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膜癌病1例报道

2018-01-17,,,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年17期
关键词:脑膜本例脑脊液

,,,

脑膜癌病(meningeal carcinomatosis,MC)是指恶性肿瘤弥漫性或多灶性软脑膜播散或浸润,为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瘤的一种特殊分布类型,是恶性肿瘤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该病起病隐匿,临床症状复杂多变,头颅CT及磁共振成像(MRI)平扫难以发现异常,早期误诊率较高。现报道我科近期收治的1例脑膜癌病,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1 资 料

病人,男,14 岁,主因“头痛伴恶心、呕吐3个月”于2017年2月9日入院。病人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伴恶心、呕吐,无发热及精神异常,无食欲下降及乏力症状,于外院查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诊断为神经性头痛,予中药汤剂治疗(具体不详)后头痛症状稍有缓解。2017年1月24日病人因感冒后头痛再次发作,伴恶心呕吐,无发热等其他不适,外院查头颅MRI示:桥脑内片状异常信号影、双侧大脑半球及小脑半球软脑膜广泛强化,考虑占位性病变,不排除感染性病变可能。腰椎穿刺结果显示脑脊液压力升高,具体值及其他脑脊液结果不详。诊断为病毒性脑膜炎,对症治疗未见明显缓解,后转入我院。病人无特殊既往史及家族史。入院查体: 体温36.4℃,脉搏84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120/90 mmHg(1 mmHg=0.133 kPa),意识清,步入病房,查体见头面及四肢散在小型黑色素痣,后背、左肩周、左下胸腹部见片状巨大黑色素痣,表面长有稀疏细黑毛,无破溃及溢液。心肺腹查体未见异常。专科查体:意识清,双侧眼睑无下垂,眼球运动未见异常;颈强直,有抵抗感,克氏征(+),布鲁津斯基征(+);余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辅助检查结果:腰椎穿刺检查示脑脊液压力>310 mmH2O[正常值为80 mmH2O~180 mmH2O(1 mmH2O=0.009 8 kPa)],无色透明,细胞计数正常;脑脊液生化:氯化物20.8 mmol/L(正常值为120 mmol/L~130 mmol/L),葡萄糖0.34 mmol/L(正常值为2.5 mmol/L~4.5 mmol/L),蛋白402 g/L(正常值为200 g/L~400 g/L);脑脊液涂片找抗酸杆菌(-),隐球菌(-),脑脊液细菌培养(-);脑脊液细胞学涂片中发现肿瘤细胞。头颅MRI增强扫描:双侧脑膜条片状强化影,桥脑内斑点状异常强化信号。肿瘤标志物:CA72-4 13.48 U/mL(正常值为0 U/mL~6.9 U/mL)。血常规、生化、凝血、免疫等指标值均在正常范围内。入院后病人出现左胸疼痛,行胸部CT示:双肺支气管血管略增多,心电图、心脏彩超、腹部B超均未见异常。病人全身可见多处黑色素痣,结合病人头痛、恶心等症状及辅助检查结果,最初考虑为黑色素瘤性脑膜癌病,行PET-CT全身扫描后未见肿瘤灶,最终诊断为原发性脑膜癌病,予甘露醇、甘油果糖脱水降颅压治疗及解毒祛湿类中药汤剂口服治疗,病人头痛、恶心等症状好转后出院,后随访病人坚持口服中药治疗(具体不详),目前病情控制较为平稳,偶有头痛发作,未再出现其他不适症状。

2 讨 论

2.1 流行病学特点 MC于1870年由 Eberth 首先报道,从肺癌的尸检病例中发现软脑膜为癌细胞侵犯[1]。脑膜癌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MC极为少见,国内外临床报道罕见;后者在西方国家患病率为3%~15%,其中多来自于乳腺癌、肺癌、黑色素瘤,而在国内以肺癌多见,其次为胃癌、乳腺癌[2]。肿瘤在脑部的转移规律与脑血流量相关,约80%的脑转移病灶位于大脑半球,15%发生于小脑,5%在脑干部位转移[3]。MC临床好发于中老年人,而本例病人发病年龄较小,为14岁。既往有文献报道4例黑色素瘤脑膜癌病人,平均年龄为16岁,均因突发进展性头痛、恶心、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1周~2周分别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发病前均无发热史,除出生后即有躯干和(或)四肢皮肤多处散在的点、片状黑痣,近年来有逐渐扩大、增多、增黑趋势外,既往体健[4]。本例病人临床表现与该报道相似,但未出现周身黑痣增多趋势及不适症状,经PET-CT扫描后未见肿瘤灶,排除黑色素瘤引起的脑膜癌病可能,但临床见到青少年伴多发先天黑色素痣并表现颅内高压症状者,应需警惕黑色素瘤脑膜癌病的可能。

