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现代公共艺术设计中的美学元素

2018-01-16樊琼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现代设计公共艺术

樊琼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公共空间的舒适度要求越来越高。而公共艺术作为具有开放性,由公众自由参与和认同的公共性空间的环境设计,也被人们所熟知,但是我国目前对于公共艺术设计的研究多是局限于技术层面,忽略了设计观念和美学原理相关的理论研究。设计中的美学理念可以传递出设计者的个人情感及地域特色,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且公共艺术是公共空间里的艺术,对空间和美学的关系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希望通过对现代公共艺术设计中运用到的美学元素进行探讨,来不断完善我国的公共艺术设计理论。

关键词:现代设计;公共艺术;美学元素

一、现代公共艺术设计的现状

公共空间的产生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雅典时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上指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以外的公共活动空间;广义上指除个人和企业用地以外的公共设施的用地,体现了公共空间的公共性和开放性。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经济也有了质的飞跃,城镇化的进程不断加速,我国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随处可见的各大、中城市的城市广场、公园、公共图书馆,表明了人们对现代城市发展的需求。但我们也要看到,传统意义上认为公共艺术设计就是以雕塑的形式装饰公共空间的艺术作品,实际上公共艺术包括城市雕塑、景观艺术、环境艺术等形象,是一座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对于提高整个城市的人文环境,营造良好的历史文化氛围具有重要意义。公共艺术设计必须尊重当地城市的传统与历史,才能提升文化教育熏陶作用,唤醒居民对公共空间的参与意识,发挥公共艺术设计的价值。但是就目前的城市建设来看,设计者一味追求城市现代化,破坏了原有的城市人文环境,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宽阔的柏油马路上车辆川流不息,乡镇以前古色古香的小屋也被钢筋混凝土替代,城市的绿化带虽为城市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但却缺少以往的灵动。现代公共艺术设计往往急功近利,忽视了地域特色与人文需求,打造的城市千城一面,缺乏艺术特色和人文意味,难以激发人们公共参与意识。公共艺术不是单向的输入,必须尊重居民的参与权利和城市传统的文化元素,才能形成全民与公共艺术的良性互动。

二、美学对公共艺术设计的影响

(一)传统美学对公共艺术设计的影响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美在意象,强调神似而形不似,并且主张对空间的运用要注意虚实结合,就像苏州园林的花窗设计,可以透过花窗看到院内整体景观,这样的虚实结合可以扩大视野,使公共空间的设计丰富起来。中国传统景观设计的美学思想形成了世界上独具魅力的体系,包含了儒家“天然合一”的美学思想,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符合现阶段我国提倡的科学发展观。道家也表达了筑山理水要保持与大自然的亲和、崇敬,顺势而为,表明现代的公共艺术设计应因地制宜。因此,现代公共艺术设计要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新,尽力保存历史遗留的文化遗址,打造有地域特色的城市名片。此外,传统美学包含色彩、思想、文化、图案、民俗等各方面的表现元素,内容丰富且文化意义深厚。例如,绘画、陶瓷、汉字书法、刺绣、剪纸、皮影等艺术是中华人民的集体智慧结晶,具有浓重的民族特色。这些艺术流传至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其要素已融入了很多新鲜元素甚至演变成一种全新的演绎方式,因此,合理运用传统美学元素将可以为公共艺术设计注入新的灵感,并凸显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

(二)西方美学对公共艺术设计的影响

西方美学一开始认为艺术来源于模仿,他们注重对自然、社会和现实的再现,但艺术是设计者情感的表达载体,不同的设计者在进行艺术创造时总会有不同的情感表达,这就使得艺术设计成为设计者抒发情感的方式。与中国传统美学的意象美不同的是,西方美学注重写实与艺术创新,因此,西方美学在艺术设计时往往很注重对艺术形式的刻画,通过对色彩、线条、形状、材料等表现元素的运用来表达美感,以直观的外在表达引起人们与设计者的情感共鸣。人民英雄纪念碑就是西方美学的运用,结合了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通过对历史的再现,让人们感受到了天安门广场的肃穆与庄严。西方美学兴起年代久远,对公共艺术设计有很大借鉴价值,而且西方简洁明快的设计风格符合现代人的审美。

三、现代公共艺术设计中美学元素的运用

(一)人文美学的运用

人文美学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们的需求为服务宗旨,为人们創造出适宜居住的理想生活空间,这就需要公共艺术设计回归自然、尊重文化,并结合现代设计元素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整体空间的艺术品味。现代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大,在闲暇时间人们总希望可以找一片安静的地方来放松身心,所以公共空间在设计时一方面要合理利用土地,盘活土地的利用率,另一方面也要增加公园、图书馆、健身娱乐场所等的设计,在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同时也要丰富群众的精神需求。例如,德国的“啤酒城”——慕尼黑,为了满足现代旅游休闲的人们的心理审美,提升整个城市的文化品味,形成了街道、广场等公共地标性的景观设计。这一特色的城市特征,拉近了人与景观之间的距离,吸引了来自全世界各地的旅游爱好者在这里漫步、观赏,让人们记住了这个美丽的城市。因此,公共艺术设计离不开人文美学,只有满足了人们的需求,才能提高公众的公共参与度与文明素养。

