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猪发病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2018-01-17刘蒙恩
僵猪是指由于先天或后天因素所致,以采食和饮水较为正常但生长发育缓慢或停滞为特征的一种疾病;该病在农村养猪生产中比较常见,往往导致生猪出栏时间推迟、整齐度不一致、饲养成本增加,严重影响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因此,在生产中养殖户应予以高度重视,以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一、发病原因
近亲繁殖 部分养殖户为了节省引种成本,往往把自家生产的母猪留做种用,或从种猪场引种时未核对种猪系谱卡;这些情况都会造成种猪出现近亲交配,最终导致母猪产死胎、弱胎,成活仔猪表现为体质虚弱、生长缓慢。
后备母猪交配利用过早 有些母猪只是达到了性成熟而未达到体成熟,如果此时过早交配,往往造成母猪自身发育不足而致后代发育不良,最终形成僵猪。
母猪年龄过大 如果母猪的胎龄超过6胎还不及时淘汰,会造成母猪各个器官功能下降,特别是消化、吸收、运输营养物质的能力大大降低,使胎儿得不到充足的营养而出现弱胎。
母猪营养不良 母猪在妊娠期间不能获得足够的蛋白质、矿物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造成体内多个胎儿生长发育受阻。
母猪产后泌乳能力差 母猪在怀孕后期营养不足或母猪产后饲养管理不当,都会导致母猪泌乳能力差甚至无乳,造成哺乳仔猪缺乏营养而生长缓慢或停滞。
弱小仔猪营养不足 母猪分娩后弱小仔猪没有及时固定乳头,或育成仔猪大群饲养,或大小仔猪同圈饲养都会造成体弱仔猪采食不足,致使其营养不良而形成僵猪。
没有抓好开食补料关 仔猪开食补料不及时,消化器官不能得到锻炼,往往造成断奶仔猪食欲不振、消化功能差,甚至腹泻、消瘦,同样会阻碍仔猪的生长发育。
疾病性因素 如果仔猪患有体内、外寄生虫病或仔猪白痢、仔猪副伤寒、慢性胃肠炎等疾病,使仔猪长期处于慢性营养消耗之中,也会造成仔猪生长发育受阻。
二、防治措施
加强优良种猪的引种与选育工作 养殖户要到正规种猪场引种,并核对公母猪系谱卡,同时尽量不要自留种猪,避免出现种猪近亲繁殖,防止近交衰退。
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 不论母猪在妊娠期还是分娩后,都应提供富含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全价饲料,以保证仔猪在胎儿期和哺乳期获得全面的营养,使仔猪得到充分的生长发育。后备母猪要适时配种,避免过早初配,及时淘汰繁殖性能差、年龄过大的母猪。
加强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 饲养员要做到合理固定乳头,尽量将出生时弱小的仔猪固定在前面几对乳头上吃乳。仔猪出生1周后开始训练开食吃料,为其提供易消化的膨化颗粒饲料,可锻炼仔猪的消化器官,促使胃肠蠕动,以减少断奶后出现严重腹泻,同时也弥补哺乳后期乳汁的不足。
加强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 仔猪断奶后能够正常采食,且不出现严重腹泻,对于猪的后期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因此,养殖户要根据不同的季节、饲养水平、仔猪的健康状况等生产实际情况适时实行断奶,一般以28天断奶较为适宜,不可盲目缩短仔猪的哺乳时间。仔猪断奶后应供给易消化的全价饲料,并保证提供仔猪清洁的饮水,避免小猪因缺水而饮用猪舍内的污水引发腹泻。另外,养殖户尽量不要随意更换饲料品牌,如果必须更换时,一定要保证饲料的合理过渡,切忌突然改变饲料。
科学防病 养殖户要依据当地疫病的流行情况和本场的生产实际,科学合理地制定免疫程序,切实做好传染病的防疫工作,同时要定期驱虫,防止寄生虫病的发生。
药物治疗 对于因患寄生虫病而引起生长发育受阻的仔猪或育肥猪,可使用左旋咪唑,按25毫克/千克体重灌服;或使用伊维菌素,按0.3毫克/千克体重肌肉注射,进行驱虫治疗。对于因营养不良而形成的僵猪,可每头仔猪肌肉注射维丁胶钙1~3毫升,维生素B110~15毫升,氢化可的松5~10毫升,每天1次,连用7天,可明显促进僵猪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