2.2 临床表现 MC症状复杂多变,主要有四大临床表现:①以颅内压增高为主的全脑症状,如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可伴有抽搐和意识障碍;②颅神经和脊神经症状,研究表明颅神经以视神经、展神经受累多见,其次为动眼神经、面神经及前庭蜗神经等,可出现视力丧失、眼肌麻痹、听力和前庭功能障碍等症状[5];脊神经受累时多表现为腰骶部疼痛,可向双下肢放射,常伴有肢体感觉异常,下肢迟缓性瘫痪、腱反射减弱或消失;③脑膜刺激征阳性;④精神症状,主要表现为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情感淡漠等。本例病人入院时表现为典型的颅内高压及脑膜刺激症状,符合脑膜癌病的临床表现。既往文献表明,MC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是头痛、呕吐和脑膜刺激征,孙琦等[5]和刘志辉等[6]分别对59例、39例MC病人进行观察,所有病人均以上述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此外还可能伴有精神症状和癫痫发作。国内外也有以首发症状为Fisher综合征的病文献报道[7]。本例病人发病时以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为首发症状,与既往报道一致。入院后又出现胸部走窜性疼痛,行胸部CT、心脏彩超等检查均未见异常,考虑可能为肿瘤引起的神经性疼痛。

2.3 辅助检查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现被认为是诊断脑膜癌病的“金标准”,根据国内相关报道,98例脑膜癌病人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均显示异常并发现肿瘤细胞[5-6]。

Pavlidis等[1]报道,首次脑脊液检查阳性率为50%~70%,3次检查后阳性率达100%,产生假阳性结果的原因可能与感染性或炎症性疾病相关。由于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特异性较高,目前仍将其作为诊断脑膜癌病的主要依据。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检查对于MC的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主要异常有颅内压升高,白细胞数增多,蛋白升高、葡萄糖降低、氯化物正常或降低;前三者系癌细胞浸润脑膜及其肿瘤代谢产物的化学刺激、血-脑屏障破坏和血管通透性增加、白细胞及蛋白渗出增加所致;葡萄糖含量降低是由于大量癌细胞加速糖酵解和阻滞血糖通过血-脑屏障的结果;氯化物可以正常或降低,乃葡萄糖降解产酸,在酸性环境下氯化物水平下降,同时持续性颅内压增高导致呕吐亦可使氯化物水平降低[8]。但上述表现特异性不高,类似异常也可能见于结核性脑膜炎、霉菌性脑膜炎等,临床需与之鉴别。

影像学上头颅CT及MRI平扫可无异常表现,MRI增强扫描对MC诊断具有较高参考价值,可清楚显示异常强化的脑膜。庄建华等[9]对13例MC病人行MRI常规扫描,结果均未见异常,增强扫描后在脑膜不同部位出现强化;罗毛学等[10]对47例MC病人行MRI平扫,结果显示有8例出现硬脑膜增厚、4例出现脑膜结节,而增强扫描后所有病人均出现脑膜强化。

此外有学者认为免疫组化标记及特殊染色可帮助诊断MC,其中以CEA、EMA、CK最有意义[11-12]。

本例病人于外院行首次脑脊液检查时示脑脊液压力升高,1个月后再次行脑脊液检查时,脑脊液生化检验结果异常,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发现肿瘤细胞;MRI示双侧脑膜条片状强化影,桥脑内斑点状异常强化信号;检查结果与上述脑脊液检查及影像表现特点相符合。

2.4 治疗及预后 目前MC西医治疗方式主要有全脑放疗、鞘内化疗、全身化疗及分子靶向治疗等,鞘内化疗应用最为普遍,常用注射药物为氨甲蝶呤、噻替哌、阿糖胞苷;吴熙等[13]对27例病人行鞘注化疗后,70.4%获得临床症状缓解,所有病人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中医辨证MC以本虚标实为主,治疗以扶正祛邪为基本原则。也有学者认为毒浊上犯、瘀血内结、经络壅塞、脑窍不通是MC的基本病机,治疗以破血搜络、清热解毒、利水化浊药物为主,可帮助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病人生活质量[14];中西医方案联合应用可能加强疾病治疗效果。

MC病属于恶性肿瘤晚期,预后极差,国外报道MC的中位生存期不足6个月[1]。因此临床上对于出现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或伴脑神经、脊神经损害表现者,应考虑本病可能,需及时完善脑脊液及头颅MRI等检查,必要时行多次脑脊液检查,以尽早明确诊断并进行治疗,缓解病人神经系统症状,延长其生存期限。

猜你喜欢

脑膜本例脑脊液
脑脊液药物浓度与结核性脑膜脑炎疗效的相关性
《思考心电图之176》答案
Ommaya囊与腰大池介入对结核性脑膜脑炎并脑积水的疗效对比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不同剂量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联合脑脊液持续引流置换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对比
西门子S7-1500 PLC串行通信的应用
窗外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脑膜膨出及脑膜脑膨出的临床意义
脑子也是水做的
脑脊液切口漏的修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