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互联网+水产养殖”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2018-01-17王文彬
王文彬
随着我国经济步入信息化时代的大门,一场互联网革命一时风起云涌,从而掀起了新一轮波澜壮阔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互联网与水产养殖的融合发展也因此迸发出无穷的活力,正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将我国渔业推向现代渔业跨越发展的新征程。百舸争流,千帆竞发,新的时代,新的使命,我国渔业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顺应时代潮流,创新发展方式,迅速乘上“互联网+”的高速列车,加快推进现代渔业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贡献水产行业力量。
一、推进“互联网+水产养殖”发展的现实意义
“互联网+水产养殖”是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渔业的有效融合,从而创造出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现代渔业新产品、新模式与新业态。
众所周知,我国渔业近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骄人成绩,水产品产量几十年来雄居世界之首,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的渔业经济仍然是以单家独户的小农经营为主体,规模偏小,经营粗放,生产管理技术不高,市场营销策略不优,严重阻碍了现代渔业发展进程。而“互联网+水产养殖”能够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现代渔业深度融合,推动渔业技术进步,提升渔业生产效率,强化渔业组织变革,提升渔业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产业模式。
同时,“互联网+水产养殖”能够提升智能渔业和渔业信息化建设。通过互联网与现代渔业的有效融合,将信息技术贯穿到渔业的生产、加工、管理、营销等各个方面,实现渔业生产、加工、管理、营销等全过程的信息感知、自动控制和精准管理,从而促使渔业生产要素的配置更加合理,渔业从业者的服务更加精准,渔业生产经营的管理更加科学,这才是真正意义上具备时代特征的现代渔业。
“互联网+水产养殖”还可以借助互联网开放数据、开放接口和开放平台普惠性特质的无穷魅力,统筹国内、国外两大市场与两种资源,量身打造极具自身特色的现代渔业,从而在激烈的竞争格局中形成各自竞争优势,抢占先机,提高核心竞争力,进而在世界渔业竞争中捷足先登,独树一帜。加快推进“互联网+水产养殖”发展,可以进一步重塑渔业创新体系,激发渔业创新活力,培育渔业经济增长点,使渔业行政管理、科研推广机构和人员与渔业市场经营主体有机结合,从而开创出渔业系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
由此可见,“互联网+水产养殖”是一次生产方式的革命,是一种技术革命创新,是新常态下我国渔业实现创新驱动、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对于我国渔业竞进提质、升级增效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推进“互联网+水产养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互联网因其普惠性特质,迅速在各城市乡镇推广普及,并逐渐渗透到广阔的乡村,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力推动着社会发展。我国渔业以其敏锐的触角积极触网寻求产业壮大和蝶变,在互联网技术应用方面也取得了积极进展,为加快推进“互联网+水产养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在互联网与渔业逐渐融合过程中也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亟待加以解决。
1.思想观念挑战。对世间任何新生事物人们都有一个认识到接受再到应用的过程,“互联网+水产养殖”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对于习惯传统经济的渔业从业者来说应该是一次头脑风暴。有人认为,互联网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与渔业实体经济“风马牛不相及”。有人觉得,把渔业扯上互联网是一种作秀,哗众取宠,华而不实。也有人觉得互联网充斥着骗子、黑客等潜在风险,稍有不慎就会“赔了夫人又折兵”。这些都是思想观念在作怪的表现,是一种因陌生而恐惧、因恐惧而逃避的心理障碍。
