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人文教育不容忽视的优质资源:医疗题材文学

2018-01-16彭永强

中国医学人文 2018年10期
关键词:医学教育文学作品医学生

文/彭永强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医疗题材文学作为一种以卫生、健康、医疗等相关行业为主要题材的文学形式,与诊疗行为、医学教育、健康行业有着天然联系,这些文学作品在医学教育中有着重要作用,对于医学生丰富经历、拓展经验、培养多维视角、提高审美等均大有帮助,在医学人文教育成为必然趋势的今天,应当成为一种优质而必要的教育资源。

医学和文学作为两门古老的学科,均可追溯数千年之久。与之同时,医学和文学都还需要无时无刻的创造与更新,医学重视理性,文学崇尚情感,两者之间表面上来看存在着天壤差别。然而,医学和文学还存在着不可割舍的“血缘”关系,文学作为一种富有感染力的文艺形式,自诞生以来就在反映着医学、健康等行业的进步发展,将医学大家、医药科技、医疗事业方方面面的发展以及其鲜活的故事、情感形式展现于读者面前,给人以直观、感性的认识。医学作为文学所呈现的重要内容之一,也在一定程度上助力文学的发展与进步,特别是医疗行业的一些专业用语,常常成为文学创作者以象征、隐喻等手法来表现生活、折射世界的得力助手。“有关疾病与医疗的书写总是充满隐喻,甚至发展为一个丰富的文学象征传统。”1在文学与医学的相互融合方面,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一种别具特色的文学类型:它们以卫生、医疗、健康、养生等为主要表达对象,我们可以将之命名为医疗题材文学。医疗题材文学由来已久,《韩非子·喻老》中有一名篇“扁鹊见蔡桓公”,称得上是早期医疗题材文学的经典之作。

现代文明的迅速提升,也为医疗题材文学的蓬勃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无论是西方欧美世界,还是我们古老的华夏土地,医疗题材文学都呈现出了“火山喷发”般的态势。诸多的医疗题材文学作品,早已不再困囿于一个小小的角落,在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巨著中,至少有五部作品归属于医疗题材文学:德国作家托马斯·曼的《魔山》,以一个医疗场所疗养院为主要描摹背景;法国小说家加缪的《鼠疫》,主要讲述在重大疫情之下人们的抗争及心态变化;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跟《鼠疫》异曲同工,讲述了在霍乱疫情的大背景下,种种匪夷所思的爱情;苏联作家帕斯捷尔纳克扬名全世界的作品《日瓦戈医生》、索尔仁尼琴的惊世巨作《癌症楼》,均是围绕医患关系铺陈而去,以身躯之患去隐喻社会痼疾,警醒世人。除此之外,医生出身的作家毛姆、契诃夫、渡边淳一、柯南·道尔等,他们创作的诸多精品,都与医疗、健康、卫生等直接或间接相关。

在我国近代以来的文学发展史上,医疗题材文学同样至关重要、发展神速。以医生出身或者拥有医学背景的文学家,如鲁迅、郭沫若、冰心、余华、池莉、毕淑敏等,均在文坛上名声赫赫、巨作频频。很多医疗题材的文学作品寓意深刻、影响深远,如鲁迅的小说《药》、冰心的散文《谈生命》、余华小说《第七天》《河边的错误》、毕淑敏小说《红处方》《血玲珑》《拯救乳房》等,均为可以传世的经典之作。

医疗题材文学不仅在丰富文学题材、文学内容上作用重大,同时,它亦是医学教育不容忽视重要而优质的精神资源,从这一角度来说,在我们现今的医学教育体系中,对医疗题材文学的重视、利用程度明显不足。

首先,医疗题材文学对于医学教育来说,可以发挥丰富视野、拓展经历的重要作用。诊疗活动是一项综合了认知判断、经验总结、人际交流、知识输出等一系列能力于一体的复杂性社会行为,医学教育作为医务从业者必不可少的前期准备,对于上述诸种能力的培养与提升缺一不可,至关重要。我们所阅读到的医疗题材文学作品,哪怕这些作品的原创者并不拥有专业的的卫生素养,然而,他们所提供的这些作品为受众尤其是正在接受医学教育的人来说,提供一部分值得认知的信息:患者的感受、诊疗行为中医患的心理状态、医患交流造成的不同感知、诊疗结束尤其是不同结果的诊疗行为所带来的迥异后果……这些作为一种生动活泼的间接经验,对于阅读者而言是一次“虚拟现实”的诊疗行为。虽然其中的“科学性”还需要他们在以后的实践中加以确认,但对于医学生而言,这些间接经验必然是他们受益终身的一笔财富。

其次,医疗题材文学对于医学生而言,便于他们培养感同身受、换位思考的思维方式。多元化的视角对于医务从业者而言非常必要,无论是在临床、教学还是科研工作中,唯有以多元化思维方式处理方能避免片面化、极端化。尤其是在诊疗活动中,医生与患者面对面交流,换位思考、多元思维非常重要,这对于维护良好的医患关系大有价值。同时,通过换位思考、多维视角,还能够更好地了解、掌握患者的心路历程、精神态势,从而从身体和心理两个角度因人而异对症下药。医疗题材文学作品对于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描写一向非常关注,为医学从业者了解诊疗对象提供了极其直观、生动的一面“镜子”,这样的阅读体验,对于医学生们培养多维视角、学会换位思考大有裨益。

再次,医疗题材文学提供了陶冶情操、提高审美的“最佳路径”。目前,人文医学早已成为大趋之势。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医疗从业者不单需要专业实用的临床技能,对于他们社会、心理、哲学、审美等方面的能力需求也必然越来越高,包括文学在内的人文学科,和专业医学素养形成了良好的促进与互补。“社会需要让更多民众分享教育发展的成果,使他们无论在生产力还是公共事务方面都能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2,对于哲学、艺术、文学等作品的了解与接受,就成了医学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医疗题材文学由于和诊疗行为密切相关,有着天然“血缘”关系,因此也就成了医学教育首当其冲应当重视的人文学科。

综上所言,医疗题材文学由于与医学直接相关,血脉相连,这些生动活泼的描述对于医学教育而言,拥有不可多得的模拟价值、借鉴意义,对于培养医学生的换位思考能力意义非常,因此,把医疗题材文学作品的鉴赏和阅读,作为医学教育中的一个环节,作为一科选修课加以推广,必然会因其审美意义而大受欢迎,更重要的是,对于医学生专业理论、人文素养的提高同样大有裨益。

猜你喜欢

医学教育文学作品医学生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杂志第二届编委会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对减肥与断食晚餐认识的比较研究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以医史学史料为载体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19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