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护理人员管理实践与体会
2018-01-17任健强
任健强
(义乌市天祥医疗东方医院 浙江 义乌 322000)
我院成立于2016年,是全国首座以“民建公营”模式运营的综合性大型非盈利性医院。放射科配备有DR、数字胃肠机、CT、MR、DSA等多种大型诊疗设备。放射科护理人员岗位分为导管室手术护士、接诊注射护士两大类。建院初期,医院没有专业的放射诊断护理人员。而且现阶段也没有专门的系统的放射诊断护理人员的教程及规范。中华护理学会也没有相应的影像护理分支机构[1]。根据我院托管医院(浙江省东阳市人民医院)的管理经验,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学习与实践,摸索出一条适合我院现状的放射科护理质量管理体系,现汇报如下。
1.放射科护理人员分类管理
常规护理人员在放射科的普遍特点为专科知识缺乏、师资力量薄弱。根据科室的实际需要,结合放射科护理人员的个人特点,进行科室护理人员合理配置,做到知人善任,扬长避短,优化组合,发挥最佳的协作效能[2]。我科根据所从事岗位的不同将护理人员分为接诊注射护士和导管室手术护士两大类进行分别管理。在日常的培训、考核、效益分配等各个方面均以不同的方式管理。
2.放射科护理人员培训考核机制
放射科护理人员需要掌握常规的护理技能以外,对放射科的各项工作流程、规范也必须熟练掌握。根据前述护理人员的分类,我科分别制定了相应的培训考核方法和内容。
2.1 接诊、注射护士的培训考核
根据医院发展现状,为适应放射科护理团队的健康成长,在保质保量完成日常检查工作的同时,保障医疗安全也是首当其冲的问题。结合各检查室的特点,我科要求以急诊科应对急诊、危重患者的管理模式来要求急诊、危重患者的检查及转运[3]。因此,我科接诊、注射护士的培训内容分为放射科专科业务培训和常规护理技能培训两大块。专科业务培训考核内容包括岗位职责,辐射防护培训,院感知识、工作流程,应急预案,CT、磁共振、普放检查准备要求,高压注射器操作,CT、磁共振特殊检查患者护理规范,静脉留置针穿刺,碘剂、钆剂等对比剂的临床应用及对比剂渗漏处理,对比剂过敏反应预防与抢救,冠状动脉CTA心率准备、呼吸训练,放射影像基本认知,各放射检查设备的基本操作规程等。由放射科组织培训并考核。培训、考核分为岗前和在岗期间两部分。常规护理技能则委托急诊科每月定期进行包括手卫生操作,院内心肺复苏操作,单、双相波非同步电除颤操作,氧气吸入操作,导尿操作等在内的105项护理技能的培训考核并与急诊科护士同步、同标准进行。
2.2 导管室手术护士的培训考核
导管室手术护士因工作的特殊性,除放射科专科业务培训内容外需掌握DSA常规检查与治疗的护理,心电图知识,掌握常用介入耗材的名称、规格,之后转由手术室进行手术相关技能培训和管理。
3.建立质量持续改进体系
建院初开始,我科便运用PDCA等质量改善工具对护理及全科质量进行不断改善。调查显示,PDCA改善循环法用于护理管理中,可以及时发现各种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4-5]。
4.责任明确、精细管理
护理工作中每件小事、每个细节都关系到患者生命安全,关系到患者对医院满意度、医院的信誉和效益[6]。我科对各个护理岗位职责、仓库物品管理、抢救车维护等工作进行清单化管理,明确各个细节责任人和实施时间点,力求工作零失误率。
5.强化多岗位协助
放射科的工作除了护理人员以外还有放射技师、诊断医师。这三个不同的工作岗位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作链才能完成一系列的放射检查工作。护理人员的工作和放射技师尤为相关,所以必须将两者的工作做好串联和穿插。在技能培训中,组织护士和技师共同学习、相互学习。一起学习基础理论和最新资讯;护士向技师学习设备的常规操作;技师向护士学习留置针穿刺、对比剂外渗及过敏处置等等。在日常工作安排中,安排技师参与护理人员的窗口接诊、检查预约、特殊检查的准备等工作。在责任分工上,护士和技师搭配组队分组进行科室各区域、各设备的维护工作。
6.增进团队凝聚力
不定期的组织科室人员开展郊游,参与医院和社区举办的娱乐、体育竞技活动。科内工作人员基本上都是家庭-医院,两点一线的生活,在繁琐的工作之余适时开展一些娱乐休闲活动不仅可以开阔视野,还可以让大家在整个放射科团队里找到归属感。特别是组团参加竞技比赛,锻炼身体之余团队凝聚力、集体荣誉感、同事友谊得到大幅度提升。这些也间接甚至直接推动着科室工作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总而言之,放射科护理管理须因地制宜,针对性地进行技能培训并考核,严格规范护理人员日常行为,在实际工作中寻找问题、解决问题,运用多种质量改善工具改善流程、优化服务,最大限度发挥团队的力量。才能不断提高,为大家提供更优良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