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在血常规检测中的意义

2018-01-16陈玥

医药前沿 2018年33期
关键词:形态学全自动血常规

陈玥

(长江航运总医院 湖北 武汉 430063)

前言

血常规检验在检验科室十分常见,血常规检验主要是通过对血常规指标的分析,实现对患者疾病状况的判断。血细胞主要为血小板、白细胞和红细胞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白细胞能够实现对毛细血管的吞噬,起到对细菌和病毒的免疫作用。红细胞是人体氧气的传送通道,血小板是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核心。通过提升以上指标检验结果的科学性,对判断疾病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本文研究分析了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在血常规检测中的意义,现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接收的250例血常规检验异常患者作为观察组,年龄:16~74岁,平均年龄:48.57±1.66岁,男/女=112/138,选取49.06±1.34岁,男/女=120/130。

1.2 方法

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患者的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淋巴细胞、红细胞平均体积以及红细胞体积进行探查,并对正常血液标本和异常血液标本进行染色并检验。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的血液检查结果。

2.结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检验后,对照组患者的检验结果为异常的有32例,假阴性率为12.80%(32/250),观察组患者的检验结果为异常的有126例,假阴性率为50.40%(126/250)。同时,在检验结果呈现异常的32例患者中,红细胞形态异常的有11例,粒细胞形态异常的为4例,淋巴细胞异常的为3例,血小板低下10例,血小板聚集4例。

3.讨论

在医疗技术当中,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发展和应用速度较快,现阶段应用于诊疗中的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具有测量精准度高、试剂消耗量低以及测量速度快等特点,在各地医疗单位中得到了普遍认可。相较于传统的血常规检查,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能够有效避免染色检测低效率和操作复杂、精度低等问题。此外,由于细胞形态学检验的主要方向是多方面的,因此血常规检查还应当包含外周血细胞形态的具体类型,通过分析仪进行检测能够更加具象化低完成细胞数量的判断,从而实现常规染色后的人工显微镜下分类。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还可以利用对流式细胞的分辨对细胞进行全面具体的细致分类,从而实现人体内识别异常的细胞情况进行判断,辅助人工分类。在具体的而应用中,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能够有效提高传统人工细胞分类效率。

在血常规检验的过程中,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临床检验过程中十分常见,这种检验方法的精度较高,且操作方法十分简单,且出结果的效率较高,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然而,单纯依靠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来进行检验,对细胞形态的识别准确度比较低,需要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来进行检验,白细胞分类是通过检验过程光电信号来完成的,该分类方式对于正常形态的细胞比较合适,而有病理变化的细胞,则需要通过显微镜检查来进行确诊[1]。因为临床检验人员少,工作量大,规范镜检发出报告难度较高,需要对异常样本进行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让检验精确度提升,减少检验难度,从而获得比较规范的镜检结果。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全自动血液检测仪和传统血常规检测两个方面的各自优势,在实际的检测和血液细胞形态分析中,一般还会将二者相互结合,从而将血液细胞形态检查的准确性进一步提高[2]。

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的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在血液细胞形态检测当中,医务人员首先需要进行血涂片制备,在利用显微镜镜检方式做出判断,从而辨明患者可能存在的血液疾病。在具体应用中该镜检方式受制于检测效率和血涂片自身质量影响,鉴别水平往往表现不足,容易造成漏诊和误诊。而通过利用血常规检测和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二者结合,能够促使血涂片制备质量得到明显提升,从而使医务人员能够获得最佳的治疗时机。实际应用层面,血常规检查和自动化血液分析仪检查中,主要检查对象为异常血液标本,因此在检查过程中,需要对血涂片质量标准进行重新设定,镜检人员在检查中需要对高质量血涂片进行观察和分析。其次,在临床经验和实践结果方面,血常规检查与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查的结合,仍然只能够作为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中的重要辅助手段,不能完全取代人工检查,因此对于临床检验人员来说,在日常工作当中,依旧需要不断加强理论知识学习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充分分析血液型疾病的特征,了解贫血症等点性疾病和患者的生理体征,从而将理论知识内容于细胞形态学检查的实践要求相互结合,提高检验水平和检验精确度。医院方面,则应当出台严格的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使用规定和人工附件标准规定,通过监督引导等方式,对检测人员的工作状态和工作结果进行监督和分辨,保障检测工作人员质量和标准达到既定要求。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检验后,对照组患者的检验结果为异常的有32例,假阴性率为12.80%(32/250),观察组患者的检验结果为异常的有126例,假阴性率为50.40%(126/250),提示观察组患者的检验准确性更高。

4.结论

综上所述,应采用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方法对患者的血常规结果进行检测,以形成疾病诊疗的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形态学全自动血常规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血常规解读
咔吱兔的全自动生活
全自动发明机
全自动洗衣机
全自动运行系统的兴起与未来之路
医学微观形态学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分析
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价值
数学形态学滤波器在转子失衡识别中的应用
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