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视眼的白内障超声乳化并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体会
2018-01-16李喜芳
李喜芳
(贵州省六盘水市中医医院 贵州 六盘水 553001)
高度近视眼所并发的白内障属于眼科临床难治性白内障,随着时代的进展,现在高度近视眼性白内障越来越多且屈光度都较高。高度近视眼所致白内障以核性混浊为主,因而在早期即开始影响视力及日常生活。因此,在目前显微镜手术广泛应用的条件下,高度近视眼的白内障只要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时,可以行手术治疗。同时,由于高度近视眼眼轴长、巩膜壁薄常伴有玻璃体变性、液化,玻璃体后脱离、视网膜萎缩变性、裂孔等。导致术中、术后易出现并发症。故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摘除手术是眼科手术的难点[1]。术前通过视力、色觉、光定位、、裂隙灯、眼底等检查以排除眼部活动性炎症等病变及评估术后视力预后情况。本研究采用超声乳化并人工晶体植入治疗了30例43眼高度近视眼白内障,取得了较好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0月收治高度近视眼并白内障的患者30例(43只眼),其中男16例(22只眼),女14例(21只眼)。年龄40~85岁,平均年龄62.5岁。晶体核均为Ⅳ以下,眼压均正常,眼部B超未发现视网膜脱离。采用SRK-Ⅱ公式计算出所植入人工晶体度数,术中植入均为丙烯酸酯折叠人工晶体,所用度数为-5.0D~+14.0D。
1.2 手术方式
术前用复方托吡卡胺眼液充分散瞳,0.5%爱尔凯因眼液表面麻醉后,3.2mm角膜刀于11点钟处行角、巩膜缘切口,2点钟作角膜缘内辅助穿刺口,注入粘弹剂,连续环形撕囊,水分离后囊袋上方碎核、乳化并吸除,注吸晶体皮质,囊袋内植入折叠式人工晶体,注吸前房内粘弹剂,检查切口达水密闭情况,必要时切口缝合一针,包扎术眼回病房。
2.结果
2.1 术后1天 视力为0.1~0.5;术后1周 视力为0.1~0.7;术后1月0.1~0.8。
2.2 术中并发症
1例患者术中刚开始注入粘弹剂时即发现晶体悬韧带断裂,约两个钟点位,因悬韧带断裂范围较小,故继续进行常规手术,人工晶体植入囊袋内。1例患者术中后囊膜破裂,给予清除脱入前房内玻璃体后见破口较大,故未植入人工晶体。
2.3 术后并发症
术后第一天,角膜水肿4眼,经给予典必殊眼液、布林佐胺眼液后均于3~7天后角膜内皮水肿消退。随诊3~6月发现视网膜脱离者1例(术中后囊膜破裂患者),出现后发性白内障3眼,其中2眼行后囊膜激光切开术。
3.术中体会
对于核硬度在Ⅳ级以下的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我们均采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术中我们一般采用巩膜隧道切口,因高度近视眼巩膜壁薄而软,在采用巩膜隧道切口时可适当延长切口长度以达到术后水密,不易漏水这样更安全[2]。术中进行连续环形撕囊,撕囊是可利用染色技术增加囊膜与皮质的对比度。水分离时一定要充分并能够将晶体核旋转起来,这样在对晶体核超声乳化时减少对晶体悬韧带的牵拉造成悬韧带松弛而引发的晶体脱位。同时,水分离注水时应缓慢并边注水边压切口后唇将水引流出,避免过多或过猛注入造成悬韧带损伤及晶体核突然浮出填塞环形撕囊口,造成后囊膜压力过大致后囊破裂,核沉入玻璃体腔[3]。超声乳化时避免过大的吸力,造成悬韧带损伤。因高度近视眼前房较深,超乳针头进入囊袋内稍困难,故可采用囊袋上方将晶体核乳化吸出,进行晶体核超声乳化时建议一次性完成,这样减少前房消失的次数和时间,可减少眼压波动,避免对眼内组织的牵拉。术中尽量保持后囊膜完整性,避免玻璃体脱出。玻璃体脱出后稳定视网膜的作用明显减弱,发生视网膜脱离的机会明显增加。
4.讨论
本组研究中三例患者术后视力提高不理想,一例后囊膜破裂未植入人工晶体且予随诊中出现视网膜脱离,建议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但患者拒绝。两例术后进行眼底检查发现黄斑部脉络膜大片状萎缩及黄斑区出血。高度近视眼本身有较高的视网膜脱离趋向,如果术中后囊膜破裂,使玻璃体对视网膜的稳定性作用减弱,发生视网膜脱离机会明显增多,所以,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手术在术中保持后囊膜完整至关重要。同时后囊膜完整植入人工晶体又加强了后囊膜的屏障作用,减少了玻璃体过度向前活动及玻璃体对视网膜的牵拉作用。故超声乳化术的优点主要表现在前房稳定性较好,减少眼内波动,能够有效减少后囊膜破裂,玻璃体脱出,视网膜脱离等术中并发症。同时由于植入低度数人工晶体可矫正高度近视不适为一种屈光手术可达到摘镜目的,但视力恢复与眼轴长度、眼底改变及是否存在弱视有直接关系。眼轴越长,眼底病变越重,则术后效果越差,甚至术后视力无改善可能。现在由于手术技巧及设备的进步,一般认为当视功能不再满足患者需要,而且白内障手术也适用于晶状体混浊妨碍眼后节疾病的最佳治疗时[4]。高度近视常常伴有相应的眼底疾病,再白内障影响视力时应早期行手术治疗,可以利于对眼底疾病诊疗,同时因高度近视所致白内障手术并发症较高及手术难度较大,故建议在核硬度在Ⅳ级以下尽早手术以减少相应并发症。
[1]魏文斌,施玉英.眼科手术操作与技巧(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95-96.
[2]葛坚刘奕志.眼科手术学(第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265-266.
[3]葛坚,赵家良,黎晓新.眼科学(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