(二)生态美学的运用

我国初期经济的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造成了一系列大气污染、水污染、光污染、噪音污染等环境问题,极大地威胁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尤其前一段时间的雾霾天气,甚至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出行,因此我们只有保护生态环境,才能看得见蓝天白云和青山绿水。这就要求设计者在进行公共艺术设计时,应从传统的粗放型转为高效的集约型,一方面要尊重城市原有的自然环境,进行城市建设要尽量保存原有的城市风貌,开展城市空间综合利用的研究,在城市地上、地下、地面上建成协调发展的立体网络空间;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展环保材料研究和被动式设计,减少资源的浪费,增加资源的循环利用率,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公共空间。此外,公共艺术设计中也可以运用传统的“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倾向于使用纯净自然的建筑材料,将建筑整体尽量融入到周围的自然环境中去,让自然环境和人居环境和谐共生,将生态美学运用到公共艺术设计中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人们所期望的。endprint

(三)装饰美学的运用

艺术装饰可以为公共空间增添色彩,体现城市的艺术品味。常见的公共艺术装饰有雕塑、城市绿化带、假山湖泊、花坛、装饰水景、休闲座椅、公交站台等,可以为现代的艺术设计增添人文气息与自然风光。就像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是公共文化氛围与公共交流空间中的一道靓丽景观,在这里人们可以欣赏到在碧海蓝天衬托下如白帆般美丽的剧院外形轮廓,让人们联想到了澳大利亚美丽的自然风光。美国的自由女神像象征着美国独立自由的民族精神和热情奔放的民族品质,激励着美国人民在自由女神的带领下不断走向未来。随着车辆的增多,城市绿化带的设计可以有效减少尾气和噪音污染,起到涵养水源、调节湿度的功能,植物景观的观赏性也可以为城市带来生机,起到优化环境的效果。此外,在城市的中心广场,有时也会出现喷泉、倒影池等装饰水景,由于人的亲水性,在公共空间的水景设计中,可以缩进人与水面的距离,在较安全的环境下,人们可以融入到水景中,感受到戏水的乐趣。还有一些便利居民生活的服务设施,直接参与公众的户外活动,可以使公共活动有序发生,提高人们参与公共活动的文明意识。总之,装饰美学在公共艺术设计的运用,可以增强公共空间的文化氛围和观赏性。

(四)意境美学的运用

情景交融可以使人们在欣赏景观时,产生景中情,更深刻地体会设计者在进行艺术创作时所要传递的情感。中国传统园林景观十分注重设计的意境美,以画为本,以诗为题,以“写意山水”的设计手法,诠释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意境美学讲究因地制宜、依山就势,利用天然地势和环境,通过置石、叠山、湖水、溪流、绿植将山水楼台、亭廊榭坊自然融合,相映成趣,使自然景色和人工造园艺术两者巧妙结合,让人产生“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之感。例如,江苏无锡寄畅园的八音涧,为了增强公众观赏的视觉、听觉效果,从无锡惠山引水至寄畅园,沿着叠石砌成的石堑道,蜿蜒溪流落在石上产生了叮叮咚咚的回响,让人们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中。现代的公共艺术设计,设计者也应借鉴传统园林景观的设计理念,注重意境美,为人工景色注入自然风光,使人们感受到诗情画意。

四、结语

公共艺术设计作为城市的形象建设,在城市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而人作为城市发展的主体,是公共艺术设计的主要服务对象,人的需求与审美是不断变化的。基于此,设计人应以“发展眼光”看待艺术设计工作,深入感悟美学元素的内涵思想,吸收现代科技发展的新鲜元素,借鉴中国传统美学与西方美学的优秀设计理念,以新思路、新方法表现方方面面的美学元素,才能充分展示出設计作品的人文美感、生态美感、意境美感,使有限的公共空间充满艺术魅力和人文气息。随着人们精神需求的不断提高,设计者应不断提升现代设计的艺术品位,实现传统美学、现代美学的完美融合,创作出兼具传统性、时代性的设计精品,并凸显出地域特色,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调动人们参与公共空间的参与意识,打造具有民族风格和历史文化特色的公共空间。

参考文献:

[1]刘玉华.从美学角度分析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传承和创新[D].武汉理工大学,2007,(05).

[2]黄卜,黄章敏.原生态理念对现代公共艺术设计的启示[J].大舞台,2012,(05):147-148.

[3]郑晓晨.公共艺术的人文精神[D].华东师范大学,2010.

[4]尹慧舒,付赛赛.浅谈现代城市公共艺术景观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7):230.

[5]孔大健.城市美学中的公共艺术设计[J].教育管理,2015,(02):116.endprint

猜你喜欢

现代设计公共艺术
民办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改革与优化研究
云肩造型分析及其在现代婚礼服设计中的应用
大连滨海路公共艺术的美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