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动企业主导 促进宜昌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2018-01-16王友海郝晴晴仇方方卢梦玲陈劲松彭泽玉邓余良

中国茶叶 2018年10期
关键词:茶农宜昌绿茶

王友海,郝晴晴,仇方方,卢梦玲,陈劲松,彭泽玉,邓余良

1.宜昌市农业科学研究院,443000;2.宜昌市财政局,443000;3.宜都市特产技术中心,443000;4.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310008

宜昌古称峡州,有着悠久的茶历史和灿烂的茶文化。当前,茶业依然是宜昌农业的主要特色产业。预计到2018年底,宜昌市茶叶种植面积逾6万hm2,干茶产量接近8万t。

开展茶产品系列加工,努力形成茶叶全产业链发展是宜昌茶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特色。目前宜昌全域各类茶叶加工企业已经超过700家,其中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较大规模企业达到13家,千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有70家。在这些加工企业中,以清洁化、自动化、连续化生产线为标志,并装备有电磁杀青机、茶叶色选机等高端加工机械设备的标准化、现代化加工示范园区达到18个;湖北采花茶业等3家企业获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1家茶叶企业获湖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其中有6家企业跻身“中国茶企百强”。此外,宜昌茶叶地方品牌众多,知名品牌冒尖也是一大特点。目前,宜昌市已有“采花”“萧氏”“昭君”“邓村绿茶”等8个品牌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

随着茶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宜昌茶产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如茶产业综合实力不强,新产品开发特色不突出,茶叶生产加工标准不统一,茶区域公用品牌不够响亮,市场竞争力下降,茶企经济效益降低,茶农持续增收乏力。要统筹解决这些问题,茶企必须统一思想,主动作为,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

结合宜昌实际,如何推动以茶企为主导,通过其内生动力、转型升级,外部配合、全面发力,进而促进整个宜昌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摆在政府、企业、茶农以及消费者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本文仅就如何推动企业主导问题阐述一些个人观点。

一、必须肩负起茶产业转型发展的历史使命

宜昌产茶历史悠久,陆羽《茶经》写到:“山南,以峡州上。”唐朝时,峡州碧涧、明月皆为贡茶。宋代欧阳修在宜昌任县令时,曾留下“春秋楚目西偏境,陆羽茶经第一州”的赞美诗篇。宜昌群山起伏,雨水充沛,气候温和,终年云雾环绕。年平均降水量1 215 mm,平均气温17℃,到处都是绿水青山,是茶产业发展的适宜区域,被农业农村部规划为长江上中游特色和出口绿茶重点区域。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宜昌时指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依托自然资源的禀赋、历史文化的传承,宜昌茶业如何在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绿色发展国家战略的宏伟蓝图下,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这就要求宜昌现代茶人、茶企必须主动作为,切实担负起茶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历史使命,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一要充分发挥外联市场、内联茶农的桥梁作用;二要充分发挥提质增效的引领作用;三要充分发挥茶叶科技创新的实践作用;四要充分发挥茶叶技术推广的示范作用;五要充分发挥历史文化的传承作用。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共同为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农民持续增收再作新贡献。

二、必须在科学规划上发挥主导引领作用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企业主导和引领作用,做到科学规划、统筹发展。

1.做好示范基地规划

目前宜昌市茶叶基地面积大,管理不平衡,安全隐患突出。为此,企业要主动引导,按照“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管理模式,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建设适度规模(20.00~33.33 hm2)的示范基地。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示范;并以此为样板,引导茶农进行标准化生产。同时联合一批茶农,签订合作协议,按照“五统一分”,即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社会化服务、统一农资供应、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收购价格,分户经营管理的模式,将企业、农户拧成一股绳,形成相对稳定的原料基地。企业为茶农提供技术和专业化服务,茶农按照企业需求进行生产,既保障了茶农的利益,又保证了茶叶质量安全和产品品质。切实解除双方后顾之忧,实现企业增效、农民增收。

2.做好品种发展规划

过去,人们开发发展新茶园盲目引种,缺乏对茶树品种适应性、抗逆性、丰产性、稳产性、适制性等的比较鉴定,缺乏对宜昌市茶树品种布局的合理规划,“一地多种”“一园多种”“一村多种”的现象比较普遍,给生产和产品品质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宜昌茶企要转型发展,良种是第一要素,必须从基础工作做起,依托地市级茶叶科研单位,通过系统开展茶树品种引进及筛选研究,以高香、优质、高产、多抗为目标,筛选适合本区域种植的优良品种。并以此为基础,逐块逐年开展茶树品种更新换代,逐步推行分品种采摘、分品种加工、分品种销售的生产模式,实现茶叶高质量发展。

