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山县山地旱作辣椒“航椒4号”高效高产栽培技术

2018-01-16李小峰吕彦妮

蔬菜 2018年10期
关键词:覆膜辣椒基质

李小峰,齐 欣,王 荣,吕彦妮

(1.天水神舟绿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甘肃 天水 741030;2.甘肃省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 天水 741030)

武山县位于天水市东南部,地处秦岭北坡西段与陇中黄土高原西南边缘复合地带,海拔在1 365~3 120 m,年降水量550 mm,山地面积3.59万hm2,占总耕地面积的92.6%。传统的辣椒连作模式导致病虫危害加重,品质变劣,产量和经济效益降低。2016—2017两年引进航椒4号及配套技术进行创新性试验示范,由原来连作改变成一年一茬辣椒模式,充分利用冬闲时节修复土壤,缩短种植周期和农忙时间,栽培管理简单,而且经济效益比原来每667 m2多收益1 000元以上;尤其采用穴盘育苗移栽方式,提高了植株成活率并缩短了缓苗期、延长了采收期。全膜双垄沟栽培对干旱山地保墒保肥效果非常好,双株定植提高了每667 m2产量,还能起到防倒伏的作用,生产的航椒4号椒条顺直、颜色深红,能适期成熟,产量高,而且终端消费市场扩大,销路可观。2018年该品种及配套技术已在武山县四门镇、咀头乡、高楼镇推广,面积达80 hm2。

1 一年一茬辣椒模式

1.1 一年一茬辣椒模式特点

一年一茬辣椒种植,由原先的广种薄收、粗放管理改变为精细化管理+订单收购模式。产前依据订单合理选择地块、落实面积、统一育苗移栽;产中技术人员现场跟踪指导,病虫害监控和联防;产后收购有保障,而且减轻了土壤连作障碍,利用冬闲期得以休耕复土。

1.2 一年一茬模式的经济效益

航椒4号2年平均667 m2产量2 250~2 750 kg,平均收益4 000~5 500元,而连作模式2年平均收益3 000~3 500元,前者增收30%以上。

2 育苗技术简介

2.1 选用航椒4号山地旱作

航椒4号是天水神舟绿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利用航天搭载、空间诱变、生物繁育、农业育种等技术集成创新培育而成的鲜干兼用型杂交1代辣椒新品种。果实细线形,青熟果绿色,完熟果深红色,干椒深红色。果实辣味强、高产抗病,每667 m2产鲜椒4 000 kg左右,产干椒500 kg左右,商品性好,适宜早春露地种植。

2.2 育苗时间

育苗设施选择日光温室或加温连栋温室,要求设施背风向阳,保温性能强,最好未种过茄果类蔬菜。按照确定的播种时间提前7~10 d对设施进行杀菌消毒,育苗从3月5—10日开始,5月5—10日炼苗出圃移栽。

2.3 基质装盘,保墒提温

育苗盘选择72穴或98穴型最好,基质选用蔬菜育苗专用商品基质。重复利用的育苗盘需先用75%多菌灵700倍液浸泡消毒1~2 h,捞出后沥干方可使用。基质装盘后整齐摆放在准备好的苗床或阳畦上,轻淋1次透水,最后选择1.2 m幅白色地膜覆盖育苗盘,达到基质保湿及提高地温的目的,同时保持棚室温度,做好播种前的准备工作。

2.4 种子处理及播种

2.4.1 种子处理

每667 m2用种量80~100 g,播前先将种子放在报纸上,在阳光下晒种3~4 h,用55 ℃的热水温汤浸种30 min,不断搅动至水温降到30 ℃,捞出沥干,再用50%多菌灵1 g、农用链霉素1 g加水500 g制成的混合液浸种,继续浸泡1 h后,淘洗干净,捞出晾干种子表面的水分,即可播种。

2.4.2 播种

将预先备好的育苗盘按顺序和播种进度边揭膜边播种,在每穴正中央打孔,深度1 cm。每穴点播3粒种子,播完1个整盘后覆盖育苗基质1 cm,并用板子刮平,放回原位,轻淋1次透水,最后覆膜封严,加强温度管理。

2.5 苗期管理

2.5.1 出苗时的管理

出苗阶段,白天温度控制在25~30 ℃,夜间温度控制在15~20 ℃,注意检查出苗情况,当有50%种子破土后要及时揭膜放苗,不再覆膜,以防“烧芽”,中午光照较强时要适当遮阴。

2.5.2 出苗后的管理

出苗后要逐渐降低室内温度,防止幼苗徒长,白天温度控制在22~25 ℃,夜间在15~18 ℃。视基质干湿程度对幼苗进行补水,让幼苗多见阳光。幼苗3叶1心时定苗,每穴按照“留强去弱”的原则保留2株,5~6片真叶时叶面喷施0.1%磷酸二氢钾1次。当苗龄55~60 d,根系发达、茎秆粗壮、叶色深绿、苗高15 cm左右、有7~8片真叶时,要做好移栽前非常重要的炼苗工作。出圃前2~3 d用75%多菌灵1 500倍、农用链霉素2 000倍、阿维菌素2 000倍的混合液喷雾。

