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湖上岸渔民务渔路更宽江苏省骆马湖数千渔民成功融入陆地现代渔业
2018-01-16
为了绿水青山,江苏省骆马湖数千渔民为生态“让湖”!不过,一个现实问题不能回避,长期从事渔业的村民身无长技,离湖离不开渔。没有了骆马湖,他们如何务渔?
令人欣喜的是,渔民离开了湖,“渔饭”照样吃得风生水起。刘宅村是骆马湖渔业大村。在江苏省扶贫办和当地政府支持下,村集体在远离湖区的低洼地,建设起密度养殖基地。“这些低洼地,平时也种不了粮。建成动水养鱼场,渔民离湖不离水,继续发挥老本行。”孟旭说,一期已建成100亩(1亩约为666.67平方米),全部建成,面积共有500亩,完全满足村里所有渔民需求。
刘宅村村民世代以渔为生,该村最高时有近500户村民从事湖面养殖。而新沂市2017年对骆马湖水域渔业养殖进行摸底统计,从事池塘、网围、网箱等传统养殖的从业户超过1 300户;其中,池塘、网围面积超过9.5万亩,网箱近300万平方米。新沂市渔政监督大队大队长刘兵介绍,近年来对骆马湖进行整治,渔民生活用船全部撤离到指定地点停靠。截至3月,已清理网箱82万平方米,其中棋盘镇35万平方米、窑湾镇47万平方米。到10月,整治工作可全部完成,渔民全部上岸。
7月24日,气温高达36度,在刘宅村标准化水槽前,近1万尾草鱼挤得密密麻麻,欢动跳跃着等待饲养员喂饲料。村支书孟旭正在组织村民提水增氧,加大换水频率。“这方水槽,长26米,宽5米,面积仅130平方米。”学会动水养鱼新技术后,村民和孟旭一样,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每个水槽可养草鱼1万尾,鲫鱼3万尾。这片面积100亩的‘厂房’,可养殖100多万斤。若用传统的池塘、网围、网箱,最多也只能养10万千克。产量足足提升了5倍!”
由于采用了现代渔业新技术,渔民享受了远超湖面养殖的效益,环保问题也得到解决。孟旭启动按钮,气体推动水槽内水体移动。“每个槽日消耗饲料一吨,定期投放益生菌,使氨氮含量保持较低水平。所有的水处理后,内部循环利用。”孟旭说,每户渔民计划分得两个水槽,年收入可超过10万元。“工厂化养殖效益明显,捕捞5 000千克鲜鱼,以前需要20个人拉网一天,如今电动设备一勺可打捞750千克,仅需要4个人工作半天。”
刘宅村不远处的腰庄村,有一处百亩蛙田,几十个用纱网笼罩的养殖池引人注目。这是邓和平三兄弟合伙搞起的青蛙养殖基地。“我们三兄弟,半辈子经历恰逢骆马湖几段变迁。”邓侯平说,年轻时合伙采砂,后来承包1 800亩水面围网养鱼。最高时,一年收益近百万。
“湖区推动渔民上岸。我们和水产打了一辈子交道,镇村干部建议我们,继续做足水文章。”三兄弟寻找符合新沂特色的绿色农田养殖项目。经过考察,邓和平引进湖广地区的食用青蛙养殖项目。与当地水槽精养不同,他们决定在稻田养殖。青蛙吃害虫、粪便为稻田施肥;泥鳅吃饲料残渣、净化水质;稻米为青蛙和泥鳅遮阳。百余平米的养殖方内,形成了闭合生态环。
邓品良算了一笔账,2018年青蛙亩产可达1 500千克,明年有望突破2 500千克,按照最低售价25元/斤计算,青蛙一项每亩纯收入3万元以上。泥鳅每亩收50千克,纯收入1 000元。绿色无公害水稻,售价更是高达30元/千克。“今年,基地里亩均纯收入有望突破4万元。”
上岸后的渔民,路越走越宽。沿沂河一路向北,20千米外的合沟镇稻田渔业方兴未艾。在青石桥村,大户杨云峰带领着村民,流转了450亩地开展稻虾混养项目。环绕骆马湖的新店、草桥、棋盘等乡镇,正在打造稻虾、稻蟹、稻鱼生态共养基地,通过公司化运作,打响“骆马湖稻虾米”、“骆马湖水产”等农业品牌。
走访骆马湖,记者看到渔民上岸后,湖里淘金却并未因此停下脚步。当地推出渔猎文化旅游,组织渔民开展野钓、鸬鹚捕鱼、撒网表演,吸引了省内及上海、山东的众多游客,成为渔民转型致富的新增长点。仅刘宅村已吸引投资1.5亿元,全力打造苏北休闲观光旅游渔村,每年可接待游客2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