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乐”模式精准帮扶零距离
——记山西中农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良杰二三事
2018-01-16郑科
他在长期的一线农业服务工作中,他坚持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把先进果业技术的推广和脱贫攻坚工作紧密结合,形成了帮助农户有效脱贫的“中农乐模式”。由此成为一个在北方果区有着众多农户粉丝的生产实践型果业专家。从果业科技工作者到新农人,从打通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到精准扶贫工作创新,从扎实研究果业先进技术到创新开发农村互联网服务平台,从打造“有身份证的水果”品牌到果品安全溯源体系在各大果区的实施,从建设数千个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水果示范园到自建数千亩现代果业生产基地……二十多年来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在帮助农民致富,帮助贫困户靠果业脱贫。据不完全统计,他免费为农户技术培训达3 600多场,惠及农户近200万人;他带领的讲师团队下乡到果园指导累计达8.9万场次;先后在全国各大果区建设了示范园4 000余个果品示范园。他也由此获得了“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全国十佳农民”和“山西省脱贫攻坚奖奉献奖”等多项荣誉。
他是民进运城市委副主委、山西中农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良杰。
帮助贫困农户“产好果”是最实在的技术帮扶
1994年,杨良杰被果农报社招聘为技术人员,他钻研果业技术,到处拜师学艺,积极联系全国各地的果树专家,不论是在课堂还是田间地头,他不放过任何一次学习机会。几年下来,从本地农业推广部门的技术员到中国农科院里的大专家,从田间地头实干出的土专家到来华讲学的国外洋专家,都成了他的好朋友。而他,专门把这些大专家的先进经验、实用技术通过报纸“翻译”成农民能看的懂、用的上的“傻瓜式”实用技术,大受农民欢迎,这在当时不失为一种大胆创新,也由此形成了报纸上独特的杨良杰技术推广模式。在报社期间他共撰写发表各类“大白话”专业科普文章上千篇,与专家合著出版果业专业方面书籍10多部。在果农心目中他成了“实战型”果业专家,他的技术指导迅速转化为果园里的累累果实。
2004年10月,他成立了中农乐果业联合社,办了一份专门服务果农的“技术明白纸”——《果业科技与信息》,指导果农学技术,搞生产,产好果,快脱贫。同时,他指导山西、陕西、河北、河南、甘肃等果区的果农陆续建起了中农乐果业技术工作站。为了尽快把最先进的果树管理新技术传授给果农,打通农技服务最后一公里,让它落地生根,杨良杰带领中农乐一班人把苹果、桃、梨、杏、葡萄、樱桃等北方各类果树的管理技术要点绘制成彩色挂图,把老师在园里的具体操作刻录成光盘,免费送给果农。十四年来,他带领中农乐共编辑出版了400多期1400万字的《果业技术与信息》专业技术报刊,赠送挂图800多万张,光盘68万套,技术手册86万册。这些“技术明白纸”和技术挂图被果农张贴在炕头或是果园看护房内,边看挂图边照着学习管理技术,成为农户名副其实的“致富宝”。同时,杨良杰还把乡土能人组织起来,共同打造果品样板示范园4 000多个,以此带动更多贫困户照着干、跟着干、学着干。先进的技术被送到农户的田园地头,杨良杰一班人看着它一天天开花结果。杨良杰在一线技术推广中形成的“傻瓜式”创新技术和“保姆式”服务模式,成为技术扶贫工作中的有效武器。
互联网创新带动农户与时俱进不返贫“不掉队”
帮农户“产好果”致富脱贫,杨良杰做到了。但他并不满足所做的这一切。在果品产量饱和,产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型,消费市场和销售渠道都发生巨变的互联网时代下,靠“产好果”脱贫的农户很有可能再次“返贫”。只有带动农户紧跟市场,带动贫困户与时俱进,才不至于让致富的农户再次返贫,再次掉队。