3 田间整地施肥、抢墒覆膜

3.1 整地

3.1.1 地块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耕层深厚,土壤肥力中等以上,前茬没有种过茄果类作物的地块。

3.1.2 整地施肥

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深耕晒垡、熟化土壤,耕后及时细耙保墒,覆膜前再次浅耕、平整地表,结合整地每667 m2重施腐熟有机肥3 000~4 000 kg、尿素50 kg、硫酸钾30 kg、过磷酸钙50 kg。施肥后旋耕2~3次,使地块平整,土壤疏松。

3.2 抢墒覆膜

为尽量接纳雨水,要及时覆膜。选择1.2 m幅白色地膜,用铺膜机覆膜,宽垄70 cm,窄垄40 cm,沟深5~10 cm,垄距1.1 m。采用全地面覆膜形式,膜与膜间不留空隙,两幅膜相接处在大垄的中间,用下一垄沟或大垄垄面的表土压住地膜,覆膜时地膜与垄面、垄沟贴紧。覆膜压土的技巧与普通的半膜覆盖不一样,压土时先用土块固定地膜两边,然后在大垄中间两幅地膜相交处压“和缝土”,最后每隔2~3 m横压“土腰带”,以防止大风揭膜并拦截垄沟内的降水径流,在土腰带中间每条垄沟内留3~5个小土堆,以备定植时覆盖定植孔用。

4 适时移栽

武山县适宜移栽的时间为5月5—10日,此时气温基本稳定。在确保膜内墒情较好情况下,在沟壁距沟底5 cm左右处破膜打定植穴,株距40 cm,行距50 cm,每垄2行,双行定植穴按三角形交错排列,每667 m2种植3 300穴左右。移栽时一边栽植一边人工辅助浇定苗水,对地势较高、墒情较差的地方要多浇,最后用土封严地膜口,防止烤苗和杂草丛生。

5 田间管理

5.1 植株调整

航椒4号植株长势和分枝性强,为了增加行间的通风透光,保证光合作用正常进行,防止植株养分流失并及早发棵,促进植株上部多结果,提高产量和果实的商品性,应尽早摘除门椒及以下的侧枝、黄叶和病叶。

5.2 追肥

生长期追肥量不宜过大,尤其氮肥,摄入过多易发生植株徒长,应掌握“薄肥勤施、少量多次”的原则。花期叶面补施硼肥,以利于花芽分化和坐果。8月中旬进入盛果期后,结合雨水每667 m2施三元复合肥10 kg、硫酸钾10 kg,采用施肥器将肥施入土中。如遇大雨,要及时排涝,防止田间积水。

6 病虫害防治

辣椒病害主要有疫病、病毒病、白粉病、炭疽病,虫害主要有蚜虫、红蜘蛛、烟青虫等。

6.1 病害

6.1.1 疫病

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64%克露8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1 000倍液叶面喷施,喷药时叶面、叶背要均匀喷到,发病较重时可间隔7~10 d再次喷雾。

6.1.2 病毒病

高温干旱天气发病较重,可借助蚜虫传毒。发病植株上部嫩叶出现花叶、蕨叶、卷叶或坏死,叶片皱缩畸形,幼叶变窄,重者形成线形叶。防治方法:用20%病毒A 500倍液或1.5%植病灵1 000倍液对磷酸二氢钾400倍液喷施。

6.1.3 白粉病

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50%硫悬浮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1 2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叶面喷施,叶片正反面都应喷洒到。每次喷药间隔3~4 d,连续喷施3次,交替用药,采收前10 d禁止用药。

6.1.4 炭疽病

播前用55 ℃温水浸种10 min,或用50 ℃温水浸种30 min消毒处理。发病时可用75%的百菌清、20%戊唑醇和70%的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按使用说明喷雾病株,防治效果较好。

6.2 虫害

6.2.1 蚜虫、红蜘蛛

用阿维·毒死蜱1 500~3 000倍液,或10%吡虫啉2 500倍液喷雾防治,采收前15 d禁止用药。

6.2.2 烟青虫

7月下旬用5.7%石树菊酯乳油防治,每667 m2用药35~44 mL,采收前15 d禁止用药。

7 适时采收与销售

一般7月15日左右对椒、四门斗可相继上市,此时椒条直、颜色深绿、辣味适中、商品性好,可结合当地收购行情销售鲜绿椒或鲜红椒。航椒4号为鲜干兼用品种,也可全株果实变成红椒统一采摘、晾晒,即70%的辣椒自然成熟失水,色泽深红时及时采摘晾晒;采摘时将病果、烂果拣出,绿肩果或刚转色的辣椒分开采摘,以免影响商品质量。晾晒时应在地面铺一块干净的垫布,将辣椒均匀摊在垫布上,垫布不宜过厚或过薄。晒好的干椒应集中堆放在不淋雨且通风透气的仓库中,装袋待售。

猜你喜欢

覆膜辣椒基质
“旱优73”覆膜直播栽培技术研究
机插秧育苗专用肥——机插水稻育苗基质
金银花扦插育苗基质复配及验证
苹果秋覆膜 树体营养好
辣椒也疯狂
辣椒之争
拣辣椒
不同栽培基质对一品红扦插苗的影响
不同基质对一串红种苗生长的影响
用于滑动部件的类金刚石碳覆膜特性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