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新品种“中花16”在江苏沿海地区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2018-01-17李亚芳耿安红郭树庆崔必波江苏省盐城市新洋农业试验站224049
李亚芳 耿安红 郭树庆 崔必波 (江苏省盐城市新洋农业试验站 224049)
江苏沿海地区是江苏省重要的油料作物生产基地,近年来,花生油由于具有预防动脉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功效,且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油酸、卵磷脂、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白藜芦醇等天然酚类物质[1-3],因此人们对花生油的市场需求不断上升,江苏沿海地区花生种植面积也呈稳步增长态势。但江苏沿海地区多年来种植的花生以小果型品种为主,存在产量不高、出油率低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盐城市新洋农业试验站联合江苏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于2016年引进花生新品种“中花16”进行示范种植,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示范效果。为促进该品种在江苏沿海地区的进一步推广种植,笔者将介绍“中花16”的特征特性和在沿海地区的种植表现,并对该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介绍。
1 品种特征特性
“中花16”是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以“8130”为母本、“中花5号”为父本,经杂交系统选育而成的花生新品种。该品种于2009年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编号:鄂审油2009001)。该品种属于珍珠豆型中大果花生,具有产量高、稳产性能好、品质优良、出油率高、早熟性能好等特点,2009年由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引入江苏省并进行示范种植,2013年通过江苏省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鉴定,适宜在江苏省淮南花生产区推广种植[4]。
“中花16”出苗整齐,苗期长势强,株型较为紧凑;主茎高44.4 cm,侧枝长52.1 cm,总分枝数9.9个,有效分枝数7.1个;生育期短,适宜春播和夏播,全生育期春播为125~130 d、夏播约为115 d;叶色较深,荚果网纹明显,果仁种皮粉红;抗叶斑病、锈病,抗旱、抗倒性、耐湿性较强;单株饱果数11.6个,百果重190.1 g,百仁重82.9 g,出仁率74.1%;荚果长34.6 mm、宽18.1 mm,果仁长18.9 mm、宽11.7 mm;籽仁粗脂肪含量57.8%、粗蛋白含量24.1%[5]。
2 种植表现
2.1 熟期早
该品种春播可规避不利天气对花生采收的影响,一般于4月15日播种,4月27日出苗,6月3日进入开花下针期,6月25日进入结荚期,8月28日进入饱果成熟期,全生育期123 d,较沿海地区当地花生品种的全生育期早13 d。该品种夏播可减少因花生种植对下茬小麦播期的影响,一般于6月10日播种,6月20日出苗,7月11日进入开花下针期,7月29日进入结荚期,10月15日进入饱果成熟期,全生育期117 d,较沿海地区当地花生品种早10 d。
2.2 产量高,稳产性能好
该品种于2016—2017年在盐城市新洋农业试验站进行花生新品种展示示范种植,在2016年示范种植前期低温寡照、后期雨水较多和2017年示范种植前期干旱、后期高温的不利气象条件下,产量均居参试7个花生品种的第1位,稳产性能突出。该品种在2016、2017年的产量分别为3 976.4、4 472.3 kg/hm2,分别较对照“泰花5号”增产11.4%、15.3%。
2017年在大丰区的三龙镇、亭湖区盐东镇和黄尖镇、射阳县洋马镇进行了示范种植,平均种植密度为12.76万穴/hm2,每穴平均产饱果18.8个,平均百果重为194.3 g,折算理论产量为3 961.9 kg/hm2,较沿海地区当地花生品种增产20.8%。
2.3 抗逆能力强
