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苏州市吴江区香青菜生产现状与产业化开发的对策
2018-01-17沈耀明沈生元钱燕婷
沈耀明 沈生元 钱燕婷 徐 燕 沈 芳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农委 215200)
香青菜(Brassica chinensisL.)是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独有的地方优良青菜品种,因其炒熟后香味浓郁而得名。香青菜为十字花科芸薹属草本植物,其特点是叶薄脉明、呈花网格分布,叶缘曲折像绣花边,且冬性强、不易抽薹,熟食糯性足易烂,柔嫩纤维少,口感好,营养丰富,为炒食之上品,故深受消费者喜爱,开发利用价值大[1]。目前吴江区香青菜常年种植面积为66.67 hm2,有黑叶、青叶和黄叶3个品系,其中以黄叶的“绣花筋”香青菜最为有名。
吴江区香青菜的栽培历史已有几百年,主要集中分布在吴江西南部沿太湖地区,涉及乡镇有桃源、震泽、盛泽、七都、松陵等。香青菜虽有独特之处,但其抗逆性差、易感病毒、栽培管理难度大,种植区域受到一定局限,因而种植规模不大。同时,由于不注重品种提纯复壮,忽视栽培技术的研究,使香青菜种性逐步退化,产量和品质有所下降,经济效益不高,栽培面积越来越少,个别品种甚至濒临绝迹,因此加强对吴江区香青菜的研究显得尤为迫切。笔者通过对吴江区香青菜的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香青菜进行产业化开发的对策,以期促进吴江区香青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1 吴江区香青菜种植的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种植规模偏小
吴江区香青菜种植模式历来以宅前屋后零星种植为主,少见规模化种植,影响了生产与市场的连接。同时,香青菜受种植区域的限制,再加上其不易贮藏运输、保质期短,当地农民自然形成了就近自产自销的销售模式,严重制约了香青菜的产业化发展。
1.2 抵抗自然灾害能力较弱
目前吴江区种植香青菜基本是露天栽培,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生产季节会不可避免地受到高温、干旱、雨水、冻害等的威胁,特别是“绣花筋”香青菜,由于其塌地生长,外围叶片靠近地面,在雨水淋湿后易感染病毒病。
1.3 香青菜种性退化
长期以来,吴江区种植的香青菜种子多以农民自繁自用为主,没有经过系统的提纯复壮,品种性状参差不齐,抗逆性、抗病性弱,产量稳定性差,再加上没有做到隔离留种、忽视栽培技术的研究,使香青菜种性严重退化,从而导致香青菜品质下降、产量降低、经济效益不高,故而栽培面积越来越少,个别品种甚至濒临绝迹。
笔者经过深入分析和总结,吴江区香青菜品种退化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用土地面积日益缩小,导致香青菜种植面积减少;(2)随着气候的变化和耕作制度的改变,一些老的香青菜品种由于不能适应新的播种期、生育期而遭淘汰;(3)香青菜种子主要以农民自留种为主,而农民往往缺乏科学的种子收集保存和改良育种知识,在留种过程中易引起品种退化,降低种子质量;(4)由于香青菜没有得到合理的产业化开发,不仅种质资源得不到定期的繁育和提纯复壮,还导致经济效益下降,因此农民会放弃种植香青菜而改种其他经济效益稳定的高产农作物或蔬菜,这也是本地香青菜特色种质资源急剧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2 吴江区香青菜产业化开发的对策
香青菜是青菜大家族中唯一具有香味的特色品种,在国内外均鲜有报道,但是目前吴江区香青菜生产仍处于自产自销阶段,且生产方式比较落后,管理也较粗放,集约化经营水平极低,难以取得比传统农作物更高的经济效益[2]。因此,要进一步扩大香青菜的知名度,树立品牌特色,使其真正实现商品化生产、产业化开发,从而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
2.1 加强香青菜种质资源搜集力度,建立种质资源保护库