杨良杰始终紧盯科技创新。2014年,杨良杰借助“互联网+”的力量,与中国电信联手,开发出了“千乡万村”APP果业科技服务互联网平台,既能延展技术扶贫覆盖面,又能推动产业升级持续助农增收。这款APP下载和注册农户超过40万户,已经成为线上、线下拥有众多农户“粉丝”的科技服务平台。平台的“聚粉效应”为杨良杰建立果品质量追溯体系创造了契机。杨良杰从贫困农户的“痛点”出发,通过农产品安全溯源让“有身份证的水果”成为农户增收新亮点。他建立乡镇技术指导站,聘任村级质量监管员,使果农从严格登记果品安全生产手册做起,将生产的每个环节及监管数据逐一上传记录,生成专属于生产者本人的二维码,让果品安全溯源成为现实。目前,全国8 200个农户的果园已经完全实现果品追溯到户,形成了“有身份证的水果”品牌,比当地的其他农户收入高出15%~30%。
“菜单式”“基地式”精准扶贫让农户立起站稳
在扶贫攻坚工作中,杨良杰立足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结合企业的特点,在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统一部署和大力支持下,发挥技术优势、服务优势、示范优势、培训优势,把各类果业技术“傻瓜化”,把落地服务“保姆化”,通过手把手技术培训带动农户干,通过持续帮扶推动农户干,通过建设果品示范基地让农户参与干,走出了一条独特的“中农乐技术扶贫模式”。
在稷山县太阳乡,中农乐采用“技术+农户”的技术托管扶贫模式,通过中农乐先进的技术优势建立核桃经济干果林,从品种选择到种植管理,核桃挂果前均由中农乐管理,农户参与学习。三年后,交到贫困户手里就是一个成型的高产核桃园,亩经济效益可达3 000元以上,基本解决农户不懂技术、不会管理的后顾之忧,因为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传授农户科学的核桃管理技术,让贫困户通过种植核桃,提高产量和效益,真正的脱贫致富。
在永济市卿头镇,中农乐建立千亩有机冬枣基地田间大课堂,从基地建设、技术服务、安全溯源、电商销售等生产销售模式对周边枣农作示范,通过规模化、有机化、标准化、循环化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对枣农进行观念引导,通过建立田间科技大讲堂,从科技培训到实际操作,从理论课堂到生产示范,从产品溯源到分拣销售,全产业链教学基地为周边区域培养大量的冬枣科技骨干,通过科技示范和培训的力量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中农乐千亩有机冬枣基地当前已被永济市委市政府、卿头镇党委政府设立为冬枣产业扶贫基地。
在国家级贫困县平陆县,中农乐坚持田间科技服务长达8年,并用最“笨”的办法,在乡镇和村建立技术站,对农户进行一对一培训和手把手帮扶。帮扶打造苹果高效示范园近50个,这些示范园通过树形改造合理、标准化技术落实到位,绿色有机意识贯穿到底,平均亩效益达1.5万到3万元。在这些提质增效示范园的榜样示范和典型带动下,使周边近万亩果园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带动,效益得到持续改善提升。2016年,中农乐在该县张店镇,流转土地,开始尝试打造千亩“桃花源”田园综合体,采取“现代果业基地+小农户”的模式,为张店镇及平陆县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探索更有效的路径。
2015年以来,河南省灵宝市在中农乐的技术扶贫点多次考察后,对中农乐的技术帮扶农户脱贫工作予以高度赞同。当年底,灵宝市正式邀请中农乐入驻河南灵宝,在苏村乡建立起“灵宝市中农乐苹果产业扶贫基地”,通过高海拔区域新优苹果品种示范、双矮密植栽培示范、不套袋示范、机械化示范、肥水一体化示范,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带动,促进传统果业转型带动,促进贫困农户通过发展新优苹果走上致富之路。同时,通过发挥基地的“中农乐新优苹果研究所”的技术培训和指导优势,培训果业技术能手,培养果业基地新型农民,促进更多贫困区域的农户走上产业致富之路。
2018年以来,中农乐“技术扶贫模式”走进四川盐源县、新疆阿克苏等偏远贫困地区,进行技术精准扶贫,帮助农户提质增效,脱贫致富。中农乐通过科技创新、技术帮扶、示范引导、技术托管等多种模式对贫困户进行精准帮扶,持续性长、服务力度大、收益提升明显,正在成为特色化、个性化、精准化的技术扶贫方法之一。中农乐的技术精准扶贫作法,不但帮助贫困户“扶了起来”,更让他们“站得住”“站得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