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胞藻在高密度培育泥蚶幼虫期的合理利用

2018-01-17刘英霞刘英梅

水产养殖 2018年8期
关键词:变态投饵摄食

刘英霞,刘英梅

泥蚶俗称血蚶、粒蚶、花蚶,富含特有的血红蛋白和维生素B12,具有补血、温中、健胃的功效,是我国滩涂养殖的重要经济贝类。日照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自2000年开始进行泥蚶室内人工育苗生产试验,经过多年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育苗技术和经验。现将泥蚶室内人工育苗中如何合理利用单胞藻高密度培育泥蚶幼虫,提高幼虫生长速度,缩短变态时间,提高成活率的经验介绍如下。

1 泥蚶的幼虫期

幼虫期是指从孵化后的担轮幼虫开始到稚贝附着为止的发育阶段。泥蚶幼虫的发育根据发育时间及其形态不同分为担轮幼虫期、面盘幼虫期(初期面盘幼虫、D型幼虫期)、壳顶幼虫期(壳顶幼虫初期、壳顶幼虫期、壳顶幼虫后期)、匍匐幼虫期、附着变态期。

泥蚶幼虫在生命的早期和其他海产双壳类一样需经过一个变态期。当受精卵孵化到D型幼虫期时,其大小为86.3μm×63.7μm,此时幼虫的消化系统已形成,从口到肛门已沟通,可以开始摄食外界的食物。此时幼虫体内虽仍含有较多母体留下的营养物质——卵黄,但镜检显示此时幼虫就开始摄食外界食物。4~5d后,卵黄全部耗尽,幼虫生长变化便全部依靠外界食物,因此提供合适的人工饵料,对高密度培育幼虫至关重要。饵料是幼虫生长变态的物质基础,幼虫很小,只能摄食单胞藻类,而且饵料个体越小,被幼虫摄食的越早,所以筛选和培育适宜的基础饵料——微型单胞藻,在泥蚶人工育苗工作中尤其重要。

2 泥蚶幼虫各发育阶段需要的单胞藻

幼虫的摄食方式是滤食浮游于海水中的微小生物。浮游幼虫对不同种类、大小以及活动能力的饵料的摄食、消化、吸收能力直接影响到幼虫的生长发育和存活率及变态率。

泥蚶胚胎受精后经过6h发育进入担轮幼虫期,此时幼虫靠自身卵黄营养生长发育,不需要投饵。

12h初期面盘幼虫形成,13h后发育成D型幼虫。最初的初期面盘幼虫还是依靠自身的卵黄营养,不摄食。发育24h后肠道形成,消化系统完善,虽然仍含有较多的卵黄,但已经开始摄食外界食物,4~5d后卵黄耗尽,此时的D型幼虫能够也需要从外界摄食营养物质,这时候需要立即投喂密度在800个/mL小个体的微型藻——异胶藻。异胶藻个体微小,长只有4.0~5.5μm,蛋白质含量43.1%,脂肪含量5.0%~7.5%,糖类8.6%,异胶藻生长繁殖快,藻液浓度高而且耐高温,非常适合做泥蚶幼虫的开口饵料,但其细胞壁较厚,D型幼虫消化器官还不是很发达,异胶藻含有的营养物质不易被吸收,所以饵料吸收效果不是很好,但此时的泥蚶幼虫个体小,消化道细,只能摄食最小型的异胶藻而且试验结果表明此时摄食异胶藻,幼体成活率特别高。滤食异胶藻后,排出来的粪便中仍有活的个体,说明D型幼虫的消化系统中缺乏能消化该种饵料的酶。随着幼虫的增长,可被摄食的饵料大小也相应扩大,5d以后就可以投喂湛江叉鞭金藻和球等边金藻。湛江叉鞭金藻没有细胞壁,不饱和脂肪含量高,直径5~7μm。球等边金藻长5~6μm,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又无含纤维素的细胞壁。这些个体较小的藻类营养丰富,运动缓慢,易被摄食和消化吸收,是D型幼虫良好的饵料。D型幼虫期的饵料投喂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幼虫的生长发育速度和成活率。此时可以每天上下午投喂2次,可以单种投喂也可以混合投喂,投饵密度为湛江叉鞭金藻3000个/mL,球等边金藻1万个/mL,若两种饵料混投,保证水体中藻类密度在1万~1.5万个/mL。适宜的饵料密度及饵料种类使幼虫生长速度快32%~38%,成活率在65%以上,此时的D型幼虫壳已长至86.3 μm×63.7μm。