为保护吴江区地方名特优品种香青菜的种质资源,首先应根据香青菜的叶色、叶缘、叶脉以及生长时的直立情况等,深入调查并搜集香青菜现有的种质资源;其次要建立香青菜种子繁育基地,对香青菜不同品系分别进行提纯复壮、种子繁育;另外,还要进行香青菜新品种培育,通过香青菜不同品系间进行杂交,或通过多代选育和连续杂交,筛选出遗传性稳定、抗逆性好、抗病性强的优质香青菜新品种[3]。
2.2 持续加大资金投入,推动产业快速发展
通过拓宽融资渠道、修订和完善奖励政策,逐步建立起以农户投入为主体,财政、企业、社会资金注入参与为辅助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以进一步调动农民发展香青菜产业的积极性。同时,加大对香青菜生产基地、种植大户和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使其做大做强,真正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此外,为全面实现以基地化生产为主的栽培模式,按标准化生产的要求,坚持统一标准、统一供种、统一施肥、统一用药、统一采收,并把好加工原料这一重要环节,严格执行“公司+基地+标准化+品牌”的生产模式[4],以促进香青菜的产业化发展。
2.3 加强市场营销体系建设,拓展产业营销空间
建立健全营销网络,搭建信息化平台,拓展市场空间,营造高效、优质、有序的现代市场营销体系,在做好“政府抓展销、企业搞联销、市场促营销、农民经纪人跑贩销”的基础上,引导龙头企业和购销大户参与香青菜营销活动;积极探索现代营销手段,开辟直销、产销直挂、净菜配送、香青菜产品销售专柜等营销方式,扩大营销渠道。同时,根据国内外不同市场需求,开发各种不同类型的香青菜加工产品。例如,国内鲜销市场可加工成香青菜鲜食包装产品,国际市场可加工成冷冻、干燥的包装产品,另外还可将香青菜菜心加工成酱菜,小香青菜加工成膨化香青菜,以丰富香青菜深加工产品,细化不同消费群体,不断拓展市场空间,从而进一步拓宽香青菜的消费市场,打响吴江区的特色香青菜品牌。
2.4 树立特色品牌意识,抓好香青菜产业标准化、精细化生产
品牌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更是提升农业市场竞争力和综合效益的重要途径。因此,要将香青菜的品牌建设作为其产业化开发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具体措施为:(1)注册统一的吴江香青菜商标,并利用各种途径展销推介,以扩大影响、占领市场、提升产业效益。(2)推广绿色产品周年生产技术,实行全方位、长效化、梯次性生产,逐步形成香青菜周年供应,同时逐步形成“环境有检测、操作有规程、生产有记录、产品有检验、上市有标识”的安全质量监测体系,不断提高香青菜生产精细化管理水平。(3)加强宣传力度。通过宣传推介,使香青菜产业走进高端市场,拓宽农超对接,实现产品直销,不断提升香青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5]。
2.5 制定和落实与产业化开发相配套的政策法规
以产业化开发作为策划、调控、制定政策的出发点,制定一系列有利于香青菜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法规,并要抓好各项政策法规的落实。同时,政府应在菜田保护、价格政策、工商税收政策、投资政策、流通领域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以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吴江区香青菜产业化生产稳步发展。
[1] 陈虎根,杨雪梅,蒋树德.苏州地方特色品种:香青菜[J].上海蔬菜,2004(5):22-23.
[2] 张京社,康俊根,阎毅.山西省蔬菜产业化发展现状和对策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0,10(1):7-8.
[3] 胡胜强,朱春仙,黄锡志.杭州市特色蔬菜品种引进、筛选与产业化开发对策[J].中国园艺文摘,2015(5):72-74.
[4] 张明亮.法国农业产业化的经验与启示[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7,18(1):62-64.
[5] 周翟才.依靠科技进步,促进蔬菜产业化[J].中国农学通报,1998,24(3):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