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蛛丝马迹判病因

2018-01-15彭永强

新天地 2018年11期
关键词:肩颈鼻出血全身

彭永强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尽管是一个贬义的成语,而这一观念在很多人的健康理念里却根深蒂固。事实上,在临床上,很多症状和真正的病因表面上看上去似乎“风牛马不相及”,这些迷惑人的症状,往往会成为人们“缉拿”致病“真凶”的阻拦与障碍。

眼睛疼竟是心脏问题

年过六旬的余女士最近半个月来一直觉得眼睛不舒服,出现眼部疼痛、红肿、胀痛等症状,并且偶尔还会迎风流泪、眼部突突跳动。余女士不敢大意,在医院检查眼底的时候,医生告诉余女士她的眼底血管比较细,需要注意高血脂、冠心病、脑卒中等风险。余女士随后做了一系列的检查,结果显示,她的全身动脉血管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硬化。她采取了一些治疗措施,效果较为理想。

余女士庆幸之余却一直想不通,这些心脑血管疾病怎么还与自己的眼睛有关系?

事实上,在专家看来,眼睛不舒服和心脑血管疾病有关系丝毫不意外。这是因为,人的视网膜很敏感,是全身唯一可直接、无创观测血管及全身微循环的机体组织,而且视神经与大脑相连,视网膜上的任何变化都能反映出身体其他部位的健康状况。从眼睛的血丝分布、充血情况就能分辨出一个人的心脏负荷。如果一个人的眼底血管变细,这很有可能是眼底动脉硬化的一个典型症状,这就意味着,该患者身体其他部位的血管变窄的可能性也就更大,这即是说很有可能心脏出了问题。通过观察眼睛动静脉血管的宽度,就可知道中老年人患冠心病导致死亡几率的大小。通过眼底照相,测量出这些小动脉和小静脉的直径,大致能够计算出它们的比率。小动脉和静脉是主动静脉的分支,这些小血管的情况反映出人体小血管或者微循环总的状态。

老年性眼底动脉硬化其实是全身动脉硬化的一个典型“信号”,患有老年性眼底动脉硬化的人,全身动脉血管多有硬化。因此,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查明全身其他部位的动脉硬化情况。专家提醒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中老年朋友,除了积极有效地控制全身疾病,包括合理的药物治疗、调整饮食结构和适当的体能锻炼之外,还需要每隔3到6个月检查一次眼底,争取早发现问题,早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这是减少或减轻眼底动脉硬化及其并发症的有效措施。同时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等的患者,需要积极治疗,以免引起严重的眼部病变而失明以及心脑系统等其他方面的意外。

肩颈酸痛不妨查查牙齿

贾先生是一个文字工作者。最近几个月来,他肩颈部常常会有一些酸胀疼痛的感觉。贾先生自以为是伏案工作引起的肩周炎、颈椎病等疾病,就不时做了一些理疗、推拿等治疗,并加强了一些体育锻炼,可是效果时好时坏。最近一段时间,贾先生感觉肩颈疼痛日益明显,尤其在咀嚼食物时,口一张就感觉仿佛有根筋拉动脖颈,酸疼难忍。医生建议贾先生去口腔科检查,贾先生分外纳闷,肩颈酸痛与口腔好像风牛马不相及,怎么还要检查口腔呢?

然而,检查的结果出来之后,贾先生惊呆了。原来,他的颈肩酸痛是由口腔疾病引起:长期单侧咀嚼已经“牵动”了他的头部肌肉,并最终导致了肩颈疼痛。

患有牙周病、龋齿、紧咬牙、夜磨牙、失牙、單侧咀嚼等不良的咬合情况,都能打破头部垂直位置肌肉链的正常形态,使头颈部肌肉的生理功能出现不协调的状况,从而导致颈肩肌肉酸胀疼痛、头昏等症状。这些不良的咬合情况要及时针对病因治疗,如牙周病要消炎;龋齿最好补牙;而一侧失牙后用单侧咀嚼,可以镶上义齿后变回两侧咀嚼,颈肩部的症状也就随之消失;夜磨牙可以采用各种局部或全口型的牙合垫或牙合板。

专家表示,年纪大的人由于身体的退行性改变,颈椎可能或多或少都会出现问题,因此在出现肩颈疼痛酸胀等不适症状时,首先要排除颈椎的病变,再去口腔科检查。若确实存在像牙周病、龋齿、失牙等牙齿咬合不良状况,患者应及时针对病因治疗,治好了口腔疾病,颈肩部的疼痛才会从根本上缓解。同时,对于掉牙的老人,要及早镶牙、补牙,不要出现了难以忍受的肩颈疼痛后才去“亡羊补牢”。

鼻腔出血最好查查血压

今年刚过50周岁的李先生前一段时间,鼻子突然大量出血,用了一些常用的方法止血,却发现丝毫无效,家人赶紧将他送往医院。医生检查之时,测了测他的血压,发现他的血压已经高达180/100mmHg。经过紧急处理,李先生的血压慢慢降了下来,他的鼻血也渐渐减少直至停止。原来,李先生流鼻血不止竟是高血压造成的。

一般鼻子出血的部位是在鼻中隔前下方的易出血区,而40岁以上中老年人则多见于鼻腔后部,原因之一是冬季气候干燥,鼻腔内缺乏水分,很多人擤鼻涕时用力过大,导致鼻腔内部血管破裂、出血。与之同时,也有不少人的流鼻血与高血压密切相关,而且这类患者越来越多。

高血压引起的鼻出血,一般发生在清晨或活动后。由于出血部位在后鼻道,加上血压很高、血管弹性差,出血较猛。当患者看到出血较多,心情会紧张而使血压升高,导致出血不止。根据临床统计,高血压引起的鼻出血,约占鼻出血病人的40%。而高血压病人鼻出血预示着血压不稳定,要高度警惕,因为这往往是中风的一种征兆。据临床观察,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在鼻出血后l至6个月内,发生中风的可能性约为50%。尤其值得警惕的是,反复鼻出血是脑出血的先兆。

对于已经患有高血压的患者来说,注意预防鼻出血也非常重要,一般来说,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定期测量和控制血压,尤其在疲劳过度、受凉感冒、气温变化大时,避免血压较大幅度的起伏;其次,患者应少吃油煎烹炸食品,多吃蔬菜瓜果,少饮白酒,晨练时多饮温开水,避免忽冷忽热;再次,患者应.尽量少做屏气动作,如吹喇叭、拔河等,有便秘者应及早治疗以防过度屏气,减少头低位动作;此外,高血压患者在治疗鼻炎、鼻窦炎时慎用升高血压的药物,譬如呋麻滴鼻液等,避免因此引起血压升高,危及健康。

(责编:孙展)

猜你喜欢

肩颈鼻出血全身
石榴全身都是宝
拯救低头族,告别肩颈酸痛
肩颈痛该如何治疗与防护
天干物燥鼻出血 自灸止血可救急
老鳖全身都是宝
鼻出血不妨试试扎手指
都市“病患”解救包
手心向上 放松肩颈
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严重鼻出血的疗效