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习俗经久不衰
2018-01-16裘影萍
钟山风雨 2017年6期
“更上高楼更高处,黄花新酒醉重阳。”这是唐人描写重阳的诗句。在我国的唐代,重阳登高、饮菊花酒已经成风,而且一直延续至今。那么,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为何有登高、饮菊花酒,后来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呢?这些习俗又起于何时?
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据传,汉代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残害后,宫女贾某也被逐出宫,遂将这一习俗传入民间。
古代,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此风俗始于1700多年前的东汉。南北朝时期梁朝吴均所撰《续齐谐记》云:“汝南桓景随费长房学,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厄,急宜去,令家人作彩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消。景如言,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费长房是东汉人,故重阳登高即始于其时。
“重阳节”名称最早记载于三国时代。据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诚然,以现代眼光来看,登高、饮菊花酒可以消灾避祸缺乏科学根据。但是,饮菊花酒可以健身治病還是有药理根据的。
祖国医学认为,常饮菊花酒,轻身耐老,延年益寿。南北朝梁宗檩撰写的《荆楚岁时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耳,饮菊花酒,令人长寿。”
《神农本草经》亦载,菊花“久服利气,轻身耐老力”。现代医学也证明,菊花含菊甙、腺嘌呤、氨基酸、胆碱、水苏碱和黄酮类,对多种疾病有抗菌作用,常服具有醒脑明目、和血脉、除湿气、护肝脏之功效。
我国民间还有把菊花掺入米面做成菊花糕的习惯,这就是美味重阳糕。如今,重阳节里重阳糕热销场景依然。(裘影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