泥蚶幼虫壳越长,其滤水率和摄食性越高。随着幼虫发育生长,不断增加投饵量和投饵品种,以适应幼虫的需求,这个时期的投饵密度及饵料种类影响到幼体后期的变态附着时间及成活率。6d以后发育到壳顶幼虫期,整个壳顶幼虫期以牟氏角毛藻、湛江叉鞭金藻、球等边金藻等多种饵料的混合藻投喂为主,扁藻为辅。牟氏角毛藻细胞小型,壁薄,含蛋白质48.6%,脂肪9.5%,糖类9.2%,在水中分布均匀而且喜高温。泥蚶育苗期间正是高温季节,弥补了其他单胞藻类由于高温使生长繁殖受到抑制而造成数量不足的缺陷。多年的贝类育苗生产结果表明,投喂牟氏角毛藻能缩短贝类D型幼虫变态期时间并且提高成活率,而且有很高的幼体变态率。扁藻含较高的纤维素,可促进幼虫消化和排粪,投放量随幼体的长大而逐渐增加。牟氏角毛藻投喂密度在3万~3.5万个/mL,混合藻液密度在4万个/mL以上,扁藻在500个/mL。混合饵料比单一饵料投喂更可全面丰富幼虫营养,起到营养互补的作用,多种藻类混合调控方式有利于多种营养元素的均衡供给,从而保证了幼体的生长、发育和顺利变态。幼虫在壳顶初期之前生长缓慢,壳长壳高的日增长为8μm,进入初、中期以后生长较快,日增长15μm之多。混投可全面丰富幼虫的变态和存活率。合理的投饵量及投饵种类使此时期的泥蚶幼虫壳长呈直线增长至157μm×133μm,发育所需天数要少2d,取样结果为成活率在87%以上。

12d以后进入匍匐幼虫期,摄食更被动但摄食性不变。正是8月高温季节,以牟氏角毛藻、等边金藻等高温种为主,以耐高温的扁藻、湛江叉鞭金藻为辅,加大扁藻投喂量及投饵密度,投喂扁藻最好在傍晚,以增加扁藻附着。混合投喂时金藻:角毛藻比例为1:3,投饵密度在3万~5万个/mL,扁藻投饵密度在2000~3000个/mL,以后随幼虫逐渐增加量,日投饵次数3~4次,以混投为主,保持池中藻类密度在5万~10万个/mL。这样幼虫生长快,变态时间短,成活率高而且规格整齐。此时壳长至168 μm×142μm,成活率保持在85%~87%。

幼虫仅仅是其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不可能在海中浮游很久,它经过一段短暂的浮游生活之后,便变态成为稚贝。15d后发育成为稚贝,摄食速度随幼虫大小的增加而加快,变态期摄食有明显变化。变态期间以投喂牟氏角毛藻、扁藻为主,混合投喂,加大投喂量,以促进生长和变态。此期间保证投喂扁藻70%以上,叉鞭金藻或者球等边金藻量不变,如果此时投喂等边金藻过多则幼虫生长速度慢50%。逐渐增加扁藻投喂量,日投扁藻5000~8000个/mL。取样结果显示变态率在78%左右。

3 投喂的饵料种类和数量

饵料种类和数量直接影响幼虫的生长和发育。泥蚶幼虫培育最适水温28~30℃,海水盐度19~27,pH值8.1~8.5,密度8~14个/mL。泥蚶幼虫在这些主要理化因子适应范围内,在水质新鲜、水温适宜、饵料充足条件下生长很快,其生长几乎是直线上升的,除了壳顶幼虫初期和变态附着期生长稍慢。幼虫饵料的选择主要看各个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饵料效果,氨基酸含量高的有机体质其蛋白质含量也高,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湛江叉鞭金藻氨基酸含量比小新月菱形藻低,但其营养成分易被幼虫所吸收消化,饵料效果非常好。牟氏角毛藻在泥蚶浮游幼虫饵料中需要占很大的比例,这将直接有利于贝类幼虫的生长和发育,若叉鞭金藻过多则影响幼虫生长发育及生长速度。

