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护理技能大赛导向促进高职护理教学改革

2018-01-16刘云

医药前沿 2018年21期
关键词:评分标准护理学大赛

刘云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娄底 417000)

1.前言

从本质上而言,护理本身就是为人们提供服务,只是服务的对象为健康状况出问题的患者,由此可见,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也决定了护理行业的特殊性,对于患者而言,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与服务态度等直接关系到护理的效果与质量,因此,我们必须要重视护理学专业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护理学本身就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综合性与实践性,护理专业的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掌握各种护理知识,还要将所学知识运用与实践当中,从而实现学以致用[1]。护理技能大赛则是针对护理学专业学生所开展的比赛,学生可通过比赛来展示自身的学习成果,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与岗位的完美结合,并能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2.护理技能大赛的作用与价值

2.1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由于大部分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接触实践的机会相对较少,容易导致实践与理论的脱节,从而不利于其专业能力的提高。而护理技能大赛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的舞台,能让其有机会展现自我、提高自我,则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的提高同样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比赛,并通过播放以往比赛视频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比赛的乐趣,从而提高其参赛的热情。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将护理技能大赛作为评奖评优的重要指标,以此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与参赛的积极性。

2.2 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护理技能比赛不仅对参赛选手的操作能力提出了要求,还对其临床判断能力、沟通能力等提出了要求,可以说,护理技能大赛是一次检验与提高学生能力的机会。在比赛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将自身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无缝结合,用理论知识去解决现实问题,从而促进其综合能力的不断提高。除此之外,学生在比赛中容易意识到自身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并开始明白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要通过实践的方式来进行提高,单纯的纸上谈兵、关门论道并不能提高自身的操作能力[2]。

3.高职护理专业课程的具体改革策略

3.1 对教学课程进行优化

现代学校教学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是理论与实际脱节,也就是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内容无法很好地运用于实际当中,从而对其未来的就业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护理技能大赛是一次带有检验性的比赛,教师可通过学生的比赛情况来了解其实践能力、操作能力以及沟通能力等,并据此对教学的课程与内容进行调整与优化,让学校的教学更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与全面性[3]。首先,医院的医疗器械相对较多,使用率也较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各种医疗器械,以提高其操作能力与服务水平。与此同时,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患者或家属,可能在工作过程中会受到批评、辱骂或者指责,而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护理人员不能与患者或家属发生尖锐的矛盾与冲突,其必须要具备良好的心理能力与调节能力,学会自主排解消极情绪。由此,学校可开设一门语言沟通类的课程,专门指导学生如何与患者及家属进行良好沟通,从而促进其沟通能力的不断提高。

3.2 对教学内容进行完善

一般而言,高职护理学的教学内容应与实践内容相关,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大部分在临床上可能已经被淘汰的护理操作项目还出现在护理学课堂教学内容中,从而导致理论教学与实践运用出现脱节,这在护理技能大赛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大多数学生的护理操作能力令人堪忧,如在扎针的过程中,扎了几次都无法扎准。与此同时,教材中的护理操作流程、项目等也与临床有较大的出入,如护理技能大赛的比赛项目包括吸氧、吸痰、输液、鼻饲、心肺复苏等,但比赛的操作流程、评分标准等与课堂教学内容有较大的出入,如若教师不能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与完善,则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综合素养又从何谈起呢?由此可见,教师应根据护理技能大赛的内容(如护理技术操作项目、操作流程、评分标准等)进行调整,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而不断提高学生临床操作能力[4]。除此之外,护理人员是一个特殊的服务人员,其必须要怀有一颗仁慈、悲悯之心,由此,教师可将人文知识纳入课堂教学内容中,以此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人文素养,从而为其将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3 积极推动院校合作

护理技能大赛可以很好体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学生的操作能力与专业水平均可在比赛中得到全面的展现。众所周知,护理学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与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单纯的理论讲解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其需要更多实践与操作的机会。同时,护理学的内容有些抽象难懂,如若教师不能结合实践进行教学,学生在听课时则会感到一头雾水、不知所云,课堂教学效果自然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因此,想要培养更多高能力、高素养、高水平的护理人才,学校则必须要加强与医院、企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单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发展校外培训学习基地,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临床参观、见习、实习,从而降低其理解知识的难度,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从而不断提高其各方面的素养与能力[5]。如若有机会或有必要,高职学校也可以与当地的医院进行沟通,聘请经验丰富、专业能力强的护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主要是传授临床知识与临床经验,以此深化学生对教材内容的了解与认识,并不断提高其岗位胜任能力,以保证其将来就业时能够尽快胜任工作。

3.4 完善护理评分标准

一般而言,护理技能大赛的评分标准均是由一线护理人员、业内专家学者等讨论确定的,具有严谨性、科学性、合理性与先进性,也代表着时代对护理行业最新的要求与建议。因此,作为高职护理学教师,其在教学的过程中可借鉴、参考护理技能大赛的具体评分标准,并以此对当前的教学考核评分标准进行完善,从而不断提高护理评分标准的科学性与先进性。如近几年,我国的护患矛盾纠纷层出不穷,人们逐渐开始意识到护理人员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并在招聘护理人员的过程中开始注重考查应聘人员的个人素养[6]。护理技能大赛也适当加大了职业素养评分的比重,重视选手在护理技能比赛中的语言表达能力、交流沟通能力以及具体服务态度。由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服务态度以及护理礼仪等,加大学生个人素质素养在整个考核中的比重,以完善护理评分标准,并促进学生能力与素养不断提高。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实行小组式、案例式考核,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学生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反应能力以及思考能力等进行评价,实现评价的全面性与客观性。

4.结语

总而言之,护理技能大赛是一次检验学生学习能力与学习效果的机会,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赛,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作为一名高职学校的护理教师,应当关注比赛的具体情况与学生的具体表现,并以护理技能大赛为导向,对当前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进行完善,如对教学课程进行优化、对教学内容进行完善、积极推动院校合作、完善护理评分标准等,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此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专业素养,为我国的医疗卫生服务提供更多更专业、更优秀的综合性护理人才。

[1]夏立平,魏志名,王树树,等.以技能大赛为导向开展护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02):84-85.

[2]邬维娜,周彩华.护理技能大赛对护理教学的促进[J].浙江医学教育,2016(04):7-9.

[3]全胜.以护理技能大赛为导向的外科护理教学改革模式研究[J].中国培训,2016(08):205.

[4]穆彤,赵梅,李夫艳.以护理技能大赛为导向的中职《基础护理技术》教学模式探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7(22):2084-2086.

[5]莎日娜,王庆,薛梅,等.以全国职业院校护理技能大赛引领护理专业教学改革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3(20):35-37.

[6]刘艳.通过对护理技能大赛的导向分析促进护理专业课程改革[J].职业教育(下旬刊),2015(11):89-90.

猜你喜欢

评分标准护理学大赛
“鸟人”大赛
插秧大赛
《护理学杂志》稿约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永远的格纹
初高中英语作文评分标准初探
海峡两岸高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的比较研究
针对TOPIK评分标准的韩国语写作教育
说谎大赛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