2.基础设施薄弱。“互联网+水产养殖”是依靠互联网相关基础设施构建、安装和应用、普及的技术革命创新,离开了这些必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渔业实体经济主要分布在广大农村,而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目前还有很多渔村没有通宽带,更谈不上4G、wifi网络覆盖,很多农民家庭没有电脑,很多渔民没有上过互联网,离开了这些互联网基础设施,硬件不“硬”,软件过“软”,要想发展“互联网+水产养殖”,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3.深度融合不够。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迅猛,但在渔业应用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技术覆盖不广,深度融合不够。有很多人简单地认为“互联网+水产养殖”就是在网上卖鱼,在网络平台上做做广告,在微信朋友圈里秀秀产品,起不了多大作用。孰不知,“互联网+水产养殖”可以串起渔业现代化的链条,将互联网技术渗透到渔业的生产、流通、加工、营销等整个过程,还可以融合渔业行政管理、信息服务、技术咨询、电商培训、公共推广和电子商务营销、水产品包装设计等公共服务。
4.发展能力不足。“互联网+”之风吹来已久,举国上下自然风起云涌,各行各业“应景式”跟风现象也层出不穷,逐渐显露出“雷大雨小”、“捉襟见肘”等发展能力不足的问题。首先,顶层设计颇显不足。“互联网+水产养殖”不可走应景式的跟风之路,一哄而起,各自为政,而步入片面化、局部化的樊篱,而应加强顶层设计,统一规划,稳步实施,有条不紊地推进“互联网+水产养殖”各项工作落实。其次,人才支撑尚显乏力。实现“互联网+水产养殖”,网络通了还要有人会用。而目前,农村劳动力大多流入了城市,造成农村实用人才的匮乏,尤其是拥有互联网思维、精通互联网技术的人才更是凤毛鳞角,少之又少。
三、推进“互联网+水产养殖”发展的政策建议
李克强总理指出: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顺势而为,会使我国经济飞起来。作为奋进中的渔业来说,如何顺势而为,是时代需要我们作出庄严回答的现实问题。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互联网+”思维模式,顺应当前世界“互联网+”发展趋势,充分发挥互联网的规模优势和应用优势,推动互联网由渔业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加速提升渔业发展水平,增强创新能力,构筑渔业发展新优势和新动能,努力打造“信息支撑、管理协同,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我国现代渔业发展升级版。
1.顺应“互联网+”变革性趋势,坚持以“互联网+水产养殖”思维谋划现代渔业发展。
一要创新思想认识。人类已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将催生一个新的人类历史阶段,在此阶段,“互联网+”将成为一种占主导的思维方式,这是世界之大势,不认识这一变革性趋势,就会被时代所抛弃。因此,要推进“互联网+水产养殖”,必须掀起头脑风暴,创新思想认识,破除陈旧观念,牢固树立“互联网+水产养殖”思维,布局谋篇渔业发展,逐步形成发展“互联网+水产养殖”的共识,营造创新创业的强大气场。
二要把握发展机遇。在互联网经济时代,谁抢占了先机就赢得了市场。作为渔业来说,要用改革的办法推进“互联网+”战略,加强顶层设计和规划部署,迅速研究制订加快互联网经济发展实施办法,全面推进“互联网+水产养殖”计划,做到先人一步规划,快人一步实施。
2.利用“互联网+”倍乘性效应,坚持以“互联网+水产养殖”手段促进传统渔业蝶变。
一是夯实发展基础。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互联网+水产养殖”的基本条件,目前各地城镇的互联网基础设施相对比较完备,但广大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相当落后。因此,必须加快落实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力促各地村村通宽带,提高网络覆盖面,加快研发推广具备农村特色的低成本智能终端,加强渔业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完善渔业信息化业务平台,提高渔业网络信息服务水平。加强引导和培训,鼓励各养殖单位和渔民购置计算机等设备,学习网络知识,积极投身于电子商务开展网上创业。
二是创新发展方式。大力构建新型渔业生产经营体系,鼓励互联网企业建立渔业服务平台,支持水产养殖大户、家庭渔场、渔民合作社、渔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渔业生产经营主体联合抱团入驻电商平台,集聚经营,捆绑发展,加强产销衔接,实现渔业养殖由生产导向型向消费导向型转变,以产品多样化、经营规模化、成本最低化的优势抢滩电商市场。同时要推进渔业标准化生产,推广成熟的渔业物联网应用模式,普及养殖环境感知、水质实时监测、全程自动控制的网络化渔业环境监测系统。在水产品规模生产区域,构建“天地人”三位一体的渔业物联网测控体系,实施智能节水养殖、测水施肥防病、自动精准投饵、鱼病远程诊断等标准化作业,推动渔业网络化智能设备的应用普及和互联互通。