3.做好产品开发规划

一个好的茶叶产品,是好的茶树品种、好的生态环境、好的生产技术、好的包装营销手段的有机统一。各企业在“提升绿茶,振兴红茶,发展黑茶”战略的引领下,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以市场为导向,由绿茶、红茶为主向绿茶、红茶、黑茶等不同茶类同步发展转变;由名优茶为主向名优茶、大宗茶同步发展转变。提升绿茶品质,一是要提升绿茶外观品质,使之“色泽绿润、匀整干净”;二是要提升绿茶内在品质,使之具有“绿豆汤、板栗香、味鲜爽”的宜昌绿茶特质。振兴宜昌红茶,即通过打造具有“橘红汤、果蜜香、味醇爽”品质特性的高端红茶产品,提升“宜昌宜红”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重现中国三大历史红茶的风彩。发展黑茶产业,即在黑茶由边销逐步走进都市,成为人民健康饮食必需品的新形势下,充分利用夏秋茶资源大力发展黑茶产业,促进茶农增收。此外,企业在主打产品的基础上,要通过工艺融合改进茶叶品质,凸显产品特色,提升产品辨识度,实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

4.做好品牌打造规划

宜昌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缺失、省外市场知名度不高、茶叶走出去困难,已成为广大茶企的共识。在市场信息化的今天,名气就是人气,人气就是市场。宜昌茶需紧紧围绕市政府发展规划,以行业协会为桥梁平台,齐心协力打造市级区域公用品牌。做到政府主导,协会运作,企业参与;统一标准、统一质量、统一品牌,抱团出击。政府重点抓好品牌宣传,企业保证产品质量,协会加强行业监管。为强化企业责任,可采用“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区域公用品牌+合作品牌+企业品牌”的多商标形式。团结就是力量,联合才有出路。目前,“宜昌宜红”已作为区域红茶公用品牌被农业农村部批准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宜昌毛尖”作为宜昌绿茶公用品牌正在启动相关申报程序。在政府部门和科研院所的鼎力支持与密切配合下,宜昌茶企更要积极参与,主动有为。

5.做好市场销售规划

茶企要以市场为导向,科学规划其产品的销售市场、销售渠道、经营模式等。企业要主动多找市场,多谋划长远发展,主动走出去,变坐商为行商。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寻找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经营市场,才是破解当前销售难题的理想选择。

6.做好人才培养规划

宜昌的茶企以民营企业为主,大多数企业负责人和技术骨干年龄都在50岁以上,10年之内都将面临人员更迭。茶企未来由谁来接班,谁来做茶?这些都需要及早规划。

(1)要有计划地培养接班人才

茶企需要有计划地培养年轻人作为茶企接班人,作为茶企接班人需要有爱心,爱茶叶、爱茶农,以茶农增收为己任;有责任心,把消费者当上帝,始终把质量安全放在首位;有创新精神,爱学习、肯钻研,不断进行技术、管理和营销方式的创新;有奉献精神,敢于作为。

(2)要留住茶业人才

茶企在培养接班人的同时,还要留得住茶业人才,可将核心人才由员工变为股东,成为企业的主人。

(3)要借用外部人才

茶企要善于借用外部人才,积极寻求与科研院所专家的合作,与他们签订服务协议,获得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

三、必须主动争取政府及相关部门保驾护航

在产业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摆正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政府是领导者、服务者,企业是实践者、开拓者,不能错位,也不能缺位。要处理好大企业与小企业的关系,既要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又要兼顾中小企业的平等地位,营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政府要做好政策领导,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做好规划引导,确保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做好科技支撑,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助推产业发展;做好文化宣传和公共服务工作,为企业营造干事创业、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

多年来,宜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按照“湖北第一、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目标定位,大力实施“提升绿茶、振兴红茶、发展黑茶”战略,为宜昌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绘制了蓝图、确立了目标,也为宜昌茶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坚强保障。企业应大胆实践、做好示范,主动争取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视与支持,携手推动宜昌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绩、实现新突破。

猜你喜欢

茶农宜昌绿茶
THE PRICE OF BEAUTY
The Price of Beauty
老党员“卖”茶忙
宜昌“清单之外无事项”等
绿茶或能预防和延缓阿尔茨海默病
茶农创业培训现状及创新发展对策分析
湖北宜昌卷
“早春茶”开采
茶乡人家
红樱绿茶两相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