人工育苗条件下,必须根据不同的发育阶段及时投喂一定数量、易消化易吞食、富有营养的单胞藻饵料,并且提前一个月准备饵料,以保证育苗期间饵料供应。投饵前取样检查幼虫胃内饱空情况,决定投饵量,换水后投饵,中间根据实际情况补充饵料。幼虫运动能力有限,捕食概率与饵料密度有关,过稀满足不了需求,生长缓慢,过多易增加池中氨态氮浓度,严重影响水质和幼虫发育,造成幼虫病死。较适量投饵对幼虫生长有利,投放不同饵料浓度过高反而影响生长发育。坚持勤投少投,保证幼虫始终不缺食,尤其对摄食能力差的幼体极为有利。缺食在附着变态期容易病死。最适密度为投饵量指标,最适密度小于最大密度。池中饵料密度要求除D型幼虫期外须根据不同需求始终保持在2万~5万个/mL。

4 饵料的挑选和投喂

泥蚶育苗期正是高温季节,高密度培育幼虫可节省大量饵料,缓解高温季节饵料供应的压力。单胞藻含有幼虫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糖类,要选择繁殖快、易大量培养、营养价值高、易消化、新鲜、无细胞壁或壁薄的单胞藻种类,为幼虫培育提供源源不断的饵料。有些单胞藻虽然营养价值高,但不易被消化吸收,不宜选用。同时,投喂时要选择尚未老化、无附壁现象、无病毒的单胞藻。要防止错误的投饵方式,投喂过多易污染水质,使幼虫食欲减退。禁止使用老化的单胞藻,老化的单胞藻容易使幼虫畸形发育,引起幼虫下沉,大面积病死。单胞藻变质老化,浓度不够,种类不对,容易使幼体染弧菌病。选择合适的饵料种类,异胶藻虽然个体小繁殖快而且营养丰富,但易老化而且幼虫难消化吸收,所以除了D型幼虫初期少量投喂,其余时间不可使用。三角褐指藻含蛋白质33.7%,脂肪7.1%,糖类25.9%,非常适合泥蚶幼虫期的投喂,但其在25℃时即停止生长然后全部病死,所以不适合泥蚶育苗使用,同样的还有新月菱形藻,虽然富含营养成分,但在28℃时也停止生长下沉病死,污染水质,毒害幼虫,也不宜高温期使用。

幼体变态过程中极易发生病害,由于个体增大,摄食量增大,排泄量增大,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幼体变态后至出苗这一阶段,幼体继续增大,如果营养跟不上,前期发育不良延续的后遗症最易发病,所以要保证及时投喂新鲜的饵料,以保证足够的营养。要求使用一次性培养的饵料,防老化,防病源繁殖。特别强调的是混投培育幼虫效果优于单投,混投可以明显提高发育速度,增强生理动能。

饵料密度过低时,幼虫摄食机会少,满足不了生长发育的需求,而高密度的饵料又会造成水质不良,增加幼虫病死率。当藻类密度增至相当大之后逐渐趋向一个稳定的水平,幼虫摄食率就直接保持在这个最大值,不会再随饵料密度的继续增大而变化,所以投喂适量饵料,防止过度投饵,保持水质稳定良好对幼虫发育非常重要,也为提高幼虫变态和成活率提供条件,是提高幼虫成活率及加速幼虫生长的重要因素。

猜你喜欢

变态投饵摄食
草原鼠害防控无人机投饵试验*
棘胸蛙养殖技术(四)——变态期饲养管理
智能精准投饵 河蟹吃饱吃好
两种不同投喂策略对加州鲈摄食量和生长的影响
“川山×蜀水”小蚕人工饲料摄食性改良研究进展
精养鱼池不同天气如何科学投饵
精养鱼池如何做到科学投饵
大纹白蝶如何变态
轻则摄食减慢,重则大量死鱼!加州鲈养殖亚硝酸盐超标,预防处理如何做好?
泥鳅幼鱼昼夜摄食节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