三是加快电商建设。引导实体经济全面触网,加快实施“互联网+”助力水产品电子商务建设行动,破解“小农户与大市场”对接难题,提高水产品流通效率,实现渔业增收。积极引导渔业企业进军电子商务,支持企业触网创业创新,推动养殖生产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开展智能渔业示范创建,加强数字化管理。开通各地特色渔业官方微信平台,整体包装推介各地水产资源、水产品牌、餐饮文化,在百度、搜狐、网易、凤凰等各大网站推介,有效提升各地渔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与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平台合作,让当地渔业景点、渔家乐、渔业特产等实现网络预订和销售。另外,积极探索渔业电商进农村新路子,鼓励当地渔业批发市场和专业市场建立渔业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网上交易。通过从事电商的龙头企业、网商、电商协会和地方电商交易平台,开办乡村电商服务站点,免费为渔民销售水产品。主动承接客户网购快递业务,采取异地下单、本地寄送模式,延伸网购平台产业链。
四是保障质量安全。政府部门要大力推进“互联网+水产养殖”助力水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行动,充分开发和利用已有互联网资源,建设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公共服务平台,建立水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衔接机制。鼓励渔民专业合作社、家庭渔场、龙头企业等市场主体利用互联网技术,在水产品生产、流通、加工、销售等环节加快互联网、物联网、二维码等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对水产品生产经营过程进行精细化信息管理,强化上下游追溯以及信息互通共享,实现水产品“从池塘到餐桌”全程可追溯,切实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
3.把握“互联网+”工具性特色,坚持以“互联网+水产养殖”要素保障渔业创业创新。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推进“互联网+水产养殖”,政府责无旁贷。各级政府要成立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为渔业电商从业人员提供电商专业培训、科技支持、技术推广、营销服务和水产品包装设计等服务。渔业部门要成立电子商务工作领导小组,组建电子商务工作办公室,各级财政要安排专项工作经费组建渔业电商综合服务组织,搭建渔业电商技术咨询平台,制订电商运行标准,定期开展网商活动,扶持渔业网商发展壮大。
二要出台扶持政策。各级政府要出台电子商务发展扶持政策,在税收、财政、资金和项目上给予大力支持。同时,要设立电子商务发展专项资金,引导扶持电商产业,解决电商企业项目建设、技术培训和贴息扶持等问题。还要加强信贷支持,通过不同形式的电商信贷方式解决渔业电商企业和个人的资金困难。
三要搭建网络平台。网络平台建设是推进“互联网+水产养殖”的有效载体,必须注重网络平台和实体平台创建,搭建好线下平台、线上平台和物流平台。各地要引导扶持建立完善渔业网创机构,培植渔业网创企业,培育渔业电商从业人员,打造优质的渔业实体店铺,以其集聚、示范作用带动渔业创业创新。同时,要加强与阿里巴巴、淘宝、京东、腾讯等互联网公司合作,建设电子商务平台,为渔业产品的网络营销打开通道。并且,加强与物流公司对接,有条件的层层建好配送机构,打造优质、快捷、便利的物流平台,让消费者通过网络浏览线上任何渔业产品,实现线上下单、线下取货。
4.突出“互联网+”普惠性优势,坚持以“互联网+水产养殖”方式创优渔业发展环境。
一要注重顶层设计。各级政府要加强宣传引导,做好“互联网+水产养殖”顶层规划设计,研究制定“互联网+水产养殖”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不能任其一哄而上导致各自为政的无序发展。要认真分析本地“互联网+水产养殖”的资源和优势,制定彰显本地特色的“互联网+水产养殖”规划和实施方案,有针对性地加强基础领域建设,突出关键技术和特色产品,创新电商发展途径,为“互联网+水产养殖”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二要加强宣传引导。主要做好“互联网+水产养殖”政策宣传和渔业信息宣传,让“互联网+水产养殖”深入人心,并落实到渔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是加强传统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及印发资料等形式宣传。二是网络宣传,线下通过扫描二维码等方式宣传产品,线上可通过微信朋友圈、关注、抽奖等方式进行产品和服务推介。三是电商平台宣传,通过设计、包装渔业电商平台网页,开展特色服务,宣传推介渔业产品和服务。
三要健全网络队伍。再高深的技术需要人来操作完成,网络人才建设自然是发展“互联网+水产养殖”的关键。各级政府要加强网络人才建设,鼓励科研院所专家教授、科技人才以及大中专毕业生积极投身于包括渔业在内的电商平台研发和建设。同时,要加强渔业电商普及培训,大力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渔民。积极培植渔业电商创业带头人和网络销售人才,支持现有电商营销人才、渔业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人员、大学生村官和养殖经营大户抢滩电商率先垂范,示范带动广大渔民、合作社社员和家庭渔场经营业主逐渐成为拥有互联网思维、掌握信息化技术的市场主体,从而形成“百花齐放”的互联网渔业发展态势,使我国现代渔业乘上“互联网+”的高速列车,乘风破浪,奔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