入,底肥主要以腐熟的农家肥和优质化肥配合为主。在施肥时要注意多施磷肥,以促进百香果的花芽分化,在6月百香果开花坐果时可以使用复合型高钾肥来进行追肥,以促进花和果的形成。
2.3 及时除草
百香果在生长过程中土壤特别容易生长杂草,要注意及时清除,一般在下雨后和果实采摘前果园的杂草会比较多,这时要对覆盖地面的杂草进行处理,除草一般选择人工进行,不使用农药,以促进百香果的无公害,同时要保证土壤不积水并保持湿润。
2.4 加强病虫害防治
百香果在生长过程中相对其他植物来说病虫害较少,一般发生较多的病害主要有根腐病、霜疫霉病、病毒病和炭疽病。虫害主要有木蠹蛾、金龟子、果实蝇等。病虫害的防治主要有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种植无公害百香果时一般采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病虫害的方式,也可以进行轮作,对百香果枝条进行修剪,以灯灭蛾等来控制虫害,目的是不对环境产生污染,也不会对百香果的质量产生影响。需要注意的是,在百香种植过程中一般不与瓜类一起种植,因为瓜类容易使百香果产生病虫害。
3 采收与贮藏
百香果成熟后要及时进行采收,并贮藏,以保证其新鲜度。当百香果果实出现紫红色或暗红色时表示其已经成熟,可以进行采收。百香果充分成熟果实会与果柄一起掉落,此时风味最佳。在百香果的采收和贮藏过程中要注意对果实轻拿轻放,防止对果实产生损伤。近年来,随着百香果的需求量增大,福建百香果已在全国范围内销售,所以在运输过程中要做好贮藏管理。一般情况,采收后的百香果要进行清洗、晾干,之后放入保鲜袋中于6℃左右的环境进行保存。
4 结语
百香果是一种营养丰富、适应性强的植物,一般在山区种植质量好口感好。在对百香果进行栽培时要注意栽培技术,要做好育苗及定植。并加强田间管理,保证肥与水的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百香果成熟后要及时进行采摘和贮藏,在运输环节要注意保存,以避免果实受到伤害,影响其质量和口感。
[1]欧高政,陈晓波,陈谟凑.百香果山地无公害优质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18).
[2]黄春优,杨春果,陈科.初探百香果在山地的无公害优质栽培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