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省街区制住区公共空间环境设计初探

2018-01-16许艳青

青年时代 2018年30期
关键词:公共空间景观设计山东省

许艳青

摘 要:随着2016年国务院发出推广街区制住宅小区的指导意见后,探讨街区制住区规划设计与建设的研究成为各地方城市规划建设的新课题。本文通过对街区制住区进行理论考察,并对山东省内部分城市建成及在建的街区制住区进行案例分析,在分析中着重对其公共空间环境设计方面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

关键词:山东省;街区制住区;公共空间;景观设计

2016年2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

一、山东省部分主要城市街区制住区的建设情况

由于历史的原因,山东省城市里也形成了许多机关大院和超大型住区,它们拦腰砍断许多道路支路,造成城市路网密度低,阻碍车辆循环。根据中央文件和要求,山东省在2016年5月的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要提升城市的通透性和微循环能力,有计划分步骤地对影响交通的機关大院、工厂、学校和商业建筑进行改造,特别是要依法整治占路违章建筑,打通断头路。然而,闹中取静是我们的居住习惯,还有密切邻里关系、确保居家安全等实际需求,要结合本土文化多举措治疗“城市病”,打造“职住相宜”的现代化城市。

(一)济南

2016年开始,济南CBD和济南新东站相继采用“窄马路、密路网”的街区制模式建设,倡导创建密集路网系统,形成“城市格网”。城市格网缩小了街区尺度,将交通流分散到不同的街区,在地块之间提供了更为直接的联系,减少绕行。并力求建设多功能混合的邻里社区,创建小型分散的就业中心,鼓励双向通勤,以减少出行,实现职住平衡。

(二)青岛

19世纪末20世纪,德国在青岛建立台东镇、台西镇、青岛区、大鲍岛区四个街区为华人主要居住区。由此历程看,青岛住区规划最初便采用了街区制开放住区形式。但其设计之初,汽车文明尚未盛行,居民出行多以步行为主,街区尺度较小。大部分青岛街区制住区都属于完全开放模式,虽老城街区一直保持修缮和维护,但仍无法达到现代城市的住区要求。因此,青岛街区制住区虽保持了较为宜人的街道尺度,有利于以慢行系统为主的城市住区建设,但因政府财政支持不够,公众建设参与力度较小,使之不能成为宜居性的开放性住区。但其完全开放模式的本质,使其有着成为城市街区制住区典范的潜质。

(三)聊城

聊城华建1街区、星光·金色星城都是聊城街区制住区规划的居住项目,虽然采用了“大开放,小街区”的规划模式但都存在住区规模较大,车行和步行的渗透性较差,没有形成符合人体尺度、社区商业繁荣的生活社区空间。住区内部规划有高档的绿化景观和体育运动设施,没有面向社区外部开放,仅仅考虑到内部居民的使用需求。

二、街区制住区公共空间设计探讨

城市住区公共空间是指在城市的住区内部空间中,存在于在建筑实体之间的开放的空间体,是住区内部居民进行公共交往,举行各种活动的开放性场所,是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区域,对提升住区生活品质、提供多元生活有着重要作用。鉴于目前山东省部分主要城市街区制住区的建设情况及对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的理论研究,结合地方特色科学合理应用开放型住区规划理念,从而探索适合本土化街区制住区公共空间的设计思路。

(一)多元化公共空间布局设计

1.根据住区规模设置区域级、住区级、邻里级公共空间

区域级公共空间,如城市游乐公园、体育公园等,其规模和开放程度都是最高的,既满足住区居民对大型公共空间的需求,也为住区居民和城市市民之间搭建了沟通、交往的物质场所,促进了和谐友善的城市文化的形成。

街区级公共空间,如小区级绿化公园、小型景观广场、口袋公园等,因其规模、尺度、所处地段以及居民认同感等因素,主要针对本住区居民,也向城市开放,开放程度较高。

邻里级公共空间,如住区小单元间的小型庭院、人行道上的休憩场所等,主要为住区小单元住户或亲人、朋友及路人等提供交流场所,具有较强的领域感。

2.注重公共空间的私密度设计

在山东传统居住模式中,城市道路上承载着城市和区域的公共活动,属于城市级和区域级的公共空间,承担了主要的社会活动。胡同中的“大街”和里弄中的“主弄”,都是从城市道路进入社区的过渡性道路,属于社区的半公共空间。“胡同”和“支弄”的空间则属于社区居民的半私密空间。四合院和弄堂院落则属于私密空间,供住户自己日常生活、起居使用。现在大部分住区空间由大马路上的城市公共空间直接转到封闭小区内部的半私密空间,跳跃性的转换缺乏过渡。因此,在设计中应加强住区空间序列中半公共空间和半私密空间的塑造,完善空间的序列体系。

3.多功能住区公共空间中心设计

居民可以步行方便到达和视线可及的住区公共空间中心首先要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能提供社会活动的场所和设施。不仅要满足“可观、可玩”的功能,还要有“可用”功能,这样才能保证活力,成为促进社区居民交往的媒介。

(二)互动景观设计

在街区制新思想的引导下,景观设计要紧扣街区制诉求的前提下,扩大街区制的应有范畴,进一步明确街区制的风景园林类城市要素,修正街区制效能提升的方法。

1.景观交通功能设计

在小区某些道路升级并接驳城市主干道的前提下,将公共交通引入小区,公交站可以设置在小区中心绿地处,引导老旧小区进行街区制升级,将景观设计在交通上。注重非机动道路的多样化功能设计,可以是普通的、供人散步用的园路,也可以是用于居民健身、跑步的健步道或自行车专用道;同时可以安排若干立体交通系统,不仅使交通更加便利安全,也使得景观富有层次和立体的视线空间。

2.绿地公园的开放性设计

在住区边界设计绿地公园,让住区居民以及城市市民容易看见并到达,既可以服务该住区,也为城市提供更多绿地公园,充分利用了城市空间资源,提高了公园的使用率。

在街道和街头设计小型绿地,部分可以归临街住户、商户使用,其余的作为公共休闲绿地,为行人、游客提供交流、休憩的场所。

3.景观多样化设计

居住区是人类生存主要休闲空间,需要多样化街区景观设计。我们应结合当地人文景观和民俗风貌进行风格化设计,避免“千城一面”、“不中不洋”的不良设计套路;要利用现代工艺与材料,建设“新型邻里”、“新型街坊”,使市民的精神在规划合理的街区城市中得到满足和提高。

三、结语

街区制是中国城市建设中出现的新生事物,在推广中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但对于设计者,既是挑战更是机遇。新政策的推动实施,大城市病将得到一定的缓解,并有望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同时在进行新街区建设和改造时,能有效的改善居民环境,加强邻里社群关系,改善住区文化气氛。抓住主要矛盾、合理的规划设计建设的街区将会使我们的城市的面貌向着美丽、生态、和谐的方向大步迈进。

参考文献:

[1]李晓,廖智慧,陈志军,刘欣苗,史田田.“街区制”新政策下的居住区景观设计原则[J].现代农村科技,2016(16):48-49.

[2]苗毅,王成新,刘倩,王波涛.基于交通效益的差异化街区制调整对策——以济南市30个居住区为例[J].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2(3):185-191.

[3]田晨.青岛城市街区制住区开放性发展策略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8.

[4]耿洋,郑入学.基于开放街区理念的聊城市住区规划构建方案探讨[J].智能城市,2018(5):8-9.

[5]常宇超.我国城市街区制住区设计策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7.

猜你喜欢

公共空间景观设计山东省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山东省交通运输研究会正式成立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眷 恋
——山东省济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山东省即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