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约束下医院后勤管理合理化模式探讨
2018-01-16陈新刚
陈新刚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后勤服务中心 上海 200090)
医院后勤管理所涉及的工作内容十分繁杂,但在开展各类后勤管理时都需要在合理化模式下来实施。那么,如何来理解医院后勤管理合理化模式的内在要义呢。笔者认为,可以将其要义定位在“产出/投入”关系中,即在确保医院运营产出一定的情形下,各类物资投入的价值评价应为最小化。由此,当前需要在预算约束下来考察医院后勤管理的合理化路径。预算约束植根于医院后勤管理中的全面预算管理之中。全面预算管理所规定的全员参与下的预算管理,以及全过程预算管理共同构成了预算约束得以实现的手段。从目前制约后勤管理合理化的因素入手,则需要加强全员参与下的预算管理工作,即让身处后勤岗位中的员工都能参与到岗位成本控制中来。而对此,则需要对成本控制监管措施进行创新。基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1.医院后勤管理合理化模式定位
围绕着助力医院主营业务的运转,可以将后勤管理合理化模式定位于以下两个方面:
1.1 定位于医院后勤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转
医院后勤管理的合理化模式首先应定位于后勤管理工作本身,即定位于后勤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转。就医院后勤管理工作的内容而言,其不仅涉及到医院基建设施的维护与维修,还涉及到对医院流动资产的采购管理。可见,后勤管理工作质量直接决定着医院主营业务的运转质量。因此,这里的定位便从医院职能化管理的组织架构下来展开。所谓“正常运转”可以在两个层次下来解读:(1)能够对后勤管理岗位的常规工作完全落实;(2)能够应对突发性后勤管理工作。
1.2 定位于医院主营业务工作的有序运转
医院后勤管理部门作为辅助性职能部门,其工作内容应围绕着助力医院主营业务工作的有序运转。这里的“有序运转”仍可以从两个层次中来解读:(1)医院主营业务中的常规工作能够有序运转;(2)医院主营业务运转中的突发后勤保障事件能够被及时处置。结合前面的论述可知,医院后勤管理工作的两个层次便与医院主营业务工作的两个层次建立起了一一对应关系,而这便从整体上构成了医院后勤管理合理化模式的定位。
2.预算约束的作用分析
在上述合理化模式定位下,预算约束的作用可分析如下:
2.1 作用于医院后勤管理部门组织资源的优化配置
组织资源由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所构成,而财力资源成为了媒介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的润滑剂。随着预算约束工作的实施,通过推动部门全员参与下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便能强化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的衔接,其从技术系数的结构优化出发提升了部门工作的“产出/投入”比值。从而,起到了对后勤管理部门组织资源的优化配置作用。
2.2 作用于提升医院预算资金统筹规划的内控质量
在系统视角下来看,医院后勤管理部门属于医院内部的一个职能系统,在医院管理层的目标管理下,后勤管理部门必须执行所规定的预算管理任务,进而在目标协同下最终实现医院预算管理的总目标。从这一视角出发,预算约束的作用便体现为,提升医院预算资金统筹规划的内控质量。
3.合理化模式构建
根据以上所述,医院后勤管理的合理化模式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构建:
3.1 加强部门动员推动全员参与下成本控制工作的开展
在本文开篇之处就已指出,需要在全面预算管理下来开展预算约束工作。这里提出,医院管理层需要对后勤管理部门的员工开展动员,提升他们的岗位成本控制意识。这里需要创新岗位成本控制监督措施,即将额定后勤管理部门的季度预算经费,在完成常规工作和应急处置后若有结余经费,则可以按比例提成作为部门员工的绩效奖金发放。这样一来,就能落实全员参与下的成本控制工作。
3.2 强化后勤管理工作经验总结重点解决预算约束短板
在追求满意的“产出/投入”关系时,需要强化后勤管理工作的经验总结。经验总结的对象为:(1)在常规工作中哪个环节出现预算管理缺失的概率最大;(2)在应急处置中哪个方面构成了该项工作的主要内容。通过对工作经验的总结,后勤管理部门便可以在季度工作计划中未雨绸缪的开展预算资金规划,在部门资金的优化配置下来倒逼后勤管理工作走向精益化管理的道路。
3.3 完善后勤管理岗位绩效考核增大预算管理绩效权重
在后勤管理部门的工作考核中,应突出预算约束作用的地位,使之成为助力工作走向精益化管理的内驱动力。为此,在部门、员工岗位绩效考核中,应分层增大预算管理绩效的权重。其中,在后勤管理部门的工作绩效考核中引入预算管理绩效,在员工岗位绩效考核中引入成本控制绩效。这里需要指出,后勤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应根据季度预算资金额度进行岗位分解,从而将员工的成本控制目标落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