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爱患者一点 再多一点

2018-01-16应美珂

中国医学人文 2018年3期
关键词:探针乌鸦离子

文/应美珂

在浙大一院的呼吸内科规培期间,我有幸跟在呼吸科的周建英主任的医疗小组里,早晚跟着周主任查房时,周主任会和患者们微笑打招呼,问用药反应,聊生活琐事……那时发现组里有很多都是肺癌患者,他们都或多或少地知道自己的人生路途将尽,却都极其平静。他们和自己的医生彼此熟识,有时打趣,愿意向医生倾诉生理上、心理上的不适,仿佛彼此是多年的老朋友一样。

有次查房结束,周主任和我们这批规培生说起了一个故事。

一位80岁的老人和他受过高等教育的儿子坐在沙发上聊天,突然窗台上飞来一只乌鸦。老人问道:“那是什么?”

儿子回答:“那是一只乌鸦。”

几分钟以后,老人又一次问道:“那是什么?”

儿子不耐烦地说:“爸爸,我刚刚告诉你了,乌鸦。”

又过了一会儿,老人再次问道:“那是什么?”

这次儿子面带愠色:“乌鸦!是只乌鸦!”

片刻之后老人又问:“那是什么?”

Zhao课题组设计合成了一种以香豆素为母体的汞离子荧光探针(见图3)。在探针分子的溶液中,当加入汞离子的浓度是探针浓度的0.3当量以下时,探针分子与汞离子发生配位,溶液在495 nm处具有微弱的荧光。当加入汞离子的浓度是探针浓度的0.3当量以上时,由于硫的亲汞性,使氨基硫脲形成强吸电子的噁二唑酮类化合物,使溶液在495 nm处的荧光大大增强。探针分子在pH=6.5~9.0范围内,对汞离子具有很好的响应,响应时间短,在乙醇∶水=1∶1的溶液中对汞离子具有很好的选择性和灵敏度。

儿子被气疯了:“你为什么总问我同一个问题?那是只乌鸦!你听不明白吗?”

沉默良久,父亲缓缓回到房间,取出来一本发黄的日记,里面记载了儿子童年时的各种趣事。儿子拿过来翻了翻,突然一段文字让他惊呆了。

“今天儿子和我坐在沙发上,不知从哪飞来一只乌鸦落在窗台上。儿子问了我23次那是什么,我回答了他23次那是乌鸦。我的宝贝真可爱!他对世界充满了好奇!”

这个故事以前我也看过,但是在周主任这里我听到了另一层意思:儿子或许是因为责任才照顾父亲,但是父亲却是因为爱儿子才有了照顾好儿子的责任感。医生照顾患者,这不仅仅需要一份责任,更需要一份爱。

周主任接着说,像现在的某床的信佛的患者,身体状况很不好,看到我们医生这么尽心尽力帮她,她说她会念经保佑我们,等她走了她的灵魂还会回来看看我,对于我这种无神论者听到的时候有点发毛,但是内心真的是无比感动的!

某床是一个肺癌晚期的患者,因为病情严重,每次查房时她基本只能坐着,摇高床头坐躺着,或者直接趴在床头桌上,明明吸着氧却仍感觉得到她呼吸费劲,听着循环播放佛教的音乐,似乎靠着佛教信仰减轻了不少身体上的苦痛。她活得很辛苦,但是也很努力,生命力充满死气,但是又那么顽强,让人情不自禁地敬畏这个生命。

周主任还说,呼吸科有很多反复入院化疗的肺癌患者,我们自己的医生在临床上看着自己熟识的晚期肺癌患者因为疗效不好一步步地衰弱,心里其实也是很难受的,有哪个医生不希望自己的病人康复了高高兴兴回家呢?那是莫大的成就感!之前反复入院治疗的某床患者,出院时身体状况还是好的,回家没一个星期就没了,让人觉得真是生命脆弱,世事的无常!

我知道,周主任是在告诉我们对患者的爱来源于何处,对患者的爱来源于医患之间的点滴羁绊,是患者的一句感谢,一声理解,抑或简单的家常问好;对患者的爱来源于医生对每一个生命的尊重、珍视!

曾经有人和我说,当你爱上一个人的时候,你自然而然地能照顾好人家,这是一种本能,丢失这种本能去学习方法技巧,不过东施效颦,行走在规矩里的提线木偶终究没有灵魂。

我想,如果我想做一名优秀的全科医生,在接下来的规培生涯里,要去尝试着多爱患者一点,再多一点。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2018加油!

猜你喜欢

探针乌鸦离子
总压探针性能结构敏感性分析
小乌鸦
气液鼓泡床反应器中气泡行为光纤探针测量方法
乌鸦喝水后传
在细节处生出智慧之花
小议离子的检验与共存
离子共存常见问题探究
First Perfume Which Smells Better the More You Sweat
乌鸦搬家
两种组合电探针在爆轰实验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