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院前院内无缝衔接救治一体化的思考
2018-01-17王灿荣
王灿荣
(云南省大理州鹤庆县人民医院急诊科 云南 大理 671500)
1.引言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一旦发作,病程进展快,病情危重,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救治,将会危及患者生命。患者心搏骤停、心律失常以及心功能障碍是造成心肌梗塞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在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过程中,尽快为患者实施再灌注治疗,是保证救治成功率的关键[2]。然而采用传统的救治模式,往往导致患者无法尽快接受再灌注治疗,甚至失去再灌注治疗的有效时机,最终导致患者死亡。近年来,我院在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过程中,采用了院前院内无缝衔接救治一体化模式,治疗效果得到了有效改善。现就此作如下报道。
2.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以2015年1月—2018年6月这一时间段内,在我院接受院前院内一体化无缝衔接救治的26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为对象展开此次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中包括了24例男性患者和2例女性患者;患者的年龄在47岁到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2±4.4)岁,就患者的梗塞部位来看,其中下壁心梗7例,前间壁心梗4例,前壁心梗6例,广泛前壁心梗8例 下壁广泛前壁心梗1例。
2.2 方法
(1)院前急救:就诊的救护车中配备心电图机、除颤监护仪、呼吸气囊、氧气瓶以及其他抢救所必须的仪器和急救药品,从而为患者实施有效的院前急救,主要包括以下步骤:首先为患者实施12导联心电图检查,同时对患者展开心电监护。其次,为患者提供阿司匹林300mg、波立维(硫酸氢氯吡格雷片)300mg嚼服,并给予患者硝酸甘油0.5mg舌下含服;对于有严重胸痛症状的患者,为其注射50到100mg杜冷丁;并为患者实施吸氧治疗;与此同时,为患者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这些治疗方法均需同步展开,并在5min内全部完成。再次,对患者是否符合溶栓条件予以确认,在26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现场签订溶栓同意书后,接受150万单位尿激酶实施现场溶栓,其余患者均入院后实施溶栓。在全面了解患者实际状况之后,通过通讯工具,与科室取得联系并做好相关的接诊准备。
(2)院内急救:患者入院后直接进入重症监护室。迅速为患者完成吸氧、心电监护,对患者的12导联心电图实施复诊,并对患者实施采血,检查患者的心肌损伤指标与凝血指标,同时,为患者实施床头超声检查;上述步骤需同步操作以尽快获得全面检查结果。然后,对于需要实施溶栓的患者以150单位尿激酶为其实施静脉溶栓,对患者的溶栓再灌注指标保持密切关注;同时,以40mg低分子肝素为患者实施皮下注射以实施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治疗每12h一次;此外,根据患者的实际状况,为其实施对症治疗,主要包括抗休克、抗心衰、抗心律失常治疗,对于心搏骤停患者实施心肺复苏术以及除颤治疗等等。患者出院后,持续使用阿司匹林、美托洛尔以及他汀类降脂药物,并定期回院复查相关指标。
3.结果
在全部26例患者中,20例患者溶栓成功,占比76.9%;其中5例患者在1h之内成功溶栓,10例患者在1到3h内溶栓,4例患者在3到6h内溶栓,1例患者在6h以上溶栓。其中2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7.7%。
4.讨论
院前院内无缝衔接救治一体化对于挽救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对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来说,拥有快捷的入院通道和完备的救治体系是抢救成功的基础。患者发病以后,是否能够及时实现患者的冠脉再通,是能够救治成功的关键[3]。当前,治疗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治疗已经被看做是首选疗法,冠脉的再通率直接影响着疾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然而,传统的治疗模式通常都是院内溶栓,这种模式下患者在入院前的时间延误,往往造成患者抢救时机的失去,造成溶栓治疗无法在最佳时机。相关研究表明,在急性心肌梗塞的救治过程中,每延迟半小时直接使患者一年后病死率升高7.5%[4]。采用院前院内无缝衔接救治一体化救治,可以保证患者在入院后30分钟内,实施溶栓;从而显著提升救治成功率。在本次研究的26例患者中,20例患者溶栓成功,占比76.9%;其中5例患者在1h之内成功溶栓,10例患者在1到3h内溶栓,4例患者在3到6h内溶栓,1例患者在6h以上溶栓。
而且,采用院前院内无缝衔接救治一体化模式,不仅表现在院内救治时间的缩短上,也体现在院前院内救治的衔接上。院前急救后将患者的状况直接通知院内科室,从而全面做好接诊准备,不仅使得对再灌注治疗的观察更加有效,而且也能够尽量减少患者的搬动次数,降低对患者的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对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采用院前院内无缝衔接救治一体化模式,能够有效缩短溶栓时间,提升抢救成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