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柴胡疏肝散在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证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8-01-17张磊
张磊
慢性浅表性胃炎(CSG)是慢性胃炎中最多见的一种类型,在胃镜检查中占全部慢性胃炎的50%~85%[1]。是胃黏膜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发生的非萎缩性慢性炎症,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成年男性的发病率较高,现代医学对CSG的治疗尚缺乏特效药物。中医认为,CSG属于“胃脘痛”“痞满”范畴,多因饮食或情志所伤,与肝失达条,胃失和降密切相关,导致肝胃不和,久病难愈。本文对我院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CSG肝胃不和证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收治的CSG肝胃不和证患者,共89例,收治时间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均符合《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中有关CSG的诊断标准[2]。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男40例,女5例,年龄25~68岁,平均(43.5±2.9)岁,平均病程(2.2±0.9)年;对照组男42例,女2例,年龄27~69岁,平均(42.9±3.3)岁,平均病程(2.5±1.1)年;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替普瑞酮[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656]口服治疗,3次/d,饭后服用,50 mg/次,连续治疗1个月。
1.2.2 观察组 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西医用药方案同对照组,中药柴胡疏肝散方剂组成:姜半夏12 g,佛手片12 g,海螺蛸12 g,广木香12 g,柴胡12 g,制香附12 g,枳壳12 g,九香虫10 g,赤芍9 g,川楝子10 g,延胡索10 g,焦兰仙10 g,陈皮6 g,川芎6 g,白芍30 g,炙甘草3 g,水煎服,1剂/d,分早晚两次服用,连续治疗1个月。
1.3 判定标准 中医症候评价标准:分为胃痛、痞满、反酸、纳呆少食、嗳气、呃逆、上腹压痛、舌脉象等,0~6分,评分越高,症状越严重。
治愈:患者基本无不适,症候积分下降≥2级;显效:患者偶有不适感,1级≤症候积分下降<2级;有效:对正常生活有一定影响,症候积分下降<1级;无效:未达上述标准,症状无缓解,严重干扰正常生活。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软件包,胃痛、痞满、反酸、纳呆少食、嗳气、呃逆、上腹压痛、舌脉象等中医证候积分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97.8%)较对照组(86.4%)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两组胃痛、痞满、反酸、纳呆少食、嗳气、呃逆、上腹压痛、舌脉象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各症状积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 两组患者复发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4.4%,较对照组18.2%明显下降,P<0.05(表3)。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s) 单位: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s) 单位: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胃痛 反酸 嗳气 呃逆 痞满 纳呆少食 上腹压痛 舌脉象观察组 45 治疗前 2.5±0.5 2.6±0.5 2.4±0.9 2.5±0.5 2.8±0.9 2.7±0.3 2.6±0.8 2.3±0.2治疗后 0.8±0.3*# 0.6±0.3*# 0.6±0.2*# 0.6±0.3*# 0.6±0.2*# 0.8±0.3*# 0.5±0.2*# 0.6±0.2*#对照组 45 治疗前 2.5±0.3 2.7±0.8 2.4±0.9 2.4±0.3 2.7±0.5 2.7±0.2 2.6±0.5 2.3±0.1治疗后 1.2±0.5* 1.3±0.7* 1.1±0.5* 0.9±0.5* 1.3±0.7* 1.1±0.6* 0.9±0.5* 0.9±0.5*
表3 两组患者复发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均发生改变,胃肠疾病发生率越来越高。CSG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胃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CSG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等,研究表明[3-4],幽门螺杆菌侵袭、胃黏膜防御功能减弱都会引发慢性胃炎。因此,针对CSG的治疗,临床多给予改善患者胃黏膜防御功能、增加患者胃黏膜保护因子、抵抗幽门螺旋杆菌侵染的药物,但多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治疗效果不佳[5-6]。
中医认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属于“痞满”“胃脘痛”的范畴,病位虽在中焦脾胃,但却与肝密切相关。多因饮食失调,脾胃虚弱,感受邪气,肝为情志所伤[7-8]。情志不畅,肝失疏泄,肝郁不舒,横逆犯胃,导致肝胃不和,气机郁滞、不畅,化源不足。中医认为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运化、升清、统血,胃是水谷之海,和脾互为表里,胃以降为和,脾气宜升则健,因此治疗的关键在于把此病分为肝胃不和、肝胃湿热等证型后给予辨证治疗,通过调畅气机、疏肝健脾能够实现本病治疗。
本研究中,柴胡疏肝散的方剂组成中,姜半夏调理胃气,降逆散痞除满,佛手、陈皮理气和中,疏肝醒胃,海螺蛸制酸除胃脘之嘈杂反酸,柴胡调达少阳,疏畅气机,枳壳行气导滞,川芎理气活血止痛,川楝子、延胡索、九香虫行气止痛,制香附助柴胡疏肝解郁,白芍和血活血,赤芍、广郁金理气疏肝,临床多用于气郁胃痛,焦兰仙活血散瘀,行气止痛,广木香乃“三焦气分之药,升降诸气”,以理气宽中调理胃肠,炙甘草调和诸药,共奏调畅气机、疏肝健脾之功。现代医学研究表明[9-12],柴胡疏肝散能够提高胃细胞免疫功能,增强和激活不同免疫胃细胞与胃细胞因子抗病毒活性,减轻细胞变形坏死。
本研究结果提示,观察组总有效率(97.8%)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SG肝胃不和证中医症候评价标准各项症状积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4.4%,较对照组18.2%明显下降,P<0.05。综上所述,中药柴胡疏肝散结合常规西药治疗CSG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1]李新练.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炎的相关性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12,39(11):80-81.
[2]陈贵廷.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4:432-433.
[3]张勇.奥美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30例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23):149-150.
[4]张宁,刘衍霖,王颖,等.奥美拉唑联合替普瑞酮与单用奥美拉唑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效果比较[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21(18):2736-2737.
[5]李坎友.奥美拉唑与替普瑞酮结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探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6,10(4):165.
[6]张健.奥美拉唑与替普瑞酮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5(24):104-105.
[7]颜蔓仪.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慢性胃炎临床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3):300-301.
[8]董文会.柴胡疏肝散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分析[J].世界临床医学,2017,11(14):152.
[9]罗琰.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证患者采用中医柴胡疏肝散治疗的临床效果[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31):4434-4435.
[10]罗丹峰,汪锦飘.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证临床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6,12(15):154-155.
[11]韩秀芬.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4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9):205-206.
[12]黄伟.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证临床观察[D].武汉:湖北中医药大学,2013: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