2016年沿海地区雨水较多,特别是6月下旬至7月下旬,当地天气以阴雨为主,为典型的低温寡照类型,降雨量较往年同期偏多40%左右。田间调查结果表明,“泰花5号”因渍害出现了零星死苗现象,而“中花16”依旧生长旺盛,说明该品种的耐渍能力强。9月25日以后,沿海地区又出现连续阴雨天气,断断续续有20 d左右,直接影响到花生的正常收获。田间调查结果表明,“泰花5号”果实发芽现象较重,而“中花16”仅表现为零星果实发芽。
2017年天气状况为典型的高温干旱类型,7月10日至8月12日,沿海地区天气进入“烧烤模式”,温度之高、持续时间之长为多年少见。田间调查结果表明,“泰花5号”的叶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萎蔫,而“中花16”的叶片未出现明显的萎蔫,说明该品种的抗旱能力明显好于“泰花5号”。
2.4 商品性好、出油率高
经测定“中花16”百仁重达85 g左右,花生仁大小均匀,商品性好;果仁炒制后香甜酥脆,食味性能佳。同时,“中花16”果仁炒熟后压榨,出油率最高可达47.6%,比“泰花5号”高5%左右。
3 高产栽培技术
3.1 适期播种
江苏沿海地区种植“中花16”,春播宜在4月中下旬播种、夏播不迟于6月15日。播种前先晒种,一般在剥壳前选晴天带壳晒种2 d,剥壳后剔除霉变、发芽和未成熟的种子,留下饱满的果仁作种子。“中花16”要求足墒播种,若墒情不足,需造墒并催芽播种,以提高播种质量,力争一播全苗。
3.2 合理密植
“中花16”宜选在排水良好、土壤肥力中上等的沙壤土田块种植。“中花16”春播时种植密度为12.0万~12.5万穴/hm2、夏播时种植密度为13.0万~14.0万穴/hm2。该品种采用垄作栽培,一般垄底宽80~90 cm、垄面宽55~60 cm、垄高15 cm,1垄种植2行,垄上行距30~35 cm、墩距16~18 cm,每墩种植2苗,且花生播行至垄面边缘要留出10 cm,以便花生下针结果。该品种采用垄作春播,一般先播种后覆膜,地膜可选用无色地膜,出苗后打孔放苗。采用垄作夏播,一般先覆膜后打孔播种,地膜选用黑色地膜,以利于控制杂草发生。
3.3 采用包膜缓释肥防早衰施肥技术
江苏沿海地区的土质多为沙壤土,不利于保肥、保水,加上花生高产栽培采用地膜覆盖技术,花生生长后期不便于追肥,且若肥料一次性投入,会造成花生生长前期植株旺长、易倒伏,后期脱肥早衰、叶斑病加重、落叶早、荚果充实性差,影响花生产量和品质。因此,“中花16”种植中可选用控释期为3个月的硫包膜或树脂包膜尿素与普通尿素按1∶1的比例混合,再与磷、钾肥配合施用,其中,高肥力地块需较晚发挥肥效,可适当加大缓释肥的施用比例,一般纯N用量为180 kg/hm2、P2O5用量为150 kg/hm2、K2O用量为150 kg/hm2;中、低肥力地块需较早发挥肥效,可适当降低缓释肥的施用比例,一般纯N用量为120~150 kg/hm2、P2O5用量为90~120 kg/hm2、K2O 用量为 75~90 kg/hm2。此外,有条件的地方可施用有机肥,有机肥宜在耕地前施入,化肥宜在起垄时一次性集中施入垄内。
3.4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防治病虫草害
除草、化控、防治病虫是“中花16”田间管理的主要任务。具体方法为:(1)“中花16”覆膜栽培,需在覆膜前及时喷施除草剂防除杂草;同时,地膜虽有防止杂草生长的作用,但在花生生长期仍会有杂草从膜下长出,需及时除草。(2)“中花16”生长中后期若出现生长过旺,要及时进行化学调控,防止倒伏,一般当花生株高超过40 cm且植株长势较旺时,可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750 g/hm2兑水600~750 kg/hm2进行叶面喷施,以控制植株旺长。(3)可用种子包衣剂包衣防治蛴螬等地下害虫,一般用吡虫啉悬浮剂等混配而成的种衣剂600 mL/hm2兑水3 750 mL/hm2拌干种225 kg,晾干即播;或用辛硫磷微胶囊剂或毒死蜱颗粒剂37.5 kg/hm2于起垄前撒施在垄上,以有效防治蛴螬等地下害虫。(4)叶斑病、网斑病、根腐病等病害一般在病害发病初期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连续防治2~3次,每次防治间隔7~10 d。
3.5 及时收获
于“中花16”植株下部叶片落黄脱落、上部叶片呈黄绿色、饱果率达75%~80%时及时收获,收获后及时干燥,防止果仁霉烂、发芽和变质,待果仁充分干燥(含水量在10% 